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朕今日可以不同你计较那些。”
萧何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几乎要瘫软在地。他深深地将头埋下,声音带上了一丝劫后余生的颤抖。
“陛下……陛下天恩!”
“抬起头来。”嬴政的语气不容置喙。
萧何不敢违逆,缓缓抬头,迎上了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
“萧何,你本就是我大秦官吏,朕看过史书,也知你之才。”嬴政淡淡说道,“如今,朕给你一个机会。你,可愿为朕,为我大秦效力?”
这还用挑吗!能活命就是天大的机缘!
萧何立刻叩首,语气恳切:“谢陛下!臣愿竭尽所能,以秦法为纲,为大秦万世基业,竭尽所能!”
“善。”嬴政点了点头,对他的识时务颇为满意,随即直接下令。
“既如此,那你便先在治粟内史手下做事,负责近期运往倭岛的粮草调配。待新一批舰队出发,你便随船前往。朕封你为倭岛仓啬夫,兼工官啬夫,暂驻倭岛,总管一应粮草与矿产开采事宜。”
萧何闻言猛的抬头,整个人都傻了!
倭岛?!
那不是刚打下来的蛮荒之地吗!让自己去那儿管粮草和矿山?这……这跟发配有什么区别!
可皇帝的任命已经说出口,他哪里敢拒绝。再说,这两个官职听上去偏远,却是实打实的要职,管着钱袋子和粮袋子。或许……或许做得好了,还有调回来的机会?
于是他只能把满心的苦水咽下去,含泪叩首:“臣……领命,谢陛下隆恩。”
然而,嬴政似乎并没看到他脸上的僵硬,又补了一句:“嗯,届时,王贲会同你一同前往,负责统御倭岛驻军。你二人要好生配合。”
萧何心里又是一沉。
得,连监视的人都给配好了。
萧何只能欲哭无泪的再次叩首:“唯,臣定当竭尽所能,辅佐王将军。”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将目光转向了一旁从刚才起就一言不发的韩信。
眼前的少年,身形瘦削,但一双眼睛却黑亮有神,带着一股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执拗。
这就是被后世称作兵仙的人?
嬴政想起史书上说他少年落魄,未来还会受胯下之辱,却不甘于人下。是个好苗子,只是这性子若不加以引导,极易养成自负的毛病。如今他年纪尚小,倒是正好调教。
“韩信,”嬴政开口问道,“你可愿为我大秦效力?”
少年抬起头,没有像萧何那样立刻表忠心,反而迟疑了一下,认真地问道:“如果为大秦效力,我可以像这几个月一般,吃饱饭,一直住在那么好的房间里吗?”
此言一出,连一旁的扶苏都有些错愕。
嬴政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
“自然。朕于人才,向来优待。”他看着韩信的眼睛,缓缓说道,“若你愿为大秦效力,不止这些。朕还会安排你拜入王翦老将军门下,学习兵法。若你学有所成,待后世学校建成,朕亦可给你名额,让你去后世学习。”
韩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之前那点迟疑和不安一扫而空,想都没想就立刻答道:“那我愿意!”
“好!”嬴政当即拍板,“既如此……”
他转向扶苏:“扶苏。”
扶苏立刻上前:“大人。”
“你且安排人将他二人带下,在咸阳城内寻一处宅邸安置。明日起,便让人带韩信去王老将军府上,带萧何去治粟内史处报到。”
随即,他又看向萧何,语气平淡的补充道:“萧何,你回去后,便将家人一并接来咸阳吧。朕赐的宅子,住得下你们一家。”
萧何的身体又是一颤,心彻底凉了半截。
这是……要拿自己的家人当人质啊。看来,自己必须得在倭岛干出点名堂,早日取得始皇帝的信任,才能把家人和自己都从这泥潭里捞出来。
“唯……”他声音干涩地应道。
很快,便有两名锐士上前,将二人带了下去。
萧何失魂落魄地跟在后面,刚走到殿门口,却见另一队卫士正押着一个男人迎面走来。
那人同样被带往殿内,衣衫褴褛,头发散乱,显得有些狼狈。
可他的腰背,却挺得笔直,眼神里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股焚尽一切的傲慢与冷意。
萧何的心头没来由的一跳,却并不认识此人是谁。
“萧啬夫,走吧。”
引路锐士的声音将萧何从失魂落魄中唤醒。
他这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那个被带入殿内的男人,才转身跟着锐士离去。
而此刻的殿内,气氛已然降至冰点。
两名锐士试图将张良押跪在嬴政面前,可那人骨头硬得很,任凭锐士如何施力,双膝就是不弯。毕竟,这几个月,此人虽被囚于笼中,但饮食从未被克扣,力气尚存。
况且如今是在始皇帝面前,锐士们也不敢动作太大,场面一时间有些僵持。
嬴政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摆了摆手。
“你们退下吧。”
“唯。”
两名锐士如蒙大赦,尴尬地行了一礼,退到殿侧。
殿内只剩下嬴政与张良。
两人就这么隔着一段距离对视着,一个高坐于上,威严深沉,一个立于殿中,衣衫褴褛却脊梁笔挺。
嬴政的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着,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张良,汝乃韩相之后,才学无双,想必也是识大体之人。如今天幕降世,后世之景与后世之评,你也看到了。凡此种种,无不证明,朕之一统,乃顺天应人之举。”
嬴政此言一出,张良的身躯不由得微不可查地一颤。
他当然知道。
可他如何能甘心?为韩报仇,是他此生活下去的唯一执念。
他也知道,天下已归大秦,更有天幕相助,自己那点复仇的谋划,不过是螳臂当车,无用之功。他也猜到,今日始皇帝见他,八成是起了爱才之心,想招揽自己。
方才在殿外,那萧何与韩信的对话,他听得一清二楚。
可他做不到。
哪怕理智告诉他始皇帝是对的,哪怕后世对这位帝王推崇备至,他也依旧做不到。
“嬴政。”张良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透着一股看破红尘的疲惫,“汝以诈力灭六国,以苛法虐万民,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吾张良,韩之世臣,宁为韩国鬼,不为秦廷奴。你不必多费口舌了。”
嬴政听着这番话,并未动怒。
这些年,类似的话他听得太多了。
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你可要想清楚了。朕,绝不会留一个对大秦怀有反心之人,尤其……是如你这般有大才的反贼。”
他给了张良一个机会,也是最后的通牒。
“朕可以给你时间考虑。若你归顺,朕可许你九卿之位,复你宗庙。但若不愿……后果,想必你是知道的。”
然而,张良闻言,脸上却露出一抹近乎解脱的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随即缓缓吐出。
“昔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今吾亦当如此。”
嬴政明白了。
再劝,已是无用。
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听不出一丝波澜:“既如此,朕明白了。朕,成全你。”
“会让人给你一个体面。”
张良闻言,竟对着嬴政的方向,微微一揖。这并非臣服,而是一种对对手最终尊重的致意。
随即,他转身,便准备随殿外的锐士离去。
只是在临走前,他顿住脚步,背对着嬴政,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嬴政,秦法严苛。徭役虽有银钱、时限,延期亦有补偿,可律法条文,依旧繁杂严苛。尤其是连坐之法,更是使得黔首邻里之间毫无信任可言……你若想天下长治久安,还需思量。”
说完,张良便在锐士的“护送”下,走出了大殿。
而嬴政独自坐在殿上,听着那远去的脚步声,许久,才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
确实是大才。
可惜了。
他摇了摇头,见扶苏还站在一旁,便摆了摆手,让他赶紧干活去。
殿内又只剩下他一人。
事已至此,想再多也无益。
嬴政拿起一卷竹简,准备继续处理政务,可刚一入手,便又嫌弃地皱起了眉。
这地方上的奏疏,怎么还是用的竹简!
看来,这造纸坊的进度,必须得催一催了。
然而,就在嬴政感叹如此大才却不能为自己所用,心底生出一丝惋惜之时,小玄猫那独有的,带着几分得意的声音响彻诸朝。
【叮咚!特大喜讯!】
【为迎接后世“抗倭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盛典!本喵决定!于后世阅兵当日,开启全程直播!】
【届时,所有朝代都将能看到后世铁血雄师之姿!另,直播当日,本喵将为所有朝代百姓提供一日美食,管饱!】
【此外!为庆祝大多数朝代已完成灭倭壮举,本喵将对已平定倭寇的朝代君主,予以嘉奖!】
【奖品由本喵亲自挑选,共三件,君主可任选其一!稍后发放,敬请期待哦!】
通告一出,原本还在交流如何炮制世家大族的【诸朝联合挖矿群】瞬间炸开了锅。
[judy陛下-朱棣]:后世阅兵?!好好好!朕等这一天可是等了许久了!
[二凤陛下-李世民]:此等盛事!自当普天同庆。
[汉武大帝-刘彻]:哈哈哈哈!是极!而且还有奖励!当真是双喜临门啊,朕倒要看看,小仙使能拿出什么好宝贝!
诸朝君主无不精神大振,纷纷下令,命礼部与钦天监记下时日,阅兵当日,除却必要的值守军士,全国上下与民同乐,共沐天恩!
而此刻,西汉,未央宫。
刘彻正激动地来回踱步,一边畅想着后世阅兵究竟是何等姿态,一边已经开始盘算着该如何大肆庆祝。
“传朕旨意!后日,大汉普天同庆!所有百姓,休沐一日!与朕同观天幕盛景!”
“唯!”殿外内侍高声应和,立刻奔走相告。
就在刘彻高兴得快要找不着北时,一道小小的黑影悠哉游哉的飘了进来。
正是小玄猫的分身。
刘彻一见是它,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好奇地问道:“小仙使今日怎得有空来朕这里了?可是皇后或是去病在忙,没空陪你玩闹?”
小玄猫闻言,人性化地翻了个白眼。
“才不是!皇后可喜欢本喵了!去病那是在习武!本喵才没去打扰他!”
它飘到刘彻面前,奶声奶气地说道:“本喵来找你,是有正事的!”
刘彻一听,更是乐了,当即俯下身,逗弄道:“好好好,那不知小仙使来寻朕,所为何事啊?”
小玄猫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没好气地说道:“你收拾收拾,准备走吧。”
刘彻闻言一愣,不解地问道:“走?去哪儿?”
小玄猫的语气更加无语了。
“你之前不是天天在本喵面前念叨,说想去后世吗?还能去哪?当然是去后世呗!”
它甩了甩尾巴,催促道:“你赶紧准备准备啊,明天一早就出发,宿主和本喵的本体已经准备好迎接你了。对了,你最多只能带两个人哦。”
“……”
刘彻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呆呆地看着小玄猫,仿佛没听清它在说什么。
一秒。
两秒。
三秒。
“什……什么!?”
刘彻一把抓住小玄猫,激动得满脸通红,浑身都在颤抖!
“仙使!你、你说什么?!朕……朕能去后世了?!”
“是啊是啊!你小点声!本喵的耳朵要被你震聋了!”小玄猫嫌弃地挣扎着。
“好好好!太好了!朕这就去准备!这就去准备!哈哈哈哈哈哈!”
刘彻一把将小玄猫抛到空中,又稳稳接住,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兴奋得语无伦次。
“终于!终于轮到朕了!哈哈哈哈!”
狂喜过后,刘彻立刻又陷入了新的纠结。
只能带两个人……去病是肯定要带的!得让他也去见识见识后世的模样!
那还剩一个名额……是带卫卿,还是带皇后?
刘彻的眉头瞬间纠结起来。卫卿乃国之柱石,带他去开阔眼界,于大汉有百利而无一害。可……
他想到了皇后。
皇后如今身怀六甲,虽有太医精心照料,但他心中总有几分不安。还是要带皇后去后世看看……
罢了!国事虽重,但皇后与未来的皇儿更为要紧!卫卿那边,等下次有机会再说!
想通了这一点,刘彻心中再无半分犹豫,当即转身,大步流星地朝着自己私库的方向冲去。
“不行不行!初次登门,岂能空手!朕得好好挑几样礼物带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