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101章 贾充示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墉城的城门在暮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陈旧,墙砖上的青苔蔓延如蛛网,仿佛这座小城已被时光遗忘。贾充站在城楼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城下来往的行人。

\"又是一个无聊的日子。\"他在心中默念,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笑意。父亲贾逵生前何等风光,大魏名臣,朝堂之上举足轻重。而自己呢?二十四了,却只能在这小城做个小小县令,每日与贩夫走卒打交道。

\"大人,该下去巡视了。\"身后传来县丞王德小心翼翼的声音。

贾充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他深吸一口气,将胸中那股郁结已久的闷气压下,转身走下城楼。石阶被无数双靴子磨得光滑,他的官靴踏在上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城门口,几个守城的士兵见到县令驾到,立刻挺直了腰板。贾充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他的目光落在城门外排队的百姓身上——大多是些挑着担子的农夫,偶尔有几个商旅打扮的人。

\"大人,这几日进城的人比往常多了些。\"王志跟在身后汇报道。

贾充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就在这时,他的耳朵捕捉到一阵奇怪的吟唱声。那声音沙哑却富有韵律,像是某种童谣,却又带着说不出的诡异。

\"关中有玉生帝气,洛水无鱼哭伯旗…关中有玉生帝气,洛水无鱼哭伯旗…\"

贾充眉头一皱,循声望去。在城门外的队伍末尾,站着三个衣衫褴褛的道人打扮的乞丐,他们蓬头垢面,却神情专注地重复着这几句词。

\"那是什么人?\"贾充低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收紧了。

王志眯起眼睛看了看:\"回大人,像是些游方的道人,这几日城中来了不少流民。\"

贾充的心突然跳得快了起来。那童谣中的\"帝气\"二字像针一样刺入他的耳中。在大魏的国土上,谁敢妄言\"帝气\"?除非…

\"把他们带过来。\"贾充的声音突然变得冷硬。

士兵们立刻上前,将那三个道人拖了过来。他们看起来并不惊慌,只是停止了吟唱,用浑浊的眼睛平静地看着贾充。

\"你们刚才唱的是什么?\"贾充直视着为首的那个年长道人。

道人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回大人,不过是些乡野童谣,消遣罢了。\"

\"童谣?\"贾充冷笑一声,\"谁教你们的?\"

\"没人教,小人们自小就会。\"道人依旧笑着,但贾充注意到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贾充突然伸手抓住道人的衣领:\"本官再问一次,谁指使你们传播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道人的笑容僵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贾充心中更加确定,这几人绝非普通的乞丐。

\"带到大牢去。\"贾充松开手,拍了拍掌心并不存在的灰尘,\"本官要亲自审问。\"

阴暗潮湿的牢房里,火把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贾充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前,看着被绑在刑架上的道人。经过一轮鞭刑,那人的道袍已经被血浸透。

\"大人饶命啊!\"道人哭喊着,\"小人真的只是收了钱办事!\"

贾充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收了谁的钱?办什么事?\"

\"是、是一个商人模样的人,给了我们每人五十钱,让我们把这童谣一路唱到关中去。\"道人喘息着说,\"我们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贾充眯起眼睛:\"那商人长什么模样?有什么特征?\"

\"他、他穿着锦缎衣裳,说话带着蜀地口音…对了,他腰间挂着一块玉牌,上面好像刻着'杨'字…\"

贾充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上刮出刺耳的声音。弘农杨氏!蜀地口音!他的脑中突然闪过几日前收到的那封意外来信——来自司马懿的信。

那封信来得突兀,内容更是奇怪。司马懿在信中突然关心起金墉城的民生,特别嘱咐他要\"善待流民,勿生事端\"。当时贾充还纳闷,这位高高在上的太傅为何突然关心起自己这个小小县令?

现在一切都联系起来了。司马懿要对征西将军曹璟动手了!这童谣分明是要在民间制造舆论,为废黜曹璟做准备。而那些蜀地口音的人,很可能是司马懿与蜀汉暗通款曲的证据!

贾充的心跳如擂鼓,手心沁出冷汗。他意识到自己无意中撞破了一个惊天阴谋。更令他心惊的是,司马懿为何特意写信给自己?是警告?还是试探?

\"大人,这些人怎么处理?\"狱卒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贾充深吸一口气:\"继续关着,不许任何人探视。\"说完,他大步走出牢房,心中已有了决断。

回到县衙后院,贾充命人备了热水沐浴。他脱下官服,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眼角有些细细的纹路了,鬓边竟几缕青丝。二十四岁,本该是建功立业的年纪,自己却在这金墉城虚度光阴。

\"父亲若在天有灵,会如何看待我这个儿子?\"贾充喃喃自语,手指抚过镜面。

沐浴更衣后,贾充独自坐在书房中,展开司马懿的来信再次细读。字里行间的暗示此刻看来如此明显。司马懿在布局,而自己不过是棋盘上一枚随时可弃的小卒。

\"不!\"贾充突然将信纸揉成一团,\"我贾充岂能任人摆布?\"

他猛地站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曹璟,征西将军,手握关陇重兵,是少数还能与司马懿抗衡的魏国重臣。如果自己能提前报信…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贾充心中成形。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

\"来人!\"他唤来贴身仆从,\"准备马匹和干粮,我要连夜出城。\"

\"大人,这么晚了…\"仆从惊讶地问。

\"不必多问。\"贾充沉声道,\"记住,若有人问起,就说我染病卧床,不见客。\"

夜深人静时,贾充换上一身普通商旅的装束,悄悄从县衙后门溜出。金墉城的街道空无一人,只有他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

来到马厩,他的坐骑已经备好。贾充抚摸着马儿的鬃毛,轻声道:\"今夜,我们要开始一段新的旅程了。\"

翻身上马,贾充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县衙的方向。在那里,有他五年来积累的一切——微薄的官职、简陋的宅院、还有那永远无法实现的抱负。

\"父亲,请原谅儿子的不孝。\"他在心中默念,\"但我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

马鞭扬起,贾充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关陇的官道上。夜风吹拂着他的面庞,带来久违的自由气息。他知道,自己正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但无论如何,都比在金墉城慢慢腐朽要好得多。

\"关中有玉生帝气…\"贾充低声念着那诡异的童谣,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司马懿,你以为只有你会下这盘棋吗?\"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仿佛在宣告一个不得志的官员即将掀起怎样的波澜。贾充的心跳与马蹄声共鸣,那是久违的野心在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