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也是苦了你了。”赵姨娘握着侍书的手,将一个玉镯给侍书戴上,满脸的恳切,“以后三姑娘还是要你多多照顾。”
侍书没有推脱,答应一声引了赵姨娘进去。
黛玉想着这母女两个定是有话要说的,便只在外面站着等着,一直到赵姨娘离开,她才进去看探春。
“二哥哥那颜料确实好用。”探春见她进来,擦了擦脸上的眼泪,红着眼睛道,“就这么哭了一场,竟然也没太掉色。”
“他在这方面是有天分的。”黛玉笑着回答,“赵姨娘已经回去了,你们两个聊的可好?”
“以前也没觉得又那么亲,可是真的要分开了,才发现,我最舍不得的,还是她。”探春说着,眼泪已经再次在眼睛里打转,“明明她很多行径我是看不上的,可是她哭着将东西塞在我手里的时候,我就是很难过,钻心的疼。”
“是啊,娘就是和别人不一样。”黛玉怅然答了一句,想到自己的娘,也忍不住心里苦闷,眼泪慢慢滴落。
“这倒是我的不是,引着你也伤心起来了。”探春忙掏了帕子给黛玉拭泪。
“明明是件好事。”黛玉擦干眼泪,看着探春,“恭喜你啊,终于能离开了。还想见一见谁,给我说一声,我去问问太太能不能带她们进来。”
探春张张嘴,想说什么,却又笑着摇摇头,“便都不见了吧,我这一脸的红点,让她们看到了,也是要担心的。”
黛玉知道她想说的是谁,也不多说什么,只用手轻轻抹了抹探春脸上的颜料,笑着道,“确实看着吓人。”
这几日里,府里的主子们都给探春准备了好些东西,连管家们也都看着主子们的脸色,象征性的给探春送了些东西过去。
对于他们来说,探春走了,那就意味着上面管着他们的人走了一个,当然是件大好事了。
古落是在探春出发前一天的晚上过来的。
她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递给她,“铺子里总是赚了些钱的,这些不是府里的,你拿着,出门在外,你又是个有些抱负的,这钱方面自然是少不了的。”
“太太。”探春忙推拒道,“您每月都给我分红,我自己也攒了些钱的。前几日姨娘过来,也给了我些钱。咱们府里上上下下的,花钱的地方多了,您的钱,我万万是不能要的。”
“你姨娘的钱收了,我这个做母亲的钱,你就不收了?”古落笑着点点她的额头,将银票塞在了探春的怀里。
“还有另一件事。”古落没有再说银票的事情,转而说起了其他事情,将一封信递给了过去,“这外面总是危险要多一些的,我原本想着在咱们府里给你找几个会些功夫的人跟着,但是容易暴露你的身份。
所以去找了你宝姐姐,让她找几个靠的住的人,直接去金陵那边等你。等你一切都安稳下来,就按照地址去找他们,选一两个你看着合适的带着,总是能帮上一些忙的。”
探春接过信,心里觉得暖暖的,“宝姐姐,也知道了?”
“我没有给她细说,但是她聪明,有没有猜到我便是不知道了。”
“倒是又让太太费心了。”
“好了,让我费心的事情多了,也不差这一两件了。”古落事情说完了,便起身要离开。
最后想了想,还是站住看向床上的探春道,“若是想回家了,写封信回来,我接你回家。”
翌日。
探春被人用小轿抬着,先后在院外给老太太、太太等人行礼拜别。
贾政也在上房,看着那顶小轿,最后只能摇摇头叹息一声。
赵姨娘哭着跟了出来,哭声让探春心里一阵的难过着。
她劝姨娘回去,可是赵姨娘哪里会听她的。
两人说着话,便出了内院,探春坐上了一辆马车,而赵姨娘只能在内门门口站着。
宝玉和贾环两个正一左一右的骑马在旁边守着。
见赵姨娘哭着站在那,贾环只得下马去劝慰了一二。
“三妹妹,要出发了。”宝玉凑近车窗轻声道。
“嗯。”探春擦着眼泪,答应了一声。
“三妹妹!”
“三姐姐!”
几声熟悉的声音响起,探春顾不得其他,掀开帘子看了过去。
黛玉、宝钗、迎春、惜春、湘云、宝琴都站在内院门口看着她,一个个都带着笑容冲她挥手。
探春擦干眼泪,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也努力冲她们挥手。
马车慢慢前进,她看不到她们了,也看不到姨娘了。
最后,她甚至连京城都看不到了。
她深呼吸几下,望着外面陌生的景象,试探性的将手从窗边伸了出去,感受着风从指尖穿过,发自内心的露出一个笑来。
探春离开后,荣国府里也是低气压了一段时间,一直到迎春的婚事到了,这才又热闹了起来。
“都要离开了,这是都要离开了。”贾母看着这满院子喜气洋洋的红,脸上虽是笑,言语间却都是不舍。
“老太太这是舍不得孙女呢。”
“有老太太这样的祖母,家里二姑娘也是真的有福。”
“可不是呢。”
身后的人奉承着,却让贾母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上一次贾府嫁女儿是元春入宫,哪里有什么像样的仪式,不过是把女儿抬着给送进了宫。
再上一次,便是贾敏出嫁。
当时的贾府还如日中天,林家也是有钱有势的人家,那婚礼办的,那是真的热闹,来往的也都是权贵之家。
可是只有她这个亲娘,如挖去她心一般痛。
而现在,迎春出嫁,她触景生情,想起早逝的女儿,又想着孙女这婚礼竟不如女儿十分之一的热闹,心里更是难过,不禁滴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