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266章 城乡之间的巨大反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6章 城乡之间的巨大反差

“老弟,碰上你真不知道是运气还是别的,你跟我透个实底,手里到底有多少鹿角?”

说了一大堆没用的废话,老孙不动声色地直入主题。

2000斤鹿角绝对不是王川的底线,这个人手里肯定还有更多的鹿角。

王川笑呵呵地说道:“具体有多少鹿角,一时半会我也说不好,恐怕需要一段时间仔细地清点清点。”

“好!兄弟,就冲你这句话,你的鹿角我收了。”

老孙一拍桌子。

“2000斤鹿角,就按你说的,一块钱一斤,我负责想办法把它们从山里运出来,不过老弟,我这需要一段时间准备。”

“老孙大哥痛快,我这边更痛快,我家住在哪你知道,如果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去张家屯找我,放心,既然答应将2000斤鹿角卖给你,只要不是几年后再过来找我,这些东西一直是你的。”

“呵呵呵,兄弟,咱们继续喝。”

有了王川的口头保证,老孙脸上重新浮现出笑容,再次给王川倒了一杯酒。

这批鹿角带来的问题,不是怎么把它们从乡下运回到城里。

而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装车。

以老孙的人际关系。

别说是马车牛车,就算是卡车也有办法弄到。

城里别的不多,工厂,企业多如牛毛。

但凡生产企业,内部一定会有一定数量的卡车。

方向盘一转,给个厂长都不换。

卡车司机不但岗位油水丰厚,自主权也极大。

厂子不出车的时候,卡车相当于司机的私有物。

会在休息日的时候,开车给别人干私活。

帮人运白菜,拉煤球,搬家乔迁。

车辆不是问题,人手才是大问题。

总而言之,各方面都不能疏忽。

一个小时后,王川告别老孙,骑上自行车回到了招待所,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告诉了小伙伴。

“老孙答应时机成熟的时候,派人下去搬运鹿角,藏在山里的几千斤鹿角,今年之内就能被老孙购买一空。”

“二哥,这个姓孙的虽然人品不咋地,不过魄力真是不一般,这些鹿角加在一起怎么着也得四五千块钱,这个年月能拿出四五千,简直比旧社会的土豪大户都要阔绰了。”

“先别说这个了,咱们要的粮食,老孙是咋说的?”

二赖子打断张抗美。

他不关心老孙到底有多少钱,手头是阔绰还是装腔作势,只在乎一件事情。

能不能从老孙手里买到足够多的粮食。

王川笑着说道:“这事我已经交代给老孙了,等他把人手选好,下去搬运鹿角的时候,会捎带手的将咱们需要的粮食通过卡车送过来。”

“价格方面,还是当初的价格,比供销社粮价高出三倍。”

“别说高出三倍,就算是高出四倍,有多少我们都要。”

二赖子看向苗晓红。

苗晓红柔声地说道:“青峰,谢谢你。”

“媳妇儿,你这叫什么话,咱们两个既然成了两口子,你家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这边也没什么负担,我娘还有我哥都在城里生活,你们家六口人,今年的公粮全都包在我身上。”

和王川一样。二赖子这边也在发愁秋天的公粮任务,苗晓红的娘家除了爹妈,还有四个妹妹。

前进三队的日子过不起来,不仅因为众人只会捕鱼打猎,没有伺候过庄稼。

更因为前进三队的地薄。

全队300多人,可用耕地只有100亩。

看上去不少。

换算成现在的粮食产量,每亩地最多打400多斤粮食。

100亩地就是4万斤。

分到300多名社员头上,每人最多135来斤。

问题是。

个人缴纳的公粮数量,正好卡在130斤左右。

交完公粮,还要缴爱国粮,战备粮,备荒粮。

用现在一句较为时髦的顺口溜来说。

交完公家的,留足集体的。

最后才是自己的。

这种情况不仅仅集中在前进三队。

凡是村屯和生产队,几乎都面临着粮食不够用的情况。

张抗美突然长吁短叹,苗晓红纳闷道:“你叹什么气啊,你家就你一个,就算交公粮也才100多斤,随便哪儿弄点都够了。”

“我不是谈起交公粮的事,而是叹气咱们屯子啥时候能够支棱起来,看看人家国营农场,里边什么大机器都有,拖拉机,播种机,还有化肥。”

“同样100亩地,人家分分钟就耕好了,换成咱们,累死累活要忙好久。”

“但凡张家屯能搞到两三台拖拉机,不但能解决种地问题,还能开出十几亩好田。”

此话一出,屋里几个人全都沉默了。

张抗美看似是抱怨,实则在阐述一个残酷的事实。

农村没有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生产劳动始终是过去的人力耕种。

相比于其他的生产队,张家屯大队相对来说还算不错。

起码有二十几头大牲口。

这些大家伙都是张百顺没生病之前,想尽各种办法给张家屯划搂的。

其他村屯和生产队,有的可能连一头大牲口都没有。

破家值万贯,一头大牲口有时甚至比一条人命还要金贵。

感受到城市繁华,再想想张家屯的落后面貌。

巨大的反差促使张抗美觉得心里憋屈得厉害。

王川拍拍张抗美的胳膊,说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想这些了,明天咱们就要回去了,回去以后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除掉张家屯最大的毒瘤,屯子里的日子才能渐渐地好起来。”

几人听后重新打起了精神。

王川与曹家父子之间的恩怨,马上就要到摊牌的时候。

解决掉曹家父子,不但能让张家屯儿过几天安心的日子。

更能彻底解决众人的后顾之忧。

张家屯完全由老张家做主,几人即使天天不下地干活,每天往林子里跑,也不会有人说一句闲话。

众人所不知道的是。

王川频繁进山打猎,很少去界河边打鱼,也是因为曹家父子的影响。

相较于打猎,捞鱼更加安全。

获得的收益也更多。

问题是界河对面就是毛子。

王川频繁地过去捕鱼,有可能被曹家父子扣上私通毛子的大帽子。

诬陷王川捕鱼,其实是向毛子传递情报。

这年月的事情,哪怕七老八十的老人都未必能说得清楚。

一天一个变化,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