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姐夫,谢谢你。”

看着王川带来的钱,徐大个感激得涕泪横流。

王川故意板起脸道:“哭什么哭,让别人听见,还以为我拿你咋地呢,把眼泪憋回去,大个,你老大不小了,你叫我一声姐夫,我就得管你。”

“我刚才说的事儿,你考虑得咋样,愿不愿意干?”

“愿意!”

徐大个拼命点头。

自从爹娘死后,唯一的关心他的只剩下远方的堂吉徐秀云。

不过那个时候。

徐秀云自己的日子也很难。

有心帮徐大个,只能是嘴上关心。

给不了他什么实际的帮助。

饶是如此,徐大个还是念着徐秀云的好。

听说徐秀云怀孕了,喜欢吃的的。

徐大个拖着和伤腿给徐秀云送蜂蜜。

经过这一回的事情,王川不但替自己讨回公道,并且还要给他安排一个正经的营生。

但凡有点良心,谁能不感动。

王川拍拍徐大个的肩膀,安慰道:“别哭了,大个,三姐夫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能帮你一次两次,不可能次次都帮你。”

“想让别人看得起你,你自己首先等支棱起来,不是想娶媳妇吗,只要把蜜蜂养好,什么样的漂亮闺女,你都能娶进门。”

农村的生活法则说简单也简单,能挣钱,能抗事,你就是牛人。

徐大个擦擦眼泪,任凭王川安排。

确定徐大个确实会养蜜蜂,王川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先找木匠做十个蜂箱。

王川抽时间与徐大个一块进山,协助他寻找野蜜蜂,对其进行饲养,驯化。

将养蜜蜂的台子帮徐大个搭起来,后面的事情,需要徐大个一个人完成。

毕竟。

王川不是养蜂方面的行家。

更不可能将全部的精力,统统放在他身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徐大个如果一直怂下去,被人欺负也是活该的。

次日,王川安排几个小伙伴将找木匠的消息散出去。

很快,一名老木匠自己找上门。

木匠姓孙,来自前进三队。

不但认识苗晓红一家,王川上次陪二赖子去前进三队接亲,还和此人喝了两杯酒。

寒暄过后,王川将画好的蜂箱图纸交给孙木匠。

规格和王川的想法,都在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只要记住这些东西,照葫芦画瓢就行。

用不了多久,十个蜂箱就能完工。

“孙大爷,你先别忙着走,我给你拿点东西。”

交个定钱,商量好交货的时间,孙木匠拿起图纸准备回去开工,王川叫住孙木匠,回屋取来几包烟。

“哎呀!小王,这些烟老贵了,我不能要,你快收回去吧。”

看到王川送来的是牡丹烟,孙木匠急忙摇头。

据他所知。

一包牡丹烟起码要五毛钱。

这么贵的烟,孙木匠可抽不起。

王川笑着说道:“孙大爷,你就拿着吧,我戒烟了,这些烟放在我家也是浪费。”

“戒烟?为啥呀?”

孙木匠不解地问道。

“我媳妇儿怀孩子,闻不惯烟味。”

懒得解释二手烟对孕妇和孩子有致命影响,王川顺口编了个闻不惯烟味的理由。

“原来是这样,小王,你可真是个好爷们。”

见王川为了媳妇把烟给戒了,孙木匠不好意思地将几包烟装进工具包。

王川给了定金,又送了自己几包贵烟,孙木匠自然也要表示表示。

借着徐秀云怀孕,说了一堆不花钱的漂亮话。

夸王川是个百里挑一的好男人,又祝王川百子千孙,多子多福。

还说徐秀云肚子里怀的孩子,肯定是个小子。

十个月以后,王川就能儿女双全。

“唉,不求儿女双全,只要秀云能够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来,这比什么都强。”

王川随口说道:“这两天,我媳妇一门心思地想吃柿饼,单是这件事情,可是愁死我了。”

“柿饼……”

孙木匠愣了一下,说道:“小王,我家有柿饼。”

“啊!”

王川眼前一亮,忙说道:“孙大爷,你家有多少柿饼?”

“差不多五六斤吧。”

孙木匠说起去年秋天,家里晒了差不多十来斤的柿饼。

由于家里没有几口人,大部分柿饼被储存到了地窖。

前两天,孙木匠维地窖才发现,剩下不少的柿饼。

本打算送给队里的孩子,苗晓红上门找他,请他帮王川打几个蜜蜂箱子。

柿饼这件事情,就被孙木匠抛在了脑后,

“孙大爷,你家的柿饼能不能卖给我?”

“卖什么卖,又不是啥值钱的东西,你想要,全部拿走就是了,送了我这么多烟,我送你几斤不值钱的柿饼,反倒是我占了便宜。”

孙木匠大方道。

“既然这样,我就不客气了,咱们现在就回去吧。”

“行啊。”

没想到王川还是个急性子,孙木匠不禁哑然失笑。

为了媳妇,王川还真是够忙的。

进屋打声招呼,王川跟着孙木匠返回前进三队。

“这不是老孙吗,又出去干活了,啥时候咱们哥俩喝两杯。”

王川二人刚走进前进三队,正对面走过来一名带着笑容的中年男人。

孙木匠眼皮都没有抬,径直朝前走了过去。

好像没有看到有人和他打招呼,

孙木匠没吱声,王川也不好说话。

“牛什么牛啊,给你面子叫你一声老孙,不给你面子,你在我眼里就是个龟孙。”

后面的男人骂骂咧咧。

讽刺孙木匠给脸不要脸。

饶是如此,孙木匠还是一声不吭。

到了家,孙木匠开口招呼老伴,去把地窖里剩下的几斤柿饼给王川装上。

王川说道:“孙大爷,那个人是谁呀?你怎么这么不爱搭理他呢?”

“他是我们队里头一号的瘪犊子。”

孙木匠冷声冷气地说道:“咱们是凭本事吃饭的正经人,跟这种癞蛤蟆打交道,多说一句,我都觉得恶心。”

此话一出,王川继续说道:“他都干了什么缺德事,能招您这么大的埋怨?”

“干啥事?耍钱。”

孙木匠气冲冲地说道:“自己耍钱也就算了,两个儿子也被他教坏了,几岁的时候就跟着他上桌耍钱。”

这帮老辈人看来,耍钱是天底下头一桩败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