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青瑜还算轻松渡过了这九日的时间,自从改革九日连考之后,对考生的体力有很大要求,体质弱一点的真不容易坚持下来,就是带的吃食用品也是一大考验,要是安排不合理,难免增加难度。
阮青瑜可不知道李镇是第五天出去的,进来三日李镇就明显感觉体力不支,先前的伤导致身体虚弱,本身也没养好,在这里吃住都不好,勉强坚持到第五日已是极限。
其实这几日时常能听见外边的动静,都是坚持不下来晕倒了,被带出去的考生。
李镇晕倒前不甘极了,只恨自己不争气,韩氏被通知去领人回家,吓个半死,还是胡倩倩多说了一句,去找的王慧珍。
韩氏一边掉眼泪一边说了来意:“妹妹,有官差让我去接我家老爷回来,我想跟妹妹借一下马车。”
王慧珍心里一想坏了,这是人没坚持住,自然是二话不说就遣了庄大叔赶车过去,她自己是不好跟着,只是跟韩氏说了:“韩姐姐,增寿我去帮你看着,你快去接人回来,木二也在那边,叫了他一起帮忙,路过医馆请了郎中回来。”
韩氏擦了眼泪道谢:“谢谢妹妹,等回来我在过来感谢。”
王慧珍也不跟她拉扯,想了想带了一些吃的过去,增寿被托付给胡倩倩看着。
“倩倩妹妹,韩姐姐去接人了,我想着过来帮帮忙,有些事还得问问你。”
王慧珍问了韩家的厨房柴火位置,让枣儿黄芩帮着烧点水,在小灶上煮碗粥,这人回来想来是虚弱的,喝点厚厚的米汤养养身子正好。
增寿看着王慧珍,这个姨姨他是认得的,每次见到她都有好吃的,但还是怯生生的问:“王姨姨,我娘去哪了?”
“增寿乖,你娘去接你爹了,跟姨姨在家一起等着。”
摸着小孩子的头,王慧珍回答的很认真,许是被王慧珍的认真态度感染,增寿也不闹腾要娘了。
胡倩倩看着心酸,主要是刚才韩氏走之前脸色不好,也没顾得上安慰增寿,这孩子刚才一直闹腾要娘亲,怎么哄都不行。
“还是姐姐会哄孩子。”
王慧珍也不接这话,反而问起来别的。
“还有三日就考完了,怎么这时候出事了。”
胡倩倩听了这时候想起来担心林淮安了,刚才听见李镇出事的时候就想着表哥怎么样了,让孩子打岔忘了想这事,王慧珍一提起来,可不是担忧又上来了。
胡倩倩说起来一脸愁容:“之前的伤就没好,这几日又难过,也不知道表哥怎么样了。”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你也别担心了。”
接下来时间就是胡倩倩开始担心的发言,王慧珍在边上跟着附和,等着人回来。
庄大跟木二帮着把人扶下来,人晕倒之后被抬出来,官家有郎中候着喂了一点糖水,只是虚弱并不要命,就把人放着等着家人来领。
王慧珍拉着增寿,没让他跑上去。
“增寿乖,你爹爹生病了,咱们等一会再过去。”
郎中也很快过来了,诊断完开了药,翻译过来就是身子虚,慢慢养着,要是养不好,容易留下病根,韩氏千恩万谢送了人出去,拿了银子给木二,去跟着大夫帮着捡了药回来。
“娘。”
增寿小嘴憋着,要哭不哭的,还是有些 吓到了。
“增寿乖,没事啊,你爹回来了。”
韩氏这才顾上儿子,谢过王慧珍:“多谢妹妹照顾。”
王慧珍不居功:“韩姐姐,增寿也是多亏倩倩妹妹看顾,我让枣儿黄芩烧了水,小灶上煮了粥。”
韩氏也反应过来:“都谢谢,还是你想的周到。”
胡倩倩跟着出来问:“韩姐姐,李大哥没事吧?”
韩氏想到郎中的嘱咐:“没事,就是身子弱,还是没养好,慢慢养着就成。”
王慧珍看人还好,就知道应该不是特别的严重,也替人松口气。
胡倩倩其实想问问有没有林淮安的消息,到嘴边了还是没问出来,这李镇本次考试算是完了,就像刚才王慧珍说的,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这要是问了不是刺激人吗?
韩氏拜托两人在帮忙看顾一下孩子:“王妹妹,倩倩妹妹,我家老爷这块还需要我看顾一下,增寿还要麻烦一下两位帮着照顾一下。”
王慧珍倒是不介意,反正也是闲着无事,胡倩倩也同意,有人一起说说话,也能平复一下心里的烦躁。
韩氏进厨房打了热水,这时候还是很感激王慧珍想的周到的,兑了凉水,给人擦拭,也能让人舒服些。
木二把药送回来,枣儿两个帮着煎了药,等着韩氏喂完药,王慧珍就要回去。
“韩姐姐,这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先带人回去了,要是有事再来家里。”
韩氏看着天色有些惭愧:“对不住王妹妹,忙了一上午,没注意时间,这都过了午饭时间了,你留下来了,还请木二在帮下忙,去点上一桌酒席,谢谢你跟倩倩妹妹。”
刚才木二把剩下的银钱给了韩氏,韩氏这时候肚子咕咕响,才想起来这几个人上午来的,这过了中午饭点了,家里还没招待,实在是失礼。
王慧珍不想给人添麻烦,还有就是家里饭菜准备好了,回去吃也自在。
“韩姐姐别客气,今天你家里有事,你忙你的,咱们两家相处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等以后再说,我就先家去了。”
韩氏看着实在是留不住人,只能送人回去。
王慧珍到家的时候,何大花已经摆上桌了。
“枣儿,黄芩,大花婶子一起吧,庄大叔和木二就在外边瓜棚吃,这几样菜都分点过去。”
“夫人,你跟她们俩吃吧,我就跟着人外边吃就行。”
何大花怕自己身上有味,不肯进屋,王慧珍见这样也不好拦着,就让人把肉菜分了一多半出去。
吃完饭说起李镇这事:“也不知道李老爷怎么样?咱们家二爷怎么样了。”
“夫人,二爷肯定没事,这李家老爷之前身子就没养好,这回可不是遭罪了,要我说李家就该学学韦家,养好了身体再去,不比这好。”
枣儿有点不满李家,有点事韩氏就上门来麻烦夫人,就是夫人看在同乡的份上帮衬,也不是应当应份的。
王慧珍还是知道枣儿想什么,毕竟一起长大的。
“在我外人面前可别这样说,毕竟还是同年。”
王慧珍其实有点喜欢有边界感的人,但是这些年也发现,在这里这是行不通的,所以也尽量改变自己的想法。
算着日子,可算到了收卷的钟声敲响了,王慧珍带了参汤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