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想抬头望去,只见一串车灯从雨雾里钻出来,是装步连队的轮式战车群!

20辆战车排成整齐的纵队,车轮碾过积水的路面,溅起的水花落在路边的草丛里,像撒了把碎银。

最前面的战车上,“先锋”旗帜还在飘扬,只是旗面已经被雨水打湿,颜色深了不少。

“你们来得够快的!比计划提前了半小时!”

陈峰从电子对抗车里探出头,脸上沾着调试设备时蹭的油污,像画了几道黑杠。

他手里拿着频谱分析仪,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形很平稳。

“刚测了下,这里的电磁环境比驻地复杂三倍,港口的调度雷达信号、海事电台的频段,还有市区的移动通信基站,都得一一标记出来。”

随后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好在没有民用机场的雷达干扰,咱们的通讯频段反而更稳定,刚才跟旅部通了次话,信号清晰得很。”

李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机场正好,省得你们跟民航那边协调,省不少事。”

他指了指旁边的帐篷,“先把设备卸下来吧,我让炊事班留了热饭,你们跑了两天两夜,肯定饿坏了。”

陈峰点点头,招呼战士们卸设备。

电子对抗车的后门打开,几个银色的干扰站被抬下来,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把设备搬到预先选好的高地,那里视野开阔,能覆盖整个滩涂阵地。

陈峰蹲在设备旁,手指在操作面板上飞快地按动,屏幕上的波形渐渐稳定下来,他松了口气。

只要设备调试好,就能实时监测周围的电磁信号,一旦有异常,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夕阳西下时,雨终于停了。

橘红色的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滩涂镀上了一层暖金色。整个东口市的东海岸线上,已经竖起了连绵的迷彩帐篷,像一片绿色的森林。

易扬站在防波堤上,手里拿着望远镜,看着装甲集群在滩头展开防御队形——。

99A主战坦克排成一字长蛇阵,炮口一致指向大海;轮式突击车在坦克两侧散开,形成警戒圈。

电子对抗站的天线在高地上缓缓转动,像警惕的眼睛。

“旅长,晚饭准备好了,是海鱼和热汤。”

炊事班长老周跑过来,手里的铝锅还冒着热气。

“刚才有个渔民大叔推着三轮车过来,给咱们送了两筐新鲜的海鱼,说知道解放军来换防,特意捞的,还说让咱们多吃点,有力气守护海边。”

易扬接过老周递来的铝箔包,里面的烤鱼还热乎着,香气混着海风的咸,钻进鼻子里让人直流口水。

他咬了一口,鱼肉鲜嫩多汁,没有一点腥味。

一看就是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新鲜得很。

“你跟渔民大叔说谢谢了吗?”易扬问。

“说了说了,我还想给他钱,他说什么都不要,说解放军守护咱们的家,他送点鱼算什么。”

老周笑着说,“我让他有空来营地坐,他说等明天天气好了,带咱们去海边看看,认认潮汛的规律。”

易扬点点头,望着远处的居民区。此刻,阳台上已经渐渐站满了人。

有人举着小红旗,有人挥着手,还有孩子趴在栏杆上,指着滩涂这边喊“军人叔叔”。

那些身影在夕阳下小小的,却像一团团温暖的火,把这片刚经历过风雨的土地,烘得格外踏实。

夜色渐深,滩涂上的灯光亮了起来。李想在掩体里擦拭步枪,月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落在枪身上,泛着淡淡的银辉。

他想起白天路过市区时的情景。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站在路边,手里提着一篮苹果,见战士们路过,就往每个人手里塞一个,苹果还带着体温,咬一口又甜又脆。

老奶奶说:“孩子们,辛苦你们了,有你们在,我们睡觉都踏实。”

帐篷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是张虎在查岗。

“李想,今晚值夜班,注意盯着海面,有情况第一时间报告。”

欧阳无奈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放心吧营长,我肯定不打瞌睡。”

李想站起来,把步枪背在肩上,走到掩体门口。

远处的战车群静悄悄的,只有雷达的天线在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像在守护这片土地的梦境。

海风吹过来,带着海水的咸,还有远处居民区飘来的饭菜香。

那是老百姓家里的味道,是他们此行要守护的味道。

李想靠在掩体的木桩上,望着漆黑的海面。

偶尔有货轮的灯光从远处飘过,像一颗移动的星星。

他想起父亲照片里的南海,想起王磊说的“课本里的海”。

现在终于知道,海的颜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片海的旁边,有需要守护的人,有需要守护的家。

明天,这里将开始新的训练。

熟悉滩涂的地形、测试战车在不同潮汛下的通行能力、演练沿海防御战术。

但此刻,铁流已在此扎根,像那些深入地下的地钉,像那些牢牢扎在沙里的帐篷,像战士们眼里坚定的光,沉默,却充满力量。

夜色更浓了,只有雷达的天线还在转,只有滩涂的灯光还亮着,只有守护的心跳,在这片土地上,稳稳地跳动着。

凌晨两点,李想的战术腕表指针在荧光下跳动。

他裹紧作训服外套,海风湿冷的气息顺着掩体缝隙钻进来,带着咸涩的腥味。

远处的雷达站天线还在匀速转动,\"嗡嗡\"的电机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某种恒定的心跳。

\"班长,换岗了。\"

小陈抱着步枪跑过来,军靴踩在沙地上陷出浅坑。

这孩子刚下连六个月,第一次参加换防,眼底还带着没褪尽的兴奋。

只要没有新兵入队,他们就是新兵!

李想接过他递来的保温杯,里面的姜汤还冒着热气。

是炊事班老周特意熬的,说海边潮气重,喝了能驱寒。

\"看见那艘货轮没?\"

李想指着海面上移动的灯光。

\"刚才跟港口调度确认过,是往青岛运钢材的,航线正常。”

“但记住,但凡偏离航道一公里,立刻上报。\"

小陈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货轮的灯光在浪尖上起伏,像片被风吹动的叶子。

掩体另一侧传来金属摩擦声,是赵鹏在检查反坦克地雷的引信。

他的手电筒光柱在沙地上扫过,照亮一排排伪装网下的黑色铁壳。

\"这玩意儿娇气,潮汛一涨就得重新埋,不然引线容易锈住。\"

李想走过去帮他按住伪装网,指尖触到冰凉的海水。

涨潮了。

海水已经漫到掩体底部,踩上去能听见\"咯吱\"的声响。

\"赵哥,你女儿的照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