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王直 > 第177章 放弃根据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直说:“有道理,只要你们的明军和我的解放军,同心协力,实行战略合作。平定骚乱,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再来改革开放,形势肯定一片好大。”

李文进暗自捏了把汗,他也看出王直虽然在某些方面很聪明,其实在另一些方面,并不怎么样。甚至很有些傻气。也不知道这个什么“改革开放”的新词、怪词,是怎么被王直创造出来的。反正王直是入套了。

李文进,算盘打得很好。王直既然定下主意,要回扶桑。不可能永远留在这边,先利用他剿寇再说。至于什么“改革开放”,只是空口承诺。往后王直都走了,真怎么搞,都没关系。

王直和李文进又商定了些具体的合作事项。说到解放军与“国军”的合作,历史上也不是独此一例。虽然只探讨了几项大概的事情,但影响还是不小。“国军”愿意替解放军在大陆代为采购粮食物质。

而相应地,解放军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金钱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负责打击、清理海盗。另有两项关键性的条件:再也不能以扶桑使节团的名义行事;必须撤出舟山岛,改迁金塘。

解放军很能打仗是没错,敌人如果想动手,通常没便宜可占。但是解放军热爱和平、讲究道义,所以在谈判时,反而会让步很多。20世纪时,也有过主动放弃根据地的先例。

王直苦于形势所迫,不想和明军再打起仗。而解放军东海舰队又需要在舟山这片,暂时立足。再说,打击海盗、平复安定、改革开放,都是好事。将就全盘接受了谈判条件。李文进也很高兴,王直能够这么干脆。从另一角度看,明军相当于从解放军手里,把舟山夺回去了。又将解放军赶去更加不利的地理位置。

王直也不愿轻易服软妥协,当对象是明军时,潜意识里早想放弃敌对。毕竟都是中国人,皆为骨肉同胞。搞两岸分裂、武装对抗,在心理上极度接受不了。

虽然知道就算不答应李文进的要求,明军暂时也拿解放军没办法。毕竟兵败了,船没了。但从长远看,明军兵缺了,可以再招;船沉了,也可以再造。长期对抗,并非明智之举。趁胜议和,能够少去其它更严苛的条件。

迁去金塘,失了舟山城的依托。离岸太近,危险系数成倍增加。如同当年解放军一样,放弃地理位置更好,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大片根据地,应该也有断腕之痛。但为与“国军”和平共处,同谋发展,只能忍了。

谈妥具体事项后,李文进并不急着走,要留下来盘亘几日,似乎是为了监视解放军的执行情况。王直也不马虎,立即向下边布置迁移之事。为了两军合作、改革开放,一切都豁出去了。

王直随着李文进在舟山城及周边巡视,检查迁移工作的准备情况。才走不远,便看见了那些葡萄牙人。在李文进来的时候,十几位葡萄牙人都留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