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一早,王卓便被节目组的专车接到了央视,同行的有周瑶、汪婉以及吴和平。
最终还是王卓跟央视沟通,成功要了三张现场票。
关于此次录制,他其实了解的不多,可能因为身份的不对等,除了部分关于创业的问题外,其他嘉宾是谁?他都一概不知。
从酒店到央视大楼,直线距离不过一两公里,但乘车还是花费了将近15分钟。
进入大楼后,周瑶几人被工作人员带去了录制现场。
而王卓则被化妆师领到了化妆间,因为考虑到录制时灯光打在脸上会出现反光以及面部扁平,所以在上节目之前需要做些简单的妆容。
“王总,放松点,你崩得太紧了”
化妆师歪着头,对着王卓笑道。
“有吗?”
王卓动了动嘴角。
“很多人第一次参加央视录制,都一样的,不用紧张”
尽管化妆师小姐姐一直在试图缓解,可他现在听不得就是紧张两个字。
越说不紧张,越紧张。
“王总,我问您个事?”
见王卓双腿都开始抖动了,化妆师收起了粉底,问道。
“什么事?您说”
“就是像我这种毕业有几年的毕业生,如果想注册课程表,什么时候可以开放注册呀?”
“我们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主要还是合作院校没有达到饱和,对于资料的真实性,核实起来,比较困难”
对于这点,其实课程表内部也讨论过几回,但操作起来难度太大。
“您的意思是如果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对课程表进行数据开放了,对外的注册限制也就会放开嘛?”
“差不多吧,不过短时间内可能性不大”
“那没事,只要有希望就好,我毕业这么多年,还是想知道母校的一些近况呢”
化妆师笑着说道,随即又掏出了修眉刀,对着王卓的眉毛进行修剪。
感受到刀刃在眉骨处的刮动,王卓不敢开口了,不过好像也没那么紧张了。
“搞定,收工”
随着化妆师利索地收尾,王卓看向镜子里的自己。
将无框眼镜戴上,换上了刚刚被化妆师拿去熨烫过的西服。
嗯,就算是陈冠希本人亲自过来,他也有信心在颜值上跟他比试一番。
上午9点半,央视二套《对话》栏目正式开始录制。
周瑶几人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坐在了观众席的第一排。
随着观众席区域灯光变暗,台上原本昏暗的区域,渐渐明亮了起来。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稳步推进,教育部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包括工商部门以及税务部门也都对于高校创业持开放支持态度,那么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不仅仅有杰出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者王卓王同学,还有我们教育部部长,袁部长,大家欢迎”
“袁部长好,主持人好,现场的各位观众好”
王卓连忙起身对着周围人鞠躬问好。
吴和平在观众席位上看见自己外甥的瞬间,下意识的加大了鼓掌的力度。
也就是现场不能拿手机拍摄,不然这画面,他都可以拿回去吹一辈子了。
自己外甥跟教育部部长坐在一块,这怕不是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
“王同学,你好,这里我就不喊你王总了”
主持人陈伟红笑道。
“应该的,我的本职身份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应当如此”
王卓同样报以笑意回应。
“袁部长,对于王同学,您这边有了解过吗?”
陈伟红将话题转移到了袁部长身上。
“嗯,准备来说,去年你们央视有过一次采访,当时我就留意到了我这位小老乡”
“哦?是关于球场寻亲?”
“对的,当时你们央视有记者采访过他,但那时我也没有想到课程表会在今年以席卷之势迅速的扩散到全国”
说着,袁部长又对着王卓笑着说道。
“你们很了不起”
“部长过奖了,主要还是国家的政策好,再加上课程表恰好能解决一部分学生的痛点问题,恰逢其会就被机构关注到了”
王卓面对这种部级大佬,可不敢居功自傲,哪怕人家是自己老乡。
“王同学,商业上的探讨,在这里我不多问,你能聊聊大学生在学校创业一般会遇见哪些问题吗?刚好袁部长也在,咱们可以来个面对面的商谈”
陈伟红待两位嘉宾互动完,开始进入了今天对话栏目的主题。
“嗯,关于这个问题,我以课程表创始人的身份来回答,可能有失偏颇,比较课程表发展的比较顺利,不足以代表绝多数在校企业”
“没事,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再结合身边的一些例子”
袁部长在一旁说道。
“既然部长发话了,那我就简单的谈论一下当前在校创业遇见的一些事”
“其实我在大学第一次创业是做桶装水配送,当时脑子一热就伙同宿舍的同学一起成立了‘快捷校园’”
“起初在申城商学院,得到了学校的一些支持,比如以一元的价格,批了仓库给我,不过因为我们学校女生居多,最后在配送上楼的环境,出了点状况,导致项目无疾而终”
台下的周瑶自然知道当初陈雨摔倒之事,那个时候他们刚刚确认关系不久,看着心爱之人在台上将大一那年发生的事娓娓道来,看着他从青涩大男孩变成了一位在教育部部长面前侃侃而谈的俊雅男人,她不由得为王卓的成长感到骄傲。
“由于当时是第一次创业,在注册公司上,其实我对相关政策不算了解,所以我找家里借了一笔钱实缴了注册资金”
“这点,我想也是很多在校创业学生遇到过的第一个问题”
“那就是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是有注册资金政策的,不需要实缴,可以采用分期缴纳,但可能是宣传不到位,导致不少同学有创业的想法,却被实缴金额给吓退了”
“你看,这不是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嘛”
袁部长从怀中掏出了笔记本,将王卓刚刚提到的问题,记录了下来,接着又问道。
“还有呢?”
“还有就是去年课程表参加完‘大创’比赛,我们学校的领导过来参观,提醒我记得要申请创业补贴,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申城对于大学生创业有笔不小的资金可以申请”
“当然那个时候课程表其实已经在谈融资了,但很多在校企业不一定能走到融资的地步,可由于消息的壁垒,导致有可能比课程表更优秀的团队,因为资金链的关系,提前解散”
“这点,我觉得各大高校包括媒体应该尽可能的多宣传一些高校创业的补贴政策,毕竟有时候很多团队真的就差那一口气,一份肯定”
“说得非常好,王同学,你能从其他同学的角度来分析,看来你取得现在的成绩,不仅仅只是你说的运气而已”
袁部长记录完,再一次给了王卓一个欣赏的微笑。
“其实关于大学生创业遇见的诸多问题,我们教育部也一直在想办法去解决,不过饭需要一口口地吃,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一下子解决完,王同学你能理解吧”
“肯定的,如果不是因为学校领导的提醒,我也不知道教育部门包括各地政府已经默默的做了这么多事,出台了这么多好的政策”
王卓赶忙回答道。
“哈哈,你就别给我们戴高帽了,你继续说说看,有没有哪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合理,我现场就给你拍版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