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245章 贾充出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充回到府邸时已是深夜,府中仆役见他归来,连忙掌灯相迎。他却只是摆摆手,径直穿过回廊,独自踱步至书房。烛火摇曳中,他的身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深沉。

\"你们都退下吧。\"贾充吩咐道,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待侍从们退出后,他缓缓在书案前坐下,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

\"泰山羊氏...\"贾充低声自语,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他伸手从案上取过一卷竹简,却又无心翻阅,只是拿在手中把玩。\"若能促成这门亲事...\"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的宴席。那是主公曹璟为犒赏三军而设的宴会,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当时曹璟举着酒樽,带着几分醉意叹道:\"辛老夫人若为男子,必是荀攸、郭嘉之才啊!\"贾充记得清清楚楚,主公说这话时眼中满是敬重。

\"可惜生为女子...\"贾充轻声重复着主公当时的话,嘴角微微上扬。他放下竹简,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是个机会。\"贾充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他快步走回书案前,取过笔墨,在纸上写下几个名字,又用笔尖在其中一处重重地点了点。\"辛宪英...就是关键。\"

他眯起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成之后的景象。主公对他更加倚重,他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想到这里,贾充不禁露出一丝志得意满的笑容。

\"来人!\"他突然高声唤道。

门外立即有侍从应声而入:\"家主有何吩咐?\"

贾充整了整衣袖,沉声道:\"备一份厚礼,要上好的蜀锦两匹,南海明珠一斛,再配上些时令珍品。明日我要亲自登门拜访泰山羊氏的老夫人。\"

侍从领命正要退下,贾充又补充道:\"对了,去库房把那套前朝留下的玉器也取来。\"他顿了顿,\"就是司马师赏赐的那套。\"

待侍从退下后,贾充重新坐回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继续思索着明日的说辞。他知道辛宪英不是寻常妇人,这位老夫人年轻时就有\"女中诸葛\"的美誉,如今虽年事已高,但智慧不减当年。

\"若是直接提联姻之事...\"贾充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他太了解这些世家大族的心思了,贸然提亲只会适得其反。

烛火忽明忽暗,映照着他沉思的面容。忽然,贾充眼前一亮,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有了!\"他猛地拍了下大腿,\"就以请教政事为由,先探探她的口风。\"

想到这里,贾充心中稍安。他起身走向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凉意扑面而来。院中的树影在月光下摇曳,沙沙作响。

\"只要辛老夫人不反对...\"贾充望着远处的灯火,喃喃自语,\"主公那边...应该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夜风的清凉。明日之行,关系重大。但贾充向来对自己的口才和谋略充满信心。他轻轻合上窗户,转身走向内室,准备就寝。明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贾充就命人备好了厚礼。他站在庭院里,看着仆人们将一箱箱绫罗绸缎、珍玩玉器搬上马车,心里盘算着待会儿的说辞。

\"家主,都准备妥当了。\"管家躬身禀报。

贾充整了整衣冠,镜中映出一张精心修饰过的脸。他特意换上了崭新的朝服,连胡须都修剪得一丝不苟。\"走吧,去羊府。\"

马车缓缓行驶在洛阳的街道上。贾充掀开车帘,望着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心里却想着:辛宪英这个才女,可不好对付。他摸了摸袖中的礼单,又确认了一遍说辞。

羊府门前,早有下人通报。贾充刚下马车,就见一位老仆妇迎了出来:\"贾大人,老夫人已在花厅等候多时了。\"

穿过曲折的回廊,贾充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他深吸一口气,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笑容,朝着端坐在主位上的辛宪英深深一揖:\"老夫人安好,晚辈贾充冒昧来访,还望老夫人海涵。\"

辛宪英虽已满头银发,但腰板挺得笔直。她那双看透世事的眼睛在贾充身上一扫,淡淡道:\"贾君客气了,请坐。\"说着示意侍女奉茶。

贾充小心翼翼地坐下,双手接过茶盏,笑道:\"老夫人精神矍铄,真是福寿双全。大将军时常说,满朝文武,论见识谋略,无人能及老夫人。\"

辛宪英轻轻吹了吹茶盏,不紧不慢地说:\"贾君谬赞了。老身不过是个深居简出的妇人,哪敢妄议朝政?\"

\"老夫人过谦了。\"贾充放下茶盏,正色道,\"如今朝局初定,大将军常感叹身边缺少像老夫人这样的智者指点。晚辈今日特来,就是想聆听老夫人教诲。\"

两人你来我往地寒暄了一阵,贾充见时机成熟,故意长叹一声,眉头紧锁:\"唉...\"

辛宪英抬了抬眼皮:\"贾君为何叹气?\"

贾充作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今朝中诸事皆顺,唯有一事令人寝食难安啊。\"

\"哦?\"辛宪英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何事让贾君如此挂怀?\"

贾充压低声音,身子微微前倾:\"大将军年已二十有五,却至今未娶妻生子。国不可无储,家不可无嗣,长此以往,恐非社稷之福啊。\"

辛宪英眸光一闪,心中已然明了。她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借着喝茶的功夫暗自思量:原来是为这事。看来曹璟是想借联姻拉拢我们羊氏...

她放下茶盏,不动声色地问道:\"贾君今日前来,莫非是想替大将军说媒?\"

贾充脸上立刻堆满笑容:\"老夫人慧眼如炬。大将军乃国之栋梁,若能得一门当户对的贤内助,必能稳固朝纲。放眼洛阳,也只有泰山羊氏的贵女,才配得上大将军的身份。\"

辛宪英沉吟不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她心想:曹璟如今权倾朝野,若能联姻,确实对羊氏有利。但此人野心勃勃,将来若有不测...

贾充见老夫人犹豫,连忙补充道:\"老夫人放心,大将军最是重情重义。若能结此良缘,必不会亏待羊氏一族。\"

辛宪英抬眼看了看贾充,又望了望厅外盛开的牡丹,终于缓缓开口:\"贾君所言极是。大将军英明神武,若能与我羊氏结亲,倒也是一桩美事。\"

贾充眼中闪过一丝喜色,连忙拱手:\"老夫人深明大义,晚辈代大将军谢过!大将军知道了一定欢喜得很。\"

\"不过,\"辛宪英话锋一转,\"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老身有个侄女,名曰徽瑜,年方十八,品貌端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知大将军可愿一见?\"

贾充心中大喜,差点从席上站起来:\"自然愿意!老夫人放心,大将军定会以礼相待。\"

辛宪英点点头:\"如此甚好。\"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心想:先看看曹璟此人品性如何,再做打算也不迟。

贾充见目的达成,又客套了几句,便起身告辞。走出羊府大门时,他长舒一口气,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容。

马车缓缓驶离羊府,贾充靠在车厢上,眯着眼睛盘算:这门亲事若成,我在大将军心中的地位就更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