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
这纪纲是一个聪明人。
在朱棣将朱高燧安排至锦衣卫时,其目的根本就在于让朱高燧掌握锦衣卫,彻底成为皇族的利器,只不过有外臣在,也是可以多加制衡。
如若朱高燧为正,那很多事情都无需纪纲担责太过了,毕竟有一个王爷在。
而且哪怕为副手,但未来大多数权柄也仍然是在他,这自然是一举两得。
“既然你有如此请求。”
“朕,自当准予。”
“从今以后,老四你就是锦衣卫统领,直接受命于朕与燕国公。”朱棣当即开口道。
朱高燧也并未拒绝,当即一拜:“儿臣领旨。”
“好了。”
“如今锦衣卫内的囚徒人满为患,抓紧审理吧,如若是愚忠之人,直接杀了就行,如若愿意归附,那也可用,可轻罪论处。”
“总之如何处置的小事,你们自己看着办就行。”朱棣对着朱高燧交代道。
“儿臣领旨。”朱高燧欣然领命。
而朱棣在交代了之后,也没有在这锦衣卫多留,而是上了銮驾,归于皇宫。
慈宁宫内!
“大嫂的死。”
“母后的死,雄英的死,还有高政。”
“竟全部都是这吕家所为?”
“好阴毒,好阴狠。”
“蛇蝎啊。”
当徐妙云听着朱棣所言,脸上也是涌现了一种难言的愤怒。
徐妙云自认脾气是很好的了,毕竟是大家闺秀,但在听到了这真相后是真的被气到了。
“放心吧。”
“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只待天下藩王入京,天下知府入京。”
“就让当年的真相公之于众。”
“让天下人知道吕家所为,更知道朱允炆得位不正。”朱棣沉声说道。
这一次审问出了这么大的事,对于朱棣而言并非只有私仇,更还有对他皇帝位置的稳固。
只要将这些消息散出去,让天下人见证,必可让朱棣造反夺位变得更加顺理成章了。
这也是吕家先行不义的,而且朱允炆位置也是凭阴谋诡计得到的。
“夫君。”
“吕家人,一个也不能放过。”徐妙云握紧了朱棣的手,十分认真的道。
“放心。”朱棣拍了拍徐妙云的手,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吕家之事。
吕雄之奏。
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放出去,不过对于应天城而言,暗中的事情仍然是不少的,而对于整个大明天下而言,朱棣想要真正掌控大明的挑战还有很多。
随着朱允炆逃了。
甚至都不敢拉起大旗来与朱棣决战,就表明了朱允炆的贪生怕死,更是无人能够在明面上帮助朱允炆了。
随着时间过去。
朱棣的圣旨传天下,传入各州各府之中,每一封圣旨都没有过多的耽误,只有强制的命令,必须入都城觐见,否则视之为叛国。
而收到了圣旨之后。
在大势所趋下。
绝大多数人自然是选择臣服,准备启程应天,但也有少数人直接罢官不做,逃离当地。
这些事情几乎每日都在上演。
总的来说。
那些建文朝廷亲自知府的知府,地方官吏,他们自然是人人自危,生怕入都城之后就在劫难逃了,所以干脆直接逃了,有甚者更是席卷民脂民膏而逃。
这些事情更是在上演。
永乐元年,注定是一个无法安宁的年。
距公历年,年关将近。
距离年节也已经不过几日了。
如今的应天城内,自然是非常的热闹,各地藩王,天下知府,还有领兵将领,凡是圣旨传召在列的,皆入应天觐见。
驿馆住满了。
应天各处的王府也重启了,天下各处藩王已然汇聚。
奉天殿!
“启奏皇上。”
“今。”
“天下藩王尊皇上圣旨,如今皆已经到了都城觐见。”
“天下各地知府,还有领兵将领,除了少数人外,其余皆已经来到觐见。”郭资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年节已经只有五日了。”
“朕给予的最后期限都已经超出了数日了。”
“既然他们不珍惜朕给他们的宽赦,那就没必要再多言了。”朱棣高居于龙椅之上,一脸冷漠。
如今他登基继位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了。
身上的帝王威严也更为强盛。
继位之后,该收拾的烂摊子都已经收拾了,而且燕军在朱正的调动下,已然驻守到了大明各大关键之地,驻守各大府域,并且将各府域的驻军将领也全部都换上了燕军的将领,可以说是一波彻底的替换。
更有锦衣卫清洗。
“传朕旨意。”
“今。”
“已至朕拟定最后期限。”
“各地知府,将领,官吏收到旨意不入都觐见者,一律定为叛逆之罪。”
“刑部于天下各处府域张贴通缉令,悬赏通缉。”
“一旦发现,抵抗者,格杀勿论。”
“对叛逆,生死不论。”朱棣当即下旨道。
而此刻。
作为刑部侍郎的李至刚,立刻站了出来。
“臣会立刻以刑部下发各州各府域。”
“全力通缉叛逆。”李至刚大声回道。
“此事除了刑部令各地官府通缉外,各地驻守军队也需配合。”朱棣沉声道。
目光看向了武臣首位闭目养神的朱正。
“朱卿。”
“你下令调度一番。”朱棣笑了笑,语气也变得温和下来。
“臣领旨。”朱正睁开眼,大声回道。
“有大将军调度,朕自无忧虑。”朱棣大笑着夸赞道。
“启奏皇上。”
“如今各地藩王还有知府,将领皆已入应天,不知何时将他们汇聚一起觐见?”郭资站出来,恭敬询问道。
此事自然是很大的。
此番传召而来的这些人都是位高权重。
如今他们来到了,自是让朱棣的天下变得安稳了。
接下来还要让他们心服口服,更要对他们有所调整。
于藩王,收取兵权。
于知府,重新调任各地。
于各地统兵将领,也将由朱正重新整顿安排。
总之。
兵权,政权。
这些必须全部掌控在朱棣的手中,这也是号召他们入应天觐见的根本目的所在。
“如今既然都已经到齐了。”
“明日。”
“朕于奉天广场之上接见各藩王,各官吏。”朱棣只是一想,当即下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