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大反派 > 第323章 战端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刘昊诈死之际,曹操也有了动作,漳河诛杀叛臣后,夏侯渊奉命抄查耿纪等五人府邸,竟然发现了耿纪与刘备的密信。

原来昔年衣带诏之乱,耿纪竟是漏网之鱼,多年间与刘备暗中多有联络,甚至这次许昌起义,耿纪也特意致书刘备,只待起义成功后,邀刘备带兵入许昌,护卫天子,共举大事。

刘备欣然答应,甚至还在回信中称,曹贼奸诈,将军乃大汉肱骨之臣,切切当心。

曹操得到书信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当即命曹仁点齐十万精兵,领曹洪、夏侯渊等将再征西川,意图一举攻下巴西。

很快曹仁率大军赶到巴东,与驻守此地的于禁和张合商议后,兵分两路,进攻巴西。

曹仁、曹洪、张合领大军出万源,向西取汉昌。

于禁、夏侯渊领大军出开县,向北取宣汉。

自上次兵败失地之后,刘备便命张飞亲自领兵,与庞羲、辅匡、雷铜等共同镇守巴西,约莫十万兵马,驻守阆中。

探得曹兵分两路来袭,张飞亦分兵迎战。

命庞羲、雷铜等领所部两万兵马迎战于禁。

张飞自领五万大军救援汉昌!

汉昌城外,张合阵前叫战,张飞出城迎击,双方大战五十余合,张合拨马退兵。

翌日,张飞领五千人在曹军寨前挑战,曹洪、张合两路出兵,又将张飞杀退。

双方你来我往,战况胶着。

另一边,于禁、夏侯渊领兵攻城,辅匡、雷铜坚守不出,前番弓箭射退敌军,而后又以滚木礌石击敌。

鏖战半月,于禁、夏侯渊难得寸进,双方陷入僵持。

前方攻城不利,曹仁不得已下令撤兵,张飞见状,率兵出城追击,曹洪、张合领兵迎战,张飞趁乱歼敌两千余人,从容而退。

然而曹军并未撤回巴东,而是在汉昌城外三十余里下寨,曹仁、曹洪分兵向北先取北方诸县,只留张合率三万兵在此与张飞周旋,而后两军再合围汉昌。

张飞果然上当,竟率兵出城出击。

接连挑战两日,张合始终坚守不出,还命人设下三道营寨,准备节节抗击。

张飞见状,更是小觑曹军,白天命人在张合军前叫骂,晚上甚至坐在自家寨前饮酒,以此来挑衅曹军。

两日后!

曹仁命人传信,合围便在今夜。

是夜!

张飞依旧在寨前饮酒,甚至还命两名小卒相扑为戏。

“黑面贼欺吾太甚!”

张合怒极,于是领大军前来劫营。

月色昏暗,张合飞马杀来,而此时张飞依旧坐在寨前,丝毫不惧。

张合只觉奇耻大辱,打马挺枪,直接便刺了上去。

噗嗤!

枪尖轻易便穿过人影,待张合再看,竟然只是一个草人。

“不好,中计了!”

张合大惊,急忙勒马。

突然!

周围鼓声大作,火光漫天,无数人影从四周围了上来。

“有埋伏,退兵……”

然而话音未落,只见一人挺矛跃马,直接便挡住了去路。

此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不是张飞又是何人。

“燕人张飞在此,鼠辈受死!”

一声怒吼,张飞打马便冲了过来,与张合战在一起。

周遭蜀军太多,一眼望去足有五万多人马,汉昌城几乎精锐尽出,张合见状,不禁心生恐惧。

于是一边迎战,一边下令撤兵。

战不三十合,张合打马便跑了。

张飞哪里甘愿,又领大军前去追击。

两万大军劫营,逃回来的不过八千,好在张合留了一万大军留守营寨,此时凭借三道营寨拒守,倒也勉强挡住了张飞的攻势。

周围喊杀声震天,张飞亲自率兵攻杀,纵火烧寨,全军攻杀。

张合领兵死战,节节抗击,无奈敌军太多,终究抵挡不住。

张飞连破三道营寨,张合只剩万余大军,无奈只能向巴东撤兵。

然而张飞好似杀疯了,依旧不依不饶,率军追击。

然而刚追出去不久,身后斥候来报,曹仁率大军猛攻汉昌,辅匡战死,城内两万余兵马尽皆被曹军所灭。

张飞闻言大惊,心中万分懊悔,当下也不敢再追击,只得率领大军向阆中退去。

闻听张飞失城,刘备不禁大急,着即让关平、刘封率所部兵马前去支援张飞、庞羲。

蜀军自此坚守阆中、宣汉两城,双方僵持五十多天,曹仁终究还是退兵了。

不过大军并未撤出益州,而是驻守在巴东郡及巴西郡东部,安营下寨,拒险以守,分明准备要长期对峙。

于此同时,双方纷纷派使者向汉中而去。

一者求援,一者招抚!

刘备欲拉拢马超共同围剿曹军,而曹操亦以天子之名,为马超封侯,以此招抚马超,合攻刘备。

按照马超的本意,自然是想和刘备联手,攻打曹军的,不过刘昊早有布置,马超也不敢擅自做主。

在徐庶的建议下,马超选择了两不相帮,同时还将二人的书信交换送给了刘备和曹操。

此举让张任很是不解,不由得向徐庶询问道。

“既要按兵不动,为何还要将二人书信调换?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两家更加忌惮我等,唯恐那曹刘会联手谋我汉中啊。”

徐庶笑而不语,只是让他要时刻整军备战。

果然!

书信传到了曹操和刘备的手上,二人顿时大怒。

“好一个马超,当真不识抬举,莫不是以为投了刘昊,孤便怕了他不成?”

曹操怒拍桌案,命人将荀攸叫了过来。

自荀彧死后,荀攸好似也看开了,也彻底摒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不像荀彧那般愚忠,选择与曹操决裂,不过也不会再像往日那般亲密,只是做好自己的差事而已。

将荀攸带到了书房,曹操这才低声问道。

“自汝弟荀诜去琅琊,可曾有书信传回?”

荀攸不觉一怔,还以为曹操准备对自己这个堂弟下手,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是木然的点了点头。

“那最近呢?可有关于那刘昊的消息?”

听到这里荀攸这才安心,急忙回道。

“两月前,吾弟便传信回来,那琅琊刘昊急召各地守将和谋士回琅琊议事,并且命其夫人代掌琅琊诸事。

不久后那张俊便护送一口棺材出了城,郡守府上下更是哭倒一片,至此后刘昊便再也没有露过面。外界多有传言,那刘昊恐怕……”

荀攸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暗示的已经非常明显了。

曹操神情古怪,陷入久久的沉默。

“公达,倘若孤此时对刘昊出手,天下人会怪孤背弃盟约嘛?”

荀攸微微蹙眉,嘴角不禁抽搐了起来。

“不知魏王说的是哪里?”

“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