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先生看了眼妻子:“是,是我一个同学送的。”
沈太太脸色冷了冷:“齐大师,后面我们该怎么办?”
齐乐乐也不多问,手心一翻,手里又出现了一个很小的玻璃瓶子,然后挥手,那块恶心的肋骨落进了瓶子里。
明明骨头要比瓶口小得多,但就是那么自然地进去了,看得沈家三口惊奇不已。
齐乐乐再次把瓶子扣上盖子,然后手里又出现了一张黄符,把黄符贴在瓶口上:
“据此大约2千米,东北方向,那家客厅中摆了一棵松树盆栽,肋骨的主人就住在这。多亏了你们夫妻疼女儿,保住了清月。 如果清月不在了,那家人不但摆脱了诅咒,还能把她所有的好运借走,到时候,你们所有血脉亲人都会遭殃,而你们家的富贵,可能就会变成人家的了。”
沈先生颓然地坐到沙发上:“为什么,明明我一直在帮她。”
沈太太冷笑:“当年我就说到别处去买家具,你非要说在哪花钱都是花,要照顾照顾人家孤儿寡母的生意,看看,人家算计的是什么?是你那点家具钱吗?”
她转头看向女儿和齐乐乐,毫不给沈先生面子:
“齐大师说的这个地方,我知道是谁。那人是沈易安的大学同学,以前他们还谈过恋爱。但那女人嫌弃沈易安是个穷学生,后来攀上了高枝,就把他甩了。我和沈易安白手起家富了起来,那女人带着孩子被人抛弃,在一个家具厂做销售,后来想插足我们家,好在老沈头脑还算清醒拒绝了。但他说人家孤儿寡母的也不容易,所以别墅装修时,所有家具都是从那女人工作的地方买的,当年花了几百万,那女人为了感谢我们,这几年过年过节还来过我们家,结果,结果却害了我的女儿.....”
沈先生急忙澄清:“我,我真的只是同情她,并没有和她有任何私下的牵扯,这些年我除了做生意,就忙着操心女儿了,哪有别的心思.....”
齐乐乐问道:“那家的儿子是不是非常优秀,特别是长相,皮肤白皙胜过小姑娘......”
沈先生和沈太太点头:“每次那女人来,都要带她的儿子来,那孩子的皮肤白嫩得能反光一样,就像现在的清月。她还说怎么就让清月的皮肤出了问题,要是她家的臭小子能代替清月就好了,反正男孩子不在意外表.......她的话让我的清月更加自卑,现在想想,她可真是太恶毒了。”
齐乐乐看向沈先生:“这块肋骨应该是那孩子身上拿下来的,不管怎么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恩怨,让无辜的人承受就不应该。沈先生你看,是你自己把这东西送回他们家,还是我来做?”
沈先生咬牙:“我来做。”
沈清月担心地问:“齐大师,要是他们发现了,再拿去害别人怎么办?”
齐乐乐摸摸沈清月的头:“你放心,只要东西到了主人身边,我就做法让它再起不了作用。沈先生,你把瓶子藏在他们家任何地方都行,记住进了他们家,把这张黄符撕下来带走。”
沈清月刚刚十八岁,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折磨,还能有一份善良,真是难得。
其实这件事齐乐乐可以不用沈家人去做,但沈先生在这件事中,对女儿也有亏欠,这件事就该由他完成,这也是断了他的怜惜之意。
齐乐乐再次向红木大床挥动一下手,那处被拔开的地方飞了回去,像没有动过一样,她声音中带着笑:“这床还是好床的,错的也不是它,不影响使用。”
沈太太摇头:“不用了,我给清月换新床。”
沈清月抱着她的胳膊:“不用了妈妈,这床我还是喜欢的,怎么说也是陪我睡了十几年,也是爸妈当年用心帮我挑选的。齐大师说了没问题,就一定没问题的。”
沈太太拍拍女儿:“好,听你的,就像齐大师说的,错的不是床,是人。”
说着,还横了沈先生一眼。
沈先生颓丧地挠了挠头,把那个装着肋骨的玻璃瓶子装进衣服口袋里:
“事不宜迟,我今天下午就联系我那位同学白燕妮。齐大师,您救了我的女儿,也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您把收款账号给我,我转账给您。”
齐乐乐把卡号报给他,马上收到了一千万转账,沈先生还贴心地注明了无偿赠与......
沈太太更是握着齐乐乐的手:“齐大师,你救了我的乖女儿一条命啊,只给钱怎么行,我要把我公司股份的百分之十赠给您,我会让律师和您联系,办理股份转让手续。”
恒盛科技百分之十的股份?
那可是海市排名前三的科技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一年的分红也有几十亿,这手笔也太大了些。
齐乐乐:“你们这,给的也太多了。那我再送你们点东西吧。”
她手里出现了三枚小小的玉坠子。
这是她亲手雕刻的护身符,都是灵力蕴养过的,本身就不是凡品。
更别说上面还有齐乐乐雕刻的护身法阵,说一句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齐乐乐把玉符给了沈清月:
“这三枚玉符,是我亲手雕刻的,信我你们就贴身佩戴不要离身,关键时刻能救命。而且有了它,就算有人再用阴邪的手段害你们,那邪祟也无法近身。”
沈清月郑重地接过来:“齐大师你放心,我们当然信你,我现在就戴上。”
说着把另两枚递给爸妈,自己珍重地把玉符佩戴在脖子上。
几枚玉符都配了链子,那链子没有卡扣,但套过头后,坠子却正正好好吊在他们三人的胸口处,好像量身为他们定制的一样,三人更是重视了。
齐乐乐见事情已经完成,又叮嘱沈先生:
“事情尽快弄好,如果你下午把东西送到了,我晚上就作法处理完,省得夜长梦多,我就告辞了。”
沈家三人送走了齐乐乐,沈清月还依依不舍地在门口望着。
沈太太看了眼丈夫:“联系你的好同学,咱们下午有事拜访,生意上门,她不会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