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据说国人最善于模仿。只要你给他一个葫芦,他就能画出一个瓢。

所以,当人们看到一台Vcd能够卖到几千块钱,而成本不过区区几百块钱的时候,人们便群起效仿。

以至于一两年之内,全国冒出了500多家Vcd工厂。

很快产品就供大于求,Vcd从抢手货沦落为滞销货。价格更是上演了一场跳水大赛,从开始的每台4000元,直接跌至每台七八百元。

然而,纺纱作为纺织行业中的一环,却在不声不响,不显山不露水地闷声发大财。

“万金时代”是一个只有两万纱锭的小型棉纺厂,它究竟赚了多少钱,只有李金凤、曲百万和贾明耀几个老板清楚。他们从来不对外宣扬。

“万金时代”是在秦逸飞的指导下建起来的,而且秦逸飞一个购买棉花期货的提议,就让它轻松赚取了数千万。

即便秦逸飞和“万金时代”关系如此紧密,当秦逸飞向“万金时代”索要几组经济运行数字给莆贤国棉厂作参照时,分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贾明耀都不敢擅自做主提供给他。

然而,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

鹿城市鹿台区电视台记者采访了一个只有五千纱锭的小工厂主。

那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六十来岁老汉。衣着打扮几乎和普通老农没有什么区别。

老汉是一个实诚人。

他说他开了一个五千纱锭的小厂,雇了几十个工人干活儿,却能一天赚一万。

老汉说到激动处,记者给了他一个“同期声”。

“一天一万,一天一万。嚎家伙的,简直比拾钱还容易!”

鹿城人看了新闻,大部分都撇撇嘴:“呸!吹牛都不打草稿!就凭他穿得这寒酸样儿,他还‘一天一万’,他一天争一百还差不多!”

不过七匹马集团的cEo罗艳可不这样认为。

她知道皮棉和棉纱的差价不小,但是她不知道生产一吨棉纱的成本是多少,她也不知道一吨皮棉纺织成棉纱,到底有多大的损耗。

她偷偷到老汉的棉纺厂看了看。

她发现老汉的小棉纺厂扩建了,由原来的5000纱锭,扩大到了1.5万纱锭。雇佣工人,也由原来的几十个变成了一百几十个。

如果老汉的棉纺厂不发财,他能一下子就把纱锭扩大两倍吗?说不定老汉这个小纱厂,还真的能够一天一万哩!

罗艳想起了同处于闽浙一带的服装行业带头大哥双头鹰集团。

当初,那个招商还没有眉目,却先培训了上千熟练工人的秦逸飞,来闽浙最先接触的就是罗艳的“七匹狼”和简方的“双头鹰”。

因为缺乏资金和精力,罗艳的“七匹狼”没有去信陵投资建服装分厂。但是秦逸飞那个“炊事员和职工一块儿进食堂,不能按时开饭的”的理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简方的“双头鹰”却听从了秦逸飞的建议,在信陵建立了大型服装厂。半年之后,又收购了拥有30万纱锭纺织能力的莆贤国棉厂。

罗艳听说,双头鹰集团莆贤棉纺厂,去年也扩大了生产规模。但是却只扩大了10万纱锭。

罗艳不知道莆贤市政府和双头鹰集团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她也就想不明白,为什么以杀伐果断着称的双头鹰集团董事长简方,还不如一个农村老汉有魄力?

那个农村老汉还敢把纺纱能力扩大两倍,而大名鼎鼎的简方,却只把纺纱能力扩大了三分之一。

后来,罗艳还是从叶位三和闻继财那里得到证实。原来五千纱锭真的一天可以挣一万,电视新闻上那个老汉并没有撒谎,也没有吹牛皮!

这么算的话,简方收购的那个国棉厂,一年最少也能获利两个亿。

俗话说清酒红人面,钱帛动人心。罗艳内心也产生了开纺纱厂的念头。

就在这时,莆贤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关之琳找上了门。

关之琳给她掰着手指头说在莆贤经济开发区办棉纺厂的有利因素。

原材料有保障,莆贤是全国重点产棉区之一,棉花产量占全国产棉总量的七分之一……信陵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拥有买天下卖天下的能力……

技术工人有保障,莆贤市原来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棉纺厂,储蓄有上万名熟练纺纱工……

电力有保障,莆贤不仅有大型的华能莆贤发电厂,还有地方莆贤热电厂,年发电量达到了……

交通运输有优势,莆贤经济开发区往西10公里就是京九铁路:往西12公里就是南北交通大动脉G7高速公路;往南8公里就是贯穿东西高速公路G19……

莆贤经开区可以帮助七匹马集团莆贤分公司融资,简方双头鹰集团为什么发展那么快,还不是得到了国际信托投资集团白总的照顾……

就这样,在关之琳的努力下,罗艳七匹马集团的30万纱锭纱厂第一个入驻经开区纺织工业园。

简方见七匹马集团要在经开区兴建30万纱锭的纱厂,她不甘落后。

双头鹰集团建新厂不受和莆贤市政府所签合同约束。他们独资在经开区纺织工业园新上了一个30万纱锭的双头鹰集团莆贤第二纱厂。

同时,李金凤、曲百万和贾明耀三人也在莆贤经开区纺织工业园上了一个20万锭环锭纺2万头气流纺的纱厂。

黄昭华为机械制造工业园引进了追风电动汽车厂。

追风是一个和远征齐名的农用车制造商。其产品畅销边东、边西、豫南和冀北四省。追风没有出品电动单车,而是直接上马了电动四轮小箱货。

自从听秦逸飞说农用车只剩下短短十几年黄金时间之后,他就开始为远征谋划出路。

曲百万听秦逸飞说,十年之后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辆,二十年后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他就想进军普通家用轿车。

秦逸飞说普通家用轿车已经被日系、德系、美系和韩系的合资企业给霸占了,许多国产轿车企业都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远征贸然进入这一行业,前景实在不看好。

远征不如扬长避短,上马新能源汽车。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也许会弯道超车,闯出一片新天地呢。

曲百万听从秦逸飞建议,花巨资从华清、京都理工等大学挖到了几个高级车辆工程专业人才,成功研发出了纯电、油电混动轿车。

并且通过关系,从国家部委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如今远征万事俱备,曲百万就在莆贤经开区机械制造工业园要了500亩土地,开始筹建远征新能源汽车厂。

另外,苗兰引进了高兰仕微波炉、电磁炉生产工厂,茅胜利引进了半球电器厂的空气开关分厂。

一时之间,经开区三个工业园塔吊林立,载重卡车进进出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然而,却有一件事儿让秦逸飞觉得非常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