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事情忙完就是中秋的事。
这是王慧珍和阮青瑜在蔚县过的第二个中秋,中秋过后就是如火如荼的秋收。
王慧珍之前做的月饼偶然在澡堂子作为点心售卖,没想到有位过路的商人看中了。
葛掌柜过来回了王慧珍:“陈翌年是常年走商的,做的是北边的皮毛山里干货的生意,还有就是沙漠里的肉干酒果的生意,商队有五六十人,三十几辆大车拉货物,有几分实力,自打来咱们这一次,回回都要绕路来舒坦几日再走。”
讲了这商人的来路,王慧珍也怕这人说假话,这走商的都要通关文书,进入一地就要有一地的章,当然各处没问题也不敢卡人,一般上交个进城费就没事了,进城费一般也不多,还能求个舒坦安全,大多数商队是愿意进城的。
“陈家当家的吃了咱们的几样月饼觉得有利可图,就问了小的可否量产,他想多要点,小人回了这东西最多就放二十日,陈老爷说不碍事,要是做得了他们赶路走就是,还问了小的包装。”
这月饼王慧珍定了一个木盒子,这木盒子用料不算厚,糊上牛皮纸,有雕花,甚是好看。
“陈老板很满意,说是配了盒子,要定两斤一个的月饼要两百块。”
“哦?”
王慧珍有点兴趣,两百块可不算便宜,王慧珍这月饼馅料不同,价格不一样,带了糯米糍蛋黄的,火腿咸肉的都不算便宜,就是五仁的也比一般的贵,毕竟这一个月饼皮加馅足足有两斤,澡堂子里供应的是巴掌大的月饼,两斤都是切开送给人品尝的。
“他想要什么馅料的?”
“这个陈老板说都可以,他挨个要了一份,觉得都不差。”
主要是陈老板心里也有数,哪个能放哪个不能放还是很清楚的。
“那就五仁火腿和五仁的吧,这两种想来是放得住的。”
王慧珍也是考虑到运输和天气的问题,这两种是不容易坏的,耐烦的,像是咸肉的不好说,蛋黄豆沙的更不成,都要酸了。
一个两斤的五仁月饼一两半银子,加了火腿的二两银子一个。
“你问问一样各一百个,三日后交货,行的话付一半定钱。”
王慧珍计算着自己的火腿,看来还要想办法多弄点,家里的存货这一下子怕是就没了。
陈老爷也是个讲究人,直接就付了一百七十五两银子。
这还有包装,王慧珍交给王春阳何大花做,两人商量进度,家里有常嫂子管着厨房,倒是也饿不到人。
何大花之前定了不少花样子,这回用上了,加上农场的人一起忙活,王慧珍说了到时候按照一个月饼按照五十文给他们结算工费,到时候王春阳来分就可以了,算是给他们额外的奖励,农场的人自然是愿意,不过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要手巧的,何大花让人试过没问题才上手。
最后加上农场的,一共是七个人,弄完了能有十两银子分。
阮青瑜还是吃了两日常嫂子的饭菜,问:“这厨房换人了?”
毕竟常嫂子的菜一般是大锅的,做的味道不算差,就是不够精致,肉眼可见跟之前吃的不一样。
“大花婶子后日就回来,之前做的月饼有人看上了,定了两百个,我就让人直接去农场做了。”
王慧珍解释了一下:“常婶子做的饭菜也有一番滋味,二爷吃两天换换口味。”
“你那个大月饼?”
“嗯,人家要的两斤的,二爷先前还嘲笑太大没人要。”
王慧珍有些得意,阮青瑜惊奇,那大月饼只能分着吃,一个成年男子也吃不完,又是糖油干果的,分量实在是大。
“那等节前给王兄送几个尝尝。”
这个王慧珍早就想好了,月饼就要趁着新鲜吃,赶着头几日做完了送过去就成。
“嗯,这我都安排好了,按照去年的名单送,一家分点尝尝,保证独一无二。”
王慧珍外边定的就只有这两种馅,以免送人之后坏了就不好了,自家送出去的,新鲜的可以多做几种馅料,到时候说明白早点吃完就算了。
阮青瑜也没多问,都是王慧珍的生意,家里她管着放心。
夹了一筷子菜吃完了说:“要不再买个厨上的,以后要是有事也能换的过来。”
王慧珍好笑,看来这人不中意常嫂子的厨艺。
阮青瑜自己也笑了:“真是由奢入俭难。”
常嫂子吧天赋不算高,力求做熟了,平日多是帮着准备材料,或者做大锅饭给下边人吃,这不做起来小锅菜反而畏首畏尾的,不敢放调料,这菜就都淡了。
“不好买,咱家这小丫头才寻了两个,厨上的我让人留意吧。”
王慧珍对有手艺的人好,原因就在这,实在是这年头不好寻,好的一般人家也不往外放。
新买的两个小丫头原来是良民,家里父母意外没了,还有个弟弟被族人领养了,都是普通人家养不起这些个,这才想着找个出路。
姐姐杨花十岁,妹妹桐花八岁,跟当年的王慧珍一个年纪,来的时候瘦伶伶的,怪是可怜的,不过到了阮家也算是有个活路,这也是族里尽量打听到的好去处,王慧珍给了十两银子安葬父母。
杨花家里原也因为之前祖父母相继生病,没什么资产,弟弟年纪小,还是个男娃,自然有人愿意收养。
杨花跟妹妹两个女娃,年纪大还都记事了,村里也隐隐传说克亲的话,在家饿了几日,族里的族老这才问了杨花愿不愿意卖了身有口饭吃,杨花明白要是不卖了身自己跟妹妹也没个活路,就答应了,求着族里帮忙打听一户好人家。
这种情况是允许的,卖身契写明了卖身的原因,以备上边查。
两个孩子还小,平日里安排照顾豆豆,跟着两个大丫鬟和嬷嬷学规矩针线这些。
“慢慢来吧,我看你那个农场倒是弄的有声有色。”
说是红星农场,王慧珍就高兴:“有时间咱们再去一次,这回大变样,之前买的果树可都种活了,明年咱们就有果子吃了。”
阮青瑜捧场:“那可好,自家的果子甜,看来以后有福了。”
虽然平日也不缺果子,那真自家供的还是不一样的。
王慧珍对这些果子还有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