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局外人 > 第6章 南极恋曲?不,是兄弟结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南极恋曲?不,是兄弟结盟!

“雪茹号”破冰船继续向南航行,气温明显下降,甲板上已经能看到呼出的白气。

海面上开始出现零星浮冰,像是一片片白玉散落在深蓝绸缎上。

这日早晨,肖镇把五位年轻人叫到会议室,墙上投影着南极大陆的地图。

“明天我们就要抵达南极半岛了,”肖镇指着地图说,“在此之前,有些事情要跟你们交代清楚。”

三位公子哥交换了一个眼神——来了,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肖镇清了清嗓子:“这次带你们来南极,一方面是让你们见识一下地球最后的净土,另一方面...”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年轻人的反应,“是想让你们参与一个科研项目。”

五位年轻人都愣住了,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个场况。

华天宇接过话头:“是的,我们三个老家伙最近在合作一个极地环境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项目,需要一些年轻助手。”

余建平推了推眼镜:“特别是需要懂新技术、会操作现代设备的年轻人。我们这些老古董,对最新科技产品不太熟悉。”

刘询小心翼翼地问:“所以...我们不是来...”他及时刹住车,没把“相亲”二字说出口。

肖镇挑眉:“不是来什么?”

铭童赶紧接话:“不是来旅游的!我们明白,是要工作的!”他在桌下踢了刘询一脚。

会议结束后,五位年轻人被分配了任务:华雨晴和余薇薇负责生物样本采集与记录,刘询负责无人机航拍与地形测绘,铭童负责数据整理与分析,铭盛则协助设备维护与能源管理。

让人意外的是,两位姑娘对科研任务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专业性。

“我本科修的就是海洋生物学,”华雨晴检查着采样设备,对惊讶的刘询说,“后来才转的管理学。”

余薇薇正在调试一台精密仪器,头也不抬地说:“我爷爷从小把我当接班人培养,理论和实践都没落下。”

相比之下,三位公子哥反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刘询的无人机第一次起飞就差点撞上桅杆,铭童的数据分析软件频频报错,铭盛更是对船上那套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一头雾水。

“太丢人了,”午餐时刘询小声抱怨,“两位姑娘比我们强多了。”

铭童叹气:“好多年不动手了啊,手生啊...”

这时,华雨晴和余薇薇端着餐盘走过来:“需要帮忙吗?看你们上午有点吃力。”

三位公子哥顿时脸红耳赤。

接下来的日子里,五位年轻人形成了奇特的工作模式。

两位姑娘成了实际上的技术指导,三位公子哥则成了她们的“助手”。

令人意外的是,这种安排反而激发了三位公子的好胜心。

刘询熬夜研究无人机操作手册,铭童通宵学习数据分析软件,铭盛则跟着工程师一遍遍熟悉能源管理系统。

一周后,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完成分配的任务了。

一个晴朗的午后,破冰船抵达南极半岛。

眼前景象令人震撼:巨大的冰川耸立,蓝得不可思议的冰山漂浮在周围,企鹅成群结队地在冰面上蹒跚行走,偶尔有鲸鱼在海面露出背鳍。

五位年轻人站在甲板上,被这壮丽的自然奇观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太美了,”良久,华雨晴才轻声说,“比照片上看到的还要壮观一百倍。”

余薇薇拿出相机不停拍摄:“这趟值了,就算被爷爷骗来相亲也值了。”

话一出口,气氛突然尴尬起来。

刘询咳嗽一声:“其实...我们早就猜到了。”

铭童点头:“三位老爷子表现得那么明显。”

铭盛补充:“只是没想到他们会用科研项目打掩护。”

一阵沉默后,华雨晴突然笑起来:“那咱们就明人不说暗话了。说实话,被爷爷拉来相亲,我一开始是拒绝的。”

余薇薇附和:“我也是!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包办婚姻这一套。”

刘询如释重负:“太好了!我还担心怎么委婉拒绝才不会伤和气。”

铭童拍拍他肩膀:“看来咱们都想一块去了。”

五人相视而笑,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华雨晴提议:“既然大家都没那意思,不如就当好兄弟吧!在这南极大陆上互相照应。”

余薇薇举手赞成:“没错!让老爷子们的相亲计划见鬼去吧!”

刘询突然想起什么:“不过科研项目还是要认真完成的,我外公真会检查工作。”

铭童苦笑:“我爷爷也是,要是数据出错了,回去肯定挨骂。”

就这样,一场预期的相亲戏码意外转变成了兄弟结盟。

五位年轻人形成了奇怪的友谊——白天一起工作,晚上则在休息室里聊天打游戏,关系越来越像大学室友而非潜在情侣。

一天晚上,五人挤在休息室的沙发上分享热巧克力。窗外,极光在天幕上舞动,美得令人窒息。

“说真的,”华雨晴望着极光说,“虽然不想承认,但爷爷们这个主意其实不坏。

要不是被‘骗’来,我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来南极。”

余薇薇点头:“而且认识了你们这几个‘兄弟’,也挺好的。”

刘询开玩笑:“那要不要来个正式的结拜仪式?就在南极点上?”

铭童拍手:“好主意!等我们到达南极点的时候!”

铭盛难得地笑了:“那得准备点仪式用品,我去厨房看看有没有香和酒。”

五人笑作一团。

然而他们没注意到的是,肖镇正站在门外,透过玻璃窗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若有所思的表情。

华天宇悄无声息地走过来:“怎么样?孩子们相处得不错?”

肖镇哼了一声:“太好了,好得跟兄弟似的。完全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余建平也凑过来:“我早就说了,现在的年轻人不吃包办婚姻这一套。你看,完全不来电吧?”

三位老人看着室内笑闹的年轻人,既欣慰又有些无奈。

华天宇忽然笑了:“不过这样也不错,不是吗?

让他们自然相处,成为朋友甚至兄弟,比强行凑成对要好。”

肖镇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不过...”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科研项目还是得继续,不能白带他们来一趟。”

第二天,五位年轻人被召集到实验室。肖镇宣布了一项新任务:分组乘坐小艇近距离观测冰川和野生动物。

抽签结果:刘询和华雨晴一组,铭童和余薇薇一组,铭盛单独一组负责无人机支援。

小艇上,刘询和华雨晴并排坐着,气氛有些尴尬。

“那个...”刘询打破沉默,“听说你大学时是校篮球队的?”

华雨晴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想知道就会知……,他说你打球特别厉害。”

华雨晴笑了:“是啊,那时候经常和男生一起打比赛。

对了,听说你滑雪很厉害?下次一起去瑞士怎么样?纯粹兄弟间的滑雪旅行!”

刘询如释重负:“好啊!叫上他们几个一起!”

另一艘小艇上,铭童和余薇薇的对话也差不多。

“听说你编程很厉害?”余薇薇问,“我最近在学python,老是遇到问题。”

铭童眼睛一亮:“真的?我可以教你啊!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不过还是教你鸿蒙中文编程吧,英文的太麻烦了!”

余薇薇笑道:“那先谢了,兄弟!”

五位年轻人完全把这次分组当成了普通的科研活动,丝毫没有往浪漫方向发展的意思。

倒是合作得非常默契,收集了大量珍贵数据和样本。

傍晚回到大船,三位老爷子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讨论着白天的发现,完全没有任何暧昧气氛,只能相视苦笑。

“彻底失败了,”晚餐后,余建平无奈地说,“他们完全成了哥们儿。”

华天宇倒是想得开:“儿孙自有儿孙福,强求不得。至少他们相处得很好,这对以后的合作也有好处。”

肖镇沉默片刻,忽然说:“不一定。”

两位老人看向他:“什么意思?”

肖镇望着远处正在热烈讨论极地生态保护的五位年轻人,嘴角微微上扬:“南极之旅还没结束呢。

有时候,最不可能的地方,会开出最意想不到的花。”

但不管老爷子们还有什么计划,此刻的五位年轻人已经达成了共识:让相亲见鬼去吧,他们是兄弟,纯的!

而当“雪茹号”继续向南极腹地前进时,谁也不知道这片白色大陆还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惊喜与挑战......

“雪茹号”破冰船缓缓停靠在南极大陆边缘,一座巨大的冰架延伸至海面,形成天然的码头。五位年轻人裹着厚厚的防寒服,站在甲板上眺望这片洁白无瑕的世界,呼吸在严寒中凝成白雾。

“终于到了!”刘询兴奋地说,手中的相机不停拍摄,“比电视上看到的还要壮观。”

华雨晴调整着望远镜:“看那边!有一群阿德利企鹅正在冰面上行走,太可爱了!”

余薇薇已经拿出采样设备:“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浓度比北极低得多,这里真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方。”

肖镇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别光顾着欣赏风景,准备工作做好了没有?”

三位公子哥立刻条件反射般地站直身体:“准备好了,外公\/爷爷!”

肖镇满意地点头:“很好。今天我们先进行适应性训练,明天开始正式科考工作。”

第一天的训练主要是极地生存技能。五位年轻人学习如何在冰雪环境中搭建帐篷、使用极地装备、识别冰裂缝等危险区域。

令三位老爷子惊讶的是,五位年轻人表现得都出奇地出色。

“我参加过北极科考队,”华雨晴一边熟练地固定帐篷一边解释,“大学时作为科研助理去的。”

余薇薇检查着安全绳索:“我去年在格陵兰岛做了两个月的冰川研究。”

三位公子哥相视苦笑——他们中经验最丰富的刘询也只是在瑞士滑雪度假村度过几个冬天,不肖镇优良基因嘛,学习能力相当不错。

肖镇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华天宇和余建平低声道:“看来咱们的‘相亲计划’彻底失败了,不过科研助手倒是找对了。”

华天宇轻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次日,科考工作正式展开。五位年轻人分成两组:华雨晴带领刘询和铭盛进行生物样本采集,余薇薇则与铭童一起负责冰川钻探取样。

工作并不轻松。南极的气候变幻莫测,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就可能刮起暴风雪。五位年轻人必须时刻注意天气变化,确保安全第一。

“这里的风速比预报的还要强!”在一次户外作业中,铭童大声喊道,强风几乎要把他的声音吹散。

余薇薇紧抓安全绳:“抓紧时间取完这个冰芯样本就撤回!风暴要来了!”

与此同时,华雨晴那组也遇到了麻烦。刘询的无人机在强风中失去控制,险些坠入冰裂缝。

“切换到手动模式!降低高度!”华雨晴冷静地指导,“铭盛,准备好回收网!”

经过一番紧张操作,无人机终于安全回收。三人相视一笑,有种共渡难关的默契。

晚上,大家围在船上的实验室里分析白天采集的样本。三位老爷子时不时过来指导,但大多时间让年轻人自己探索。

“极地科研最宝贵的就是第一手数据,”肖镇说,“你们有机会在这里收集样本,是很多科学家一辈子梦寐以求的。”

一周后,科考队向南极内陆进发,目标是抵达南极点附近的一个科研监测站。

这段旅程更加艰难,需要乘坐特制的雪地车在冰原上长途跋涉。

途中,他们经过一片帝企鹅栖息地。成千上万的企鹅组成庞大的群落,场面极为壮观。

“这是南极最大的帝企鹅栖息地之一,”华天宇向大家介绍,“气候变化正在影响它们的生存环境,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生灵。”

余建平补充道:“南极冰盖融化速度比预期快得多,这会影响全球海平面上升。”

五位年轻人沉默地看着这片脆弱的生态系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抵达南极点附近时,肖镇组织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五位年轻人庄严宣誓:

“作为一名极地科研工作者,我承诺尊重并保护这片纯洁的土地,为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那一刻,没有相亲的尴尬,没有代际的隔阂,只有对科学和自然的共同敬畏。

返程前夜,五位年轻人相约来到甲板上。南极的极夜即将结束,天际线处已经出现微弱的光芒。

“真不敢相信我们真的要离开了,”华雨晴不舍地说,“这段时间像梦一样。”

余薇薇点头:“我收集的数据足够写好几篇论文了。”

刘询看着两位姑娘,真诚地说:“说实话,一开始被外公骗来相亲,我是一百个不愿意。但现在我很感激这次机会。”

铭童附和:“是啊,不仅来了南极,还认识了你们这两位优秀的‘兄弟’。”

铭盛难得地开了个玩笑:“所以咱们这是‘南极五结义’?”

五人笑作一团,举起热饮“干杯”。

暗处,三位老爷子看着这一幕,表情复杂。

“彻底没戏了,”余建平叹气,“你看他们那样子,完全就是好哥们。”

华天宇却笑了:“这样不也很好吗?科学的未来需要合作,而不是联姻。”

肖镇沉默良久,最后缓缓道:“你们说得对。这次旅行虽然没有达成最初的目的,但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他望着远方渐渐亮起的天际:“这些孩子在南极找到了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对科学的热情,对自然的敬畏,还有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

最后一天,返航前,五位年轻人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礼物——三位老爷子亲自为他们申请的“极地科研助理”证书,以及未来参与极地科考项目的邀请。

“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肖镇对五位年轻人说,“南极教会我们的不应该留在这里,而要带回去,应用到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中。”

回程的航程似乎比去时快了许多。五位年轻人经常聚在一起整理数据、讨论论文,甚至开始规划未来的合作项目。

华雨晴和刘询计划合作研究极地环境对无人机性能的影响;余薇薇和铭童则打算共同开发一套极地科考数据分析系统;铭盛则对船上的新能源系统产生兴趣,计划在这方面深入钻研,他觉得这比他们几兄弟弄得劳什子快打和团饱更有意义和价值。

相亲的尴尬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科研伙伴间的默契与尊重。

某个夜晚,肖镇独自站在甲板上,望着北方的星空。华天宇悄悄走过来:“怎么,还在为相亲计划失败郁闷?”

肖镇摇头:“恰恰相反。我最初的目的确实是想让这些年轻人在一起,但现在看来,他们找到了更适合的相处方式。”

他顿了顿,继续说:“科学的传承不只是血脉的延续,更是精神与知识的传递。看到他们对科研产生真正热情,比什么联姻都有价值。”

华天宇拍拍老友的肩膀:“你能这么想就好。说起来,老余已经在计划下一次北极科考了,说要带这些年轻人一起去。”

肖镇笑了:“那老家伙,倒是会捡现成的。”

当“雪茹号”终于返回粤州港时,五位年轻人已经与出发时判若两人。

皮肤被南极的阳光晒得微红,眼中却多了几分科学家般的锐利与沉静。

码头上,家人们早已等候多时。看到孩子们安全归来,无不松了一口气。

肖镇最后走下舷梯,对迎接的肖承梁说:“安排一下,下周我要听这些孩子做南极科考汇报。”

肖承梁惊讶:“他们才刚回来...”

“正是时候,”肖镇打断他,“新鲜的经验最宝贵。”

他回头看了眼正在与家人团聚的五位年轻人,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南极之旅结束了,但他们的科学之路才刚刚开始。”

而五位年轻人并不知道,这次南极之行只是三位老爷子长远计划的第一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但那是后话了。此刻,他们只想好好洗个热水澡,睡在自己的床上,做个关于南极冰雪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