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 第684章 祭祖告天!皇太孙隆重登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4章 祭祖告天!皇太孙隆重登场!

当他的手摸到对方的肩膀时,忽然摸到了一股黏糊糊的暖流,紧跟着,一个圆滚滚的重物,以不可思议的姿势掉到了他的手背上。

守城士兵一脸惊恐地看着不知何时,被割掉半边脑袋的同伴,发出刺耳的尖叫。

“啊!!!”

这一叫,他感觉到胸口疼得发胀,低头一看。

却发现自己的胸口,不知何时被戳了半个拳头大的血洞,正在往外滋滋冒血。

守城士兵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不是睡着了才醒来,而是受伤昏死过去又醒来了!

陷入昏迷之前,那更加恐惧的一幕浮现在脑海里。

明军来袭!

“明……”

不等守城士兵使出最后一丝力气,提醒城里的同伴予以抵抗,脚下传来“轰隆隆”的响声。

城门,打开了!

那些组成敢死队的明军,不仅摸上了城墙,悄无声息地杀死了城楼上的守卫,竟还能这么快打开城门?

不!

明军一定是有内应!

伴随着城门洞开,城里传来泣血般的哭诉声。

“大明的将士们,快救救我们吧!”

“鞑靼把我家小儿子抓走了,明早就要下锅煮了!”

“幸亏你们及时赶来了,我们已经在他们水里下了药,赶紧把他们拿下,可不能让他们跑掉!”

此时此刻,幸存的守城士兵才明白过来。

原来他不光是昏死过去,还因为饭食里下了药,睡着了。

“这里还有一个活着的鞑子!”

守城士兵看向朝着自己冲过来的明军,握紧了手里的弯刀。

只是。

没等他挥舞出去,身体的血仿佛流干,他两眼一翻,陷入了永久的昏迷之中,再也无法醒来。

“云校尉,这个鞑子死了。”

“真是可惜了,留着活口还能让他当一回咱们的防线,算了,去城里接着找活口吧,也是没想到,城里的百姓会把城门打开……”

云校尉带着手下渐行渐远。

很快,又有一批守城的明军赶来,收拾尸体,重修城防。

当清晨的太阳升起,查先看着城楼上竖起的大明龙纹旗帜,还有仅凭一夜,就已恢复生机的城池,脸上的神情,十分的复杂。

“查先兄,我们大明答应小汗王的事办完了,你可以回去告诉小汗王,至少这两个月内,不必担心瓦剌和鞑靼的援兵,从这一块跨过去,支援你们的叛徒部落。”

查先还没来得及道谢,李文忠又道。

“柳城的东南方面,曲先卫以北的沙州,你们叛徒部落想北进,打通一个通道,与鞑靼汇合,由于他们得知了明军援助你们,已经同我们明军交手了,昨晚来了战报,这批叛徒已经被赶往了罗卜,还请小汗王留意。”

查先听完这个情报,嘴角地狠狠一抽。

大明的军队可真能打!

统共两万人,再加上上万的卫兵,居然又将沙州给拿下了。

不过,想到沙州那个位置,在大明占据了附近的区域,那里仅是一座孤岛,又不是小汗王的掌控区,给了明军就给了。

不行!

“还请李将军立即派兵追击,千万不能让他们再逃到罗卜去,给新汗增加负担。”

“这……”

李文忠有些为难。

如今战场上的形势,已远超陛下当初的预判,后援跟不上,贸然挺进的话,实在是有些危险。

除非。

“报!”

“将军,陛下密信!”

李文忠精神一振,急忙从传令兵手里,接过南京来的密信。

秦王朱樉率兵两万,已驻扎在了距离罗卜仅五十里的阿端卫!

秦王其实是跟着运送粮食布匹和种子等器物,一起来的,但为了避免引起敌兵的注意,对外没有声张。

李文忠寻思着,如果声张了的话,只怕沙州的那场仗根本打不起来,敌兵早被明军的火器吓破了胆,知道又有两万大军由大明亲王统领着,避让还来不及呢,哪敢造次。

“查先兄,这场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此话怎讲?”

“陛下特派了秦王前来助阵,两万大军驻扎在罗卜以东五十里,只待新汗王一声招呼,我们便能帮你们摆平叛乱!”

查先惊得张大了嘴巴。

不是!

你们大明人还想顺手把罗卜收回去?

“多谢李将军,此事我得亲自去禀明汗王,再行商榷,告辞!”

如果李文忠想带仅有的兵马前去罗卜助阵,查先自然十分欢迎。

可再来两万明军,查先不光担心罗卜会重回汉人之手,连他们汗王都得成为大明的新“汉王”。

虽说汗王确实向往中原文化,但也绝对不能在这么弱势的情况下,被大明拿捏。

查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得比兔子还快。

李文忠看了一眼密信上的安排,笑得合不拢嘴。

“贪多嚼不烂,陛下就是想让你们赶紧解决内部的乱子,稳固住战果。”

东北的敌兵瓜分元廷地盘,西部的东察合台汗国忙着重新册立汗王。

大明可以利用这数月的空档,将收复的失地,彻底掌控在手里,再图变局。

“是时候给陛下写捷报了!”

……

腊月二十。

是礼部选定的册立皇太孙的吉日。

进了腊月就开始算账数钱的朱雄英,事到临头,才意识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爷爷,我没礼部准备好的背祭天告祖的那些话怎么办?】

虽然宫内宫外,早就传遍了皇太孙的过人之处,但这次是朱雄英第一次出现在这么隆重又盛大的场合。

按照老朱的说法,是想让皇太孙一经亮相,就树立好威严,也让老祖宗瞧瞧,老朱家生出来的大孙子有多强。

朱雄英倒是不想当这个显眼包,只想混水摸摸鱼,走个过场就开始搂席。

“乖孙,统共只有四句话,咱看两遍都记住了,你还用背吗?”

朱元璋把早就准备好的小抄,塞进了他的手心里。

“要是真的背不下来,等会儿你就照着咱给你写的纸条念!”

朱雄英没有错过老朱眼中狡黠的笑意,他打开纸条,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目瞪口呆。

缓了好半晌,他与老朱打着商量。

【爷爷,我好像记住了礼部写的那四句话,我还是念那四句,就不念你写的这两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