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197章 你们out了,新规则我来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7章 你们out了,新规则我来定!

两个月,弹指一挥间。

这两个月里,远新集团全公司上下都紧张的忙碌起来。

一边,是苏振华教授率领的研发团队,灯火通明的实验室成了他们的家。

无数次失败,无数次的推倒重来,每一个人的眼里都布满了血丝,却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另一边,孟远也没闲着。

北美市场的雪崩式订单,让远新在全球声名鹊起,也引来了欧洲同行的警惕与敌意。

他们无法在产品上正面抗衡,便想到了釜底抽薪的另一招:

制定产业标准。

就在中村那通电话之后的一周,一份来自欧洲标准委员会的“合作倡议书”就摆在了孟远的办公桌上。

美其名曰“共同探讨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市场的安全问题”。

实则想利用其既有的欧洲标准体系,将远新的技术“收编”,扼杀其定义未来的可能性。

“他们这是想给我们套上笼头啊!”

生产经理赵建国在一次碰头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孟远只是冷笑一声,一边给苏教授的实验室输送资源,一边对赵建国下达另一条指令:

“老赵,启动我们的极寒实验室,就用欧洲人最引以为傲的欧洲标准,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在各种极端低温环境下给我往极限测!我要最详实的数据,最打脸的报告!”

想用规则困住我?可笑。你们的规则早已漏洞百出,跟不上时代了。

技术上,我攻克你的垄断。

规则上,我就掀了你的牌桌。

终于,在距离苏教授承诺期限的前一天。

孟远接到了苏老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是老人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疲惫:

“孟总……成了!第一批样品……性能,比日本的还要高出7%!成本,降低了40%!”

孟远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血液”里的关键元素,有了!心脏可以全力搏动了!

他挂断电话,目光投向窗外省城的方向,眼神变得无比深邃。

“通知下去,明天,在总部顶楼的战情会议室。”

“欢迎欧洲标准委员会的朋友们,来交流学习。”

第二天,省城,远新集团总部顶楼。

能俯瞰全城的“战情会议室”里,空气比窗外的雾霾还要沉闷。

长条会议桌的一侧,是以孟远为首的远新核心层,赵建国、马小军、苏教授……一张张东方面孔,沉静如水。

另一侧,则是以德国tV认证机构专家——克劳斯为首的欧洲标准委员会代表团,以及几位来自国家部委的领导。

今天,是决定未来全球动力电池安全标准“话语权”的日子。

“孟先生,我们非常钦佩远新在磷酸铁锂技术上的成就。”

克劳斯推了推金丝眼镜,德语翻译紧随其后,他的彬彬有礼,但骨子里的傲慢藏都藏不住。

“但是,标准制定是一件极其严谨的事。欧洲现行的危险等级标准,历经多年验证,是全球公认的权威。”

“我们不建议为某一种技术,轻易地另起炉灶。”

话音落下,部委的王司长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目光投向了孟远。

潜台词很明显:欧洲人不同意,想把你们的标准,收编成他们体系下的一个补充条款。

想当制定规则的人?没门。

远新的高管们脸色微变,马小军的手指在桌下轻轻敲击,显然是动了火气。

孟远却笑了。

老小子,上来就想抢方向盘?可惜啊,这车现在姓孟。

他表面上,憨厚点头:“克劳斯先生说得对,标准的严谨性是第一位的。”

孟远不急着反驳,反而像是闲聊般,看向身边的苏教授:

“苏老,我记得去年法国的一辆电动车,在挪威做低温充电测试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

苏教授心领神会,扶了扶眼镜,平静地说道:

“是的,董事长。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下,使用1.5c倍率充电,电池组出现不可逆的锂析出,导致热失控,整车烧毁。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克劳斯的笑容僵在脸上,眼角抽搐了一下。

这件事被厂商和他们机构联手压了下去,对外宣称是“充电桩故障”,他是知情人之一!

孟远是怎么知道的?还知道得这么清楚?

“那起事故……”克劳斯试图解释,“只是一个极端环境下的个例……”

“不,那不是个例。”

孟远笑容不变,打了个响指。

“小马,把我们‘极寒实验室’过去半年的测试报告,发给克劳斯先生和王司长一份。”

背后巨大的电子屏幕瞬间亮起。

没有长篇大论,只有一个触目惊心的视频集锦——

在模拟挪威、西伯利亚等各种极寒环境下,采用欧洲标准的三元锂电池,在低温快充条件下,起火、爆炸、冒烟……失败率高达17%!

而采用远新“磷酸铁锂plus”安全标准的磷酸铁锂电池,安然无恙!

视频最后,是一行加粗的结论:

【在日趋复杂的全球气候下,原欧洲标准对‘低温析锂’风险存在致命缺陷!】

“啪!”

马小军将一份纸质报告,放在了克劳斯的面前,封面上的标题让德国人瞳孔一缩——

《关于欧洲标准低温安全漏洞的补充验证报告》。

这哪里是补充报告?这分明是一封宣战书!

克劳斯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自己今天掉进了一个精心准备的陷阱里。

远新不是来商量的,他们是来通知的。

一直沉默的王司长,此刻终于缓缓开口,他没有看克劳斯,而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孟远,语气里带着一丝难掩的欣赏:

“看来,我们的标准,不仅要考虑中国经验,更要为全球市场负责啊。”

“孟总,你们的这份报告,很及时,也很有分量!”

一锤定音。

孟远站起身,环视全场,

“远新从不做规则的补充者。”

“从今天起,全球动力电池安全的新规则,我们来定。”

会议结束,德方代表团失魂落魄地离场。

王司长没有立刻走,而是用力握住了孟远的手,眼神里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与赞许。

“孟总,今天这一仗,打得漂亮!你们不是为远新,是为我们整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夺回了话语权!”

孟远只是平静地回道:“王司长,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几周,仿佛按下了快进键。

那份补充验证报告,如同一颗炸弹,在全球汽车和能源界引爆。

在国家的牵头下,以远新集团的技术方案为核心,新的《国家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标准》火速立项、审议、通过。

并以中国名义,正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申请成为全球通用标准。

曾经高高在上的欧洲标准,一夜之间从“祖师爷”沦为了“待修补的旧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