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正的话。
陈亨心底也是涌现了一种难言的紧迫感和重担加身。
“五个月。”
陈亨一脸正色的看着朱正,说出了三个字。
“如若将军有计破元,末将誓死也会守海州城四个月不失。”
“这便是城中储备粮草全部,末将会守至城中箭尽粮绝。”陈亨沉声道,一脸坚定。
“好。”
看着陈亨如此,朱正笑了一声,十分的欣慰。
“元人会自其部落继续调兵南下,以我驻守辽东兵力根本无法做到驰援大宁之力,而南边王爷也是全力在应对南军,更不可能分兵。”
“想要破元,必须行险招。”
“元人调兵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三个月方可调兵至大宁,一则路途遥远,二则这昔日元庭三部并非一心。”
“我要单凭五万骑兵杀入草原,袭元庭部落,逼他们退兵,更斩其援军。”
“如此,方可彻底终结元人入侵。”朱正沉声对着陈亨说道,虽说短短话语间将意图表明,可实则这三言两语间便蕴含了此番朱正的目的,还有要兵行险招的决心。
这一次!
元人既调兵,自然是料定了朱正没有办法应对,可正是如此,朱正做出他们根本想不到的战法,直袭他草原本部。
这一手!
可以说是灯下黑,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自从末将在将军麾下以来,将军领兵攻伐从未有过任何疏漏,末将自全力支持将军。”
“将军尽管放心去施展,末将必誓死守卫海州城。”陈亨再次道,对于朱正,他自然是非常信服的。
“明日晚上,吾便会起程与朱煦汇合。”
“吾麾下两千亲卫,吾会留下一千亲卫在海州城辅助你镇守城关,倘若真的到了危机之时,让他们登上城关,一千人可抵万军。”朱正又对着陈亨交代道。
听到一千人可抵万军这句话,陈亨一愣,随后立刻道:“将军要深入北边奇袭元人本部,自是危机四伏,而将军身边的亲卫更是肩负着保护将军之任,将军还是全部带上吧。”
朱正一抬手,直接道:“这一千亲卫是吾留给你的底牌,关键时刻,你自然明白,就如此安排吧。”
见此。
陈亨也不再争辩什么,躬身一拜:“末将领命。”
翌日!
海州城前。
在五百步之外,也正是那城前堆积如山,血流成河的尸体圈之外。
战圈之外。
自北边,坤帖木儿骑着马,身着战甲,却未曾携带刀兵,策马向着海州方向而来,与此同时,海州城门开启,朱正同样也是一人一马,甚至都战甲都未穿,一身大明黑红色的军服,踩踏着无数元军的尸体与干枯的血渍,缓缓向着城外而去。
双方。
两骑逐渐靠近着。
当到了那距城前五百步之外。
两骑相隔不到十步,停下了步伐。
“你,便是朱正?”
当看着眼前的朱正,如此年轻,却在短短一个月内让他大军付出了超过十万的伤亡,这让坤帖木儿都有些吃惊。
原本他想象之中。
朱正应该已经有了四五十了,乃是朱棣麾下的老将。
可眼前一幕实则是让他吃惊,朱正竟然如此年轻。
“鞑靼大汗,坤帖木儿。”
朱正也凝视着眼前之人,年龄中年,也是带着几分威仪。
一部大汗,如若轮起来,也相当于一国的皇帝了。
虽然北元分化了,但三部除了被分化的兀良哈外,鞑靼与瓦剌的实力都不弱。
“本汗原以为你会是朱棣麾下的老将,年岁已经到了四十之上了,可这一见,朱将军实则让本汗吃惊啊。”坤帖木儿笑了笑,对着朱正道。
言语间。
竟然没有表现出对朱正的任何敌意,似乎在朱正身后的累累尸体都不是他的手下,又或者说,他们开口儿郎闭口儿郎也只是他们博取利益的棋子罢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更何况是眼前坤帖木儿这个一部大汗。
“今日你来此,想要说什么?”
“劝降?笼络?又或是如何?”朱正淡淡一笑,也没有打算与眼前坤帖木儿废话什么。
敌人便是敌人。
眼前之人与后世那些兵犯华夏的入侵者并无两样。
一旦让他们杀入大明疆土,杀入辽东,那将会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百姓都被他们所屠。
辽东将成为人间炼狱。
这,并非空谈。
而是华夏数千年王朝面对北边外族血的教训,固守北疆边防更是每一个王朝的宿命。
“朱将军还真的是快人快语啊。”
听着朱正所言,坤帖木儿一笑,随后道:“不错!”
“今日。”
“本汗之所以约朱将军一见,一则是想要看看凭借一个小小边城阻我数十万大军的战将究竟是何等样貌,另一个就是劝降朱将军。”
“朱棣。”
“或许在明国诸王之中是有能力,可他如今也只是一个反贼罢了,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你明国朝堂镇压下去,而你跟着朱棣,注定是死路一条。”
“所以,还不如归附我鞑靼。”
“只要朱将军愿意归附,我以鞑靼大汗之名立下誓言,绝对会厚待朱将军,他日荡平这中原北疆,甚至可以给朱将军封王,朱将军想要什么,本汗就可以给你什么。”
“比之为将,比之被明国朝廷剿灭,归附吾鞑靼为王岂不快哉?”坤帖木儿也不犹豫,直接就抛出了最大的利益,封王,还有一切的应有尽有。
或许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听到封王二字,那就会动容,但唯独朱正,他不会。
因为封王在他眼中也并不算什么。
未来,朱正必然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国度的。
“对于你而言,或许以为什么人都可以凭借权势荣华来拉拢。”
“但恰巧,我朱正不吃这套。”
“我活了这么多年,长辈虽然教得不多,但唯有一点我铭记于心。”
“不管做什么,那就不能做汉奸。”朱正淡淡一笑,对着坤帖木儿道。
看着朱正如此平静,甚至对封王都毫无波澜。
坤帖木儿脸色一变,似完全没有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