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昼食很丰盛,毕竟是未来女婿上门,薄氏准备了很多,其丰盛的程度,堪比刘长宁在公主府享用的山珍海味。

尤其是薄氏很热情,吃饭的时候不断指使婢女给刘长宁夹菜,一见到刘长宁多吃了一口什么菜,马上就把这道菜整个端到他面前。

看得封翎都有些眼红了,至少她在家里就没有享受过这般待遇。

等到吃完昼食,又是漱口,又是净手,婢女的服侍,直接超过了在公主府所享受的程度,毕竟在公主府里,刘长宁享受到的只有太监的伺候。

等到一切结束,然后就是上桌打麻将了。

刘长宁、封翎,加上薄氏和封阳四人围桌而坐,杨英和花虱、小乙等人就在一旁观望。

过程就不水数字了,总之结果就是,一家输三家。

封阳脸都绿了,他的二十两银子仅仅是支持了两局,然后就是欠债、欠债……最终输了两千多两,债是薄氏帮着偿还的,“零花钱”已经预支到了十年后。

刘长宁有些同情他的“悲惨”,不过这也是他自找的,明明是个麻将初哥,却自以为是“赌神”,跟萧贵一个样,结果大败亏输。

飧食就不必赘述了,等到吃完,刘长宁就带着一大堆薄氏准备的“回礼”,上了车后,直驱公主府而去。

本来还想去客栈见见马狗儿几人,但天色将黑,马上就要宵禁了,想着还是明天去。

等回到公主府,萧贵忙张罗人将东西搬进去,李淑得到消息,却没有出迎,只让人带了一句话来,说是叫他早些歇息。

对此,刘长宁也只能苦笑,自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公主就尽量避着他了,他也知道,公主除了害羞,也是因为大绥的习俗,女子成亲前是不能与夫家见面的。

但两人都还没议婚呢,就遵守这个习俗,是不是早了点?

……

等穿越回现代,时间已经是早上八点多了。

刘长宁今天没有采购计划,家里也有的是吃的喝的,他上网看了看,发现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已经彻底轰动了整个网络。

热搜第一,短视频平台也是流量第一,随便打开一个平台,也必定是讲的传国玉玺。

而传国玉玺在江城现世,也让江城沸腾了起来,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无数人买票前来江城,争相一睹祖龙始皇帝用过的传国玉玺。

于此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另一个声音,说传国玉玺这样的国宝,怎么能留在一个小小的省级博物馆,应该去更大的平台展示,比如故宫博物院或国家博物馆这样的地方。

这声音支持的人还不少,成了热搜第二,紧随传国玉玺的消息之后。

刘长宁哪怕对于这种事政治敏感性不强,也知道是有人在浑水摸鱼,估计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都在背后出了力。

不过这事已经跟他无关了,反正他捐出去了,省博物馆怎么处理,那是他们的事,莫挨老子就行。

只是他以为远离麻烦的时候,不想麻烦却找上门来了。

正在床上刷短视频的他,听到了一阵门铃声响起。

刘长宁忙出去开门,却见门外站着四五个陌生的面孔,当先一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得体的衣服,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就跟大学教授似的。

另外四人虽然长相和打扮各自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一个个看起来很有学识,跟他以前见过的胡教授差不多。

“你们找谁?”刘长宁不认识对方,却也没有失礼。

“是刘先生吗?”当先那人笑呵呵地问道。

熟悉的声音让刘长宁一下子听出了对方是谁,是那位通过电话的故宫博物院的副院长王文跃,没想到对方竟然找上门了。

他眉头微微一皱,很快平复下来,自己住的又不是什么隐秘的地方,以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要找到自己家来并不困难。

但他之前就在电话里说过,不想在私底下见面的,结果对方还是找了来,这让他有些不爽。

“原来是王院长。”刘长宁压下心中的不快,出于礼貌,他还是邀请几人进来落座。

当看到客厅里堆积的大量零食和饮料时,王文跃几人都有些意外,不过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自然也不会多嘴问。

“刘先生,你这地方倒是不错,听闻是你父母留给你的?”王文跃来之前,显然已经打听过刘长宁的身份了,估计往上数三代的资料都查过了。

“对,没错,是他们留给我的。”刘长宁不愿别人提起父母,语气有些冷淡,“几位有什么事吗?如果是为了传国玉玺来的,那我还是那个态度,已经捐给了省博物馆,我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他想用这句话把对方给堵回去,王文跃却笑呵呵地说道:“刘先生,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的态度,请放心,今天来不是因为这件事,主要是想从你这里确认一下。”

“确认什么?”刘长宁问道。

王文跃道:“是这样,如果我们可以说动省博物馆,让他们将传国玉玺移到故宫博物院,你是否同意?”

“只要你们能说服省博物馆就行。”刘长宁不置可否,“但前提是,不要以我的名义,反正如果省博物馆打电话来,我是不会承认是经过我同意的。”

“这个你可以放心,我们不会以你的名义来做这件事,只要我们说服了省博物馆,而刘先生你没有意见就好。”王文跃仍旧是那副笑呵呵的口吻。

“那这就行了。”刘长宁不想多说什么。

“还有一件事。”王文跃笑呵呵道,“刘先生的焦尾琴,不知是否可以让我们开开眼界,听说焦尾琴演奏的时候,可以神奇地看到演奏的琴曲的内容画面,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根本不需要回答,对方既然能打听到这些消息,显然是有听过焦尾琴演奏的人跟他详细说过,刘长宁直接就婉拒了:“不好意思,焦尾琴我已经放在朋友那里了。”

“那去你朋友那里看看?”一旁有个人马上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朋友不太方便。”刘长宁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焦尾琴可是他的东西,他想给谁看就给谁看,想不给谁看就不给谁看。

“呵呵,那就等你朋友什么时候方便了再看?”王文跃看起来像是唱红脸的。

“这个可就不一定了,她说不定这一年都不方便。”要不是看对方态度还可以,刘长宁都想直接赶人走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勉强了。”王文跃看得出刘长宁的抗拒心理,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意义,“刘先生,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好,慢走。”刘长宁起身送客。

只是走到门口,王文跃忽然回过头来:“刘先生,你父母也是做考古工作的?”

刘长宁眉头一皱:“不是。”怎么又提到他父母了,那是他不愿意想起来的伤痛。

“我听说,他们是去埃及旅游,然后出了意外?”王文跃接着又问道。

刘长宁有些怒了,父母那是他不可触犯的逆鳞:“王院长什么意思?”

“别误会,我不是存心提起你的伤心事,我只是想,他们其实更准确的来说是失踪了,而不是死亡了,对吧?”王文跃问道。

“失踪了五年,一点消息都没有,而且当时还发生了坍塌和爆炸,因意外事故而失踪两年后没有消息就可以宣布死亡了,何况五年了。”刘长宁其实不是没想过那个可能,他心里更希望是那个可能,但是事故现场警察已经搜寻过了,没有任何发现,有说是因为爆炸而被汽化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不想相信,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他的父母,就那么地消失在了世间,没有留下一丝一毫。

而且,要是父母还在的话,为什么不回来,为什么不联系他?

“刘先生……我还叫你小刘吧,其实,我见过你父母。”王文跃忽然神色一肃道。

“什么时候?”刘长宁眉头紧皱。

“是在六年前,当时你父母来故宫博物院参观,我记得她们参观文物的时候很仔细,而且对于文物也非常熟知,那时我刚好经过她们身边,听了她们的谈话,以为她们也是做考古工作的,于是就上前攀谈了几句。”王文跃一边说,一边拿出了手机,“其实我也没想到会那么巧,小刘,我承认是因为传国玉玺,特意去查了你的资料,然后发现了原来你竟然是六年前那对给了我深刻印象的夫妇的孩子。”

“王院长,我希望你不会拿我父母的名义来骗人。”刘长宁强忍着怒意,如果对方说的是真的,那他不会多说什么,但如果只是以他父母的名义来攀关系,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我知道你不信,我已经连夜让人查找到了当时的录像视频,你可以看看。”王文跃将手机解锁,找到了一段视频,递到了刘长宁面前。

刘长宁仔细看了起来,视频里,是一对中年夫妇指着一件瓷瓶在评头论足,因为摄像头离得有些远,画面有些模糊,而且也听不到声音,但刘长宁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就是他爸妈没错。

身为儿子,怎么可能会认错自己的父母?

很快,王文跃的影像也出现了,尽管画面带着些许模糊,但依然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的王文跃要年轻一些,经过父母身边,确实跟两人攀谈了一阵子,大约有十多分钟的样子。

随着王文跃的离开,视频也宣告结束了。

刘长宁眼眶发红,内心里有种挥之不去的哀伤:“王院长,这段视频可以发给我吗?”

“当然可以。”王文跃痛快地道。

刘长宁马上加了他微信,然后就收到了这段对他而言非常珍贵的视频。

“王院长,我爸妈当时和你说了什么?你可以跟我说说吗?”又看了一遍视频,刘长宁忍不住问道。

王文跃想了想道:“当时我以为他们也是做考古工作的,因为她们说的东西都很专业,我以为遇到了同行,就跟她们聊了起来……”

“聊得多数是博物馆里的文物,然后在最后的时候,她们说要去埃及一趟,看看法老王的金字塔。”

“有说是什么金字塔吗?”刘长宁马上问道。

“是胡夫金字塔,埃及最大的那座金字塔。”王文跃道,“我记得很清楚,你母亲好像对金字塔很感兴趣,还跟我说,金字塔可能是外星人建造的,她想去找找看有没有外星人遗留下来的痕迹。”

“外星人?”刘长宁眉头紧紧皱起,老妈就只是个高中老师而已,教的也不是物理化学这些,而是音乐,什么时候她对外星人感兴趣了?

“对,她说有科学家发现了一卷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文献,大概在5000年前,有一辆被称为‘飞天马车’的东西撞向开罗附近,其中有一名生还者,而‘飞天马车’大概率就是我们常说的FUo,文献里还称那个‘生还者’是名设计师,所以这就是外星人建造了金字塔的证据。”王文跃的话让人听不出真假,但看他一脸严肃的样子,似乎也不像说谎,而且说这样的谎话有什么意义?

关键是,父母真的去了埃及,然后发生了意外。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关联?

“真有外星人存在?”刘长宁不由想到了那个着名的“缸中之鱼”理论。

说的是大海里可以有无数条鱼,也可以一条鱼都没有,但绝对不可能只有一条鱼,如果当一条鱼穷极一生都找不到其它鱼的时候,那它大概率是被关在鱼缸里。

而人也是一样的。

宇宙那么大,宜居的星球少说也有几百亿个吧,所以智慧生物不可能只有人类一种,但如果人类探索了整个宇宙却没有发现别的智慧生物,那么就跟那条被关在鱼缸里的鱼一样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