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8章 慕容儁——从草原狼王到"膨胀系"皇帝的魔幻翻车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章 慕容儁——从草原狼王到"膨胀系"皇帝的魔幻翻车记

在元玺元年的龙城皇宫里,狂风如怒涛般咆哮着,乌云如墨染般厚重地积压在天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黑暗笼罩,透露出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这恶劣的天气似乎预示着一场权力更迭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让人不禁心生恐惧和不安。

慕容儁身披一袭华丽的锦袍,袍袖随风舞动,他站在宫殿的中央,脚下踩着的是冉闵的画像。那画像中的冉闵,怒目圆睁,满脸的不甘与愤怒,仿佛还在诉说着他生前的壮志未酬。然而,此刻的他已成为慕容儁脚下的踏脚石,任由其践踏。

慕容儁慢慢地将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冠戴在头上,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庄重而肃穆。当皇冠最终稳稳地落在他的头上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他俯视着跪地高呼万岁的群臣,心中涌起一股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突然,慕容儁像是想起了什么,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幅被踩在脚下的冉闵画像上。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冷声道:“冉闵啊冉闵,你不是要当汉人救星吗?你不是自视甚高吗?如今,你还不是成了我的刀下鬼!”

他的话音未落,殿外突然狂风大作,如同一头发狂的巨兽,猛地卷起了那幅冉闵的画像。画像的残片在风中飞舞,像是被释放的怨灵,直直地朝慕容儁扑来。慕容儁猝不及防,被画像的残片狠狠地打在脸上,他不由得惊叫一声。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慕容儁有些狼狈,他连忙挥手驱赶着那些残片。然而,那些残片却像是有生命一般,紧紧地缠绕着他,不肯离去。慕容儁的笑声戛然而止,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仿佛这些残片是冉闵的亡魂在对他进行最后的嘲讽。

这个从辽东崛起的鲜卑雄主,就这样在狂风和画像残片的环绕中,开始了他那跌宕起伏、充满爱恨情仇的魔幻帝王生涯。

一、草原狼王的逆袭之路

慕容儁的童年,简直就是一部鲜卑版的《狮子王》。在他十岁那年的深秋,辽东大地被金黄色的麦浪所覆盖,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被枫叶染成了火红的颜色,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这一天,慕容儁像往常一样,跟随着他的父亲慕容皝在广袤的草原上打猎。他们骑着高头大马,在草原上驰骋,追逐着猎物。突然,一头斑斓猛虎从草丛中猛地窜了出来,它的吼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草原都在颤抖。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起了一群飞鸟,它们扑腾着翅膀,仓皇逃窜。

慕容皝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立刻伸手去取弓箭,准备射杀这头猛虎。然而,就在他刚刚搭箭的时候,一旁的慕容儁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迅速地抢过父亲手中的弓箭,毫不犹豫地说道:“爹,让我来!”

慕容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身体保持稳定。他紧紧地握住弓箭,瞄准了老虎的咽喉。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如闪电般破空而出,直直地射中了老虎的要害。老虎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猛地抽搐了几下,然后便颓然倒地,再也没有了动静。

慕容皝又惊又喜,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激动地一把将儿子搂入怀中,赞叹道:“好小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啊!日后你必定会成为我大燕的顶梁柱!”

然而,当他们转身踏上回营的路时,慕容皝的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忧虑。他转头对身旁最信任的谋士低声说道:“儁儿如此锋芒毕露,恐怕不是一件好事。他还需要好好磨练一下自己的性子。”谋士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慕容皝的意思。

一场针对慕容儁的磨炼,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酝酿着……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慕容皝有意让慕容儁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以此来磨练他的意志和能力。慕容儁被派往管理偏远的牧场,那里的条件异常艰苦,寒风凛冽,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人的脸上,让人难以忍受。而且,这里时常有狼群出没,对牧民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然而,慕容儁并没有丝毫怨言,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到了牧场后,他和牧民们同吃同住,一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虚心向牧民们请教,学习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如何应对狼群的袭击。

在与狼群的斗争中,慕容儁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带领牧民们设置陷阱、组织巡逻,有效地抵御了狼群的攻击。每一次与狼群的交锋,都让他变得更加沉稳、坚毅。

在这个过程中,慕容儁不仅学会了如何管理手下,还培养了自己的领导才能。他关心牧民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成年后的慕容儁,不仅身材高大威猛,而且智谋过人。他将“兵不厌诈”的谋略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赞叹不已。

在攻打高句丽的战役中,慕容儁率领着他的军队如狂风骤雨般迅速逼近高句丽的城池。然而,当他们兵临城下时,慕容儁却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并在城外摆下了一座空城计。

只见城外空无一人,只有几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而在城楼上,慕容儁的士兵们却悠然自得地喝酒划拳,嬉笑打闹,仿佛完全不把高句丽的军队放在眼里。

高句丽的将领站在城头,远远地观察着城下的这一幕,心中充满了狐疑:“哪有这样松懈的军队?这其中必定有诈!”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决定按兵不动,以免中了慕容儁的埋伏。

然而,高句丽的将领并不知道,这正是慕容儁精心设计的陷阱。他故意让士兵们在城楼上表现出一副轻松惬意的模样,就是为了引诱高句丽的军队上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高句丽的将领始终没有下令进攻。而慕容儁则在这段时间里,悄悄地调兵遣将,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终于,当高句丽的将领意识到自己可能中计时,已经太晚了。慕容儁一声令下,他的铁骑如汹涌的潮水般杀到城下,瞬间将高句丽的城池包围得水泄不通。

面对慕容儁的猛烈攻击,高句丽的军队毫无还手之力。城破之日,慕容儁亲自拎着高句丽国王的冠冕,满脸嘲讽地对他说道:“你们不是号称‘东方小强’吗?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罢了!”

而其中最为令人惊叹不已的,无疑是那场吞并冉魏的战役。当时的冉魏,在冉闵的统治下,其实力可谓是相当强大,绝对不容小觑。慕容儁对此心知肚明,他深知若要强行与之正面对决,恐怕会是一场异常惨烈的硬仗,胜负难料。

于是乎,慕容儁心生一计。他先是派遣使者前往冉魏,向冉闵求和,并在言辞之中尽显恳切之意,甚至提出要与冉闵“结为兄弟”,共同平分天下。冉闵本就对自身实力颇为自负,如今又见慕容儁态度如此谦卑,心中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对慕容儁的话信以为真,从而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这一切都不过是慕容儁的权宜之计罢了。他在表面上与冉闵虚与委蛇,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集结大军,厉兵秣马,积极筹备着一场突袭。

待到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慕容儁瞅准时机,突然发动了袭击。当两军对峙之时,只见慕容儁身披战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好不气派。他用手一指冉闵,扯开嗓子大喊道:“你这杀胡杀得如此痛快之人,可曾想过会有今日这般下场?”

冉闵闻言,气得浑身发抖,怒发冲冠,他瞪大双眼,怒喝道:“你这鲜卑小儿,竟然如此不讲武德!”然而,此时此刻的冉闵大军,由于之前完全没有防备,早已被慕容儁的突然袭击打得阵脚大乱。

在慕容儁的猛烈攻击之下,冉闵大军很快便土崩瓦解,兵败如山倒。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让慕容儁的声名远扬,更为他日后的称帝之路奠定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在这漫长而艰辛的征战之旅中,慕容儁的身旁始终有一位宛如仙子下凡的红颜知己——兰姬。兰姬本是高句丽贵族之女,然而命运却让她在城池被攻破的那一刻与慕容儁相遇。

那是一个血雨腥风的日子,高句丽的城墙在敌军猛烈的攻击下摇摇欲坠。兰姬被困在城内,惊恐万分。就在她感到绝望之际,慕容儁如英雄般降临,拯救了她于水火之中。

兰姬的美丽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令人陶醉。她的一颦一笑都散发着温柔和婉约的气息,仿佛能抚平世间所有的伤痛。慕容儁对她一见钟情,从此将她带在身边,形影不离。

兰姬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更有着一颗聪慧过人的头脑。她不仅在生活上对慕容儁关怀备至,还时常在军事谋略上为他出谋划策。每当慕容儁遇到困境时,兰姬总能以她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他指点迷津,帮助他化险为夷。

在无数个日夜的相处中,慕容儁和兰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他们的感情在岁月的磨砺中愈发深厚,如同那千年不倒的青松,坚如磐石。

二、膨胀皇帝的荒诞日常

灭掉冉魏后,慕容儁的自信心极度膨胀,仿佛整个天下都已经被他踩在脚下。他开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所有英雄人物。

慕容儁迫不及待地将国号从“燕”改成了“大燕”,这个举动不仅彰显了他的野心,更像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权。他还特意昭告天下,声称自己要效仿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一个属于他的庞大帝国。

大臣们见状,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迎合慕容儁的意愿,对他极尽谄媚之能事。他们齐声高呼:“陛下神武,必能千秋万代!”一时间,朝堂之上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慕容儁听了这些话,心中越发得意。

然而,在这一片歌功颂德声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格格不入,那便是老臣阳骛。阳骛深知慕容儁此举过于冒进,且大燕刚刚灭掉冉魏,根基尚未稳固,此时应该先休养生息,巩固政权,而非急于扩张。

于是,阳骛鼓起勇气,颤颤巍巍地走进朝堂,向慕容儁进谏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咱们大燕刚刚崛起,根基未稳,当务之急是稳定国内局势,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若此时贸然出兵,恐怕会引起各方势力的警觉和反抗,得不偿失啊……”

阳骛的话还没说完,慕容儁便脸色一沉,猛地一拍桌子,怒喝道:“住口!你这老东西,竟敢在朕面前胡言乱语,扰乱军心!来人啊,给朕把他拖出去!”

就这样,阳骛被侍卫们毫不留情地拖出了朝堂。他心中虽然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毕竟慕容儁此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任何逆耳忠言。

经此一事,阳骛彻底心灰意冷,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进言,而慕容儁则继续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中,对大燕的未来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朝堂之上,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每当有重要议题需要讨论时,他总是能够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自己,让整个朝堂都成为他的“凡尔赛现场”。

有一次,朝廷正在商议北伐之事,气氛异常严肃。然而,就在大家都在认真思考战略方案时,他却突然打断了众人的讨论,神秘兮兮地说道:“朕昨夜梦到黄帝授我兵法,看来天命在我啊!”

他的这番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惊愕地看着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应。但很快,他们便回过神来,纷纷高呼:“陛下乃天选之子!此乃大吉之兆!”

面对大臣们的阿谀奉承,他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似乎对自己的“天命”深信不疑。不仅如此,他还下令在皇宫内修建一座“受禅台”,并亲自监督工程进展。

这座“受禅台”建成后,他每天都会拉着大臣们去参观,然后满脸得意地指着它说:“看见没?这就是朕登基的地方,多么气派!”大臣们自然不敢怠慢,连连点头称赞,心中却暗自摇头,对他的虚荣和自负感到无奈。

后宫之中简直就是一片混乱不堪,犹如被打翻的热锅一般。而在这混乱之中,他最为宠爱的可足浑氏更是其中的焦点人物。可足浑氏本就出身于鲜卑贵族,性格泼辣且强势无比。

有一次,慕容儁在花园中悠闲地散步时,偶然间多瞧了一眼路过的宫女。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眼,却如同点燃了可足浑氏心中的火药桶一般。她得知此事后,心中的醋意瞬间如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出。

可足浑氏毫不留情地直接命令手下的人将那名宫女的头发剃得精光,仿佛这样还不足以泄愤,她还恶狠狠地对那宫女骂道:“让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贱婢去勾引陛下!”

慕容儁在得知这件事后,气得火冒三丈,他用力地拍着桌子,怒不可遏地吼道:“皇后实在是太过分了!”然而,可足浑氏却并未因此而收敛,反而立刻撒起泼来,像个孩子一样在地上打滚哭闹,嘴里还不停地叫嚷着:“你果然已经不再爱我了!”

面对可足浑氏如此激烈的反应,慕容儁也是无可奈何。最后,他不得不赔上整整十箱珍贵的珠宝,并且又花费了好一番口舌,才总算将可足浑氏给哄好了。

而兰姬,在后宫的日子却愈发艰难。可足浑氏视她为眼中钉,处处刁难。兰姬本就无心争宠,只愿能陪伴在慕容儁身边。但可足浑氏却不放过她,经常在慕容儁面前说她的坏话。起初,慕容儁还能分辨是非,维护兰姬。但随着他越来越沉迷于权力和享乐,对兰姬的关心也渐渐少了。兰姬看着慕容儁的变化,心中满是失落和无奈,只能在深夜里独自垂泪。

三、在野心与现实间反复横跳

慕容儁的“统一大业”可谓是雄心勃勃,但很快就遭遇了巨大的挫折。他亲自率领着庞大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攻打东晋,妄图一举将江南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当慕容儁的大军抵达枋头时,他们遇到了东晋名将恒温的顽强抵抗。恒温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他智谋过人,善于用兵,而且指挥若定,使得东晋军队士气如虹,锐不可当。

相比之下,慕容儁的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经过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在恒温巧妙的战术安排下,慕容儁的军队很快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一场激烈的大战过后,慕容儁的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伤亡惨重。

慕容儁眼见局势不妙,只得狼狈不堪地逃回邺城。一路上,他躲在马车里,连头都不敢露一下,生怕被人看到自己这副惨状。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嘴硬地对大臣们说:“朕这是……这是战略撤退!”

大臣们听了,心里都暗暗发笑,但谁也不敢当面揭穿他。毕竟,慕容儁可是一国之君,谁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呢?于是,大臣们一个个都憋红了脸,强忍着笑意,陪着慕容儁一起演完这场闹剧。

更糟糕的是,后院竟然也起火了!为了扩充自己的军队,以实现他那不可告人的野心,慕容儁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强行征调十六岁以上的男子入伍。这一举措,让原本平静的社会瞬间陷入了混乱,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无数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原本幸福美满的生活被彻底打破。那些被征调的男子,有的是家中的顶梁柱,有的是新婚不久的丈夫,有的是刚刚成年的孩子。他们被迫离开自己的亲人,去面对未知的战争和生死。

百姓们对慕容儁的这一行为深恶痛绝,他们无法忍受这样的暴政。于是,有人开始编歌谣来咒骂慕容儁,歌词中充满了对他的愤怒和不满:“慕容儁,大坏蛋,抢男丁,害百姓!”

慕容儁得知后,气得暴跳如雷。他无法容忍有人竟敢如此大胆地辱骂他,于是他下令派人全城搜捕那些唱民谣的人。经过一番严密的搜查,终于抓到了几十个唱民谣的百姓。

慕容儁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人当众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他恶狠狠地对围观的百姓们说:“看谁还敢乱说话!”然而,他的这种高压手段并没有让百姓们屈服,反而激起了更多人的愤恨和反抗情绪。

晚年的慕容儁,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阴霾笼罩,他的内心被疑心病所侵蚀,变得愈发多疑和敏感。他常常无端地怀疑身边的人是否心怀不轨,甚至连与他一同征战多年、为前燕立下赫赫战功的亲兄弟慕容恪也未能幸免。

慕容恪,这位英勇无畏的将领,一直以来都是慕容儁最得力的助手。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国家赢得了无数的荣耀和胜利。然而,尽管慕容恪对慕容儁忠心耿耿,却依然无法消除慕容儁心中的疑虑。

有一天,慕容恪如往常一样进宫向慕容儁汇报工作。正当他详细地陈述着军情时,突然间,慕容儁毫无征兆地拔出佩剑,直直地指向慕容恪,怒吼道:“你是不是想抢我的皇位?”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慕容恪惊愕不已,他完全没有预料到慕容儁会如此质问。面对慕容儁的质问,慕容恪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皇兄明鉴啊!臣弟对您的忠心犹如日月,绝无半点异心啊!”

慕容恪的言辞恳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实在无法理解慕容儁为何会对他产生如此严重的怀疑。然而,慕容儁的疑心病已经让他失去了理智,根本听不进慕容恪的解释。

就在这紧张的时刻,太后得知了此事,匆匆赶来。太后深知慕容恪的为人,他对慕容儁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于是,太后好言相劝,苦口婆心地向慕容儁解释,希望他能放下疑虑,相信自己的弟弟。

在太后的调解下,慕容儁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他缓缓地收起了佩剑。然而,尽管这场风波看似平息了,但兄弟之间的感情却已经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而兰姬,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始终默默陪伴在慕容儁身边。她看着慕容儁日益憔悴,心中满是心疼。她多次劝慕容儁放下野心,与民休息,但此时的慕容儁早已听不进去任何劝告。兰姬感到无比绝望,她知道,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草原狼王,已经被权力彻底吞噬。

四、魔幻落幕的黑色幽默

光寿四年,慕容儁的身体状况突然急转直下,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倒。他静静地躺在病榻上,原本红润的面色变得苍白如纸,气息也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他的目光缓缓地落在床边的儿子慕容暐身上,那是他的心头肉,也是他江山的继承人。慕容儁的嘴唇微微颤动着,艰难地发出声音:“儿啊……守住江山……别像爹……”然而,话还未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突然袭来,他的身体猛地颤抖起来,嘴角溢出了一丝鲜血。

慕容暐见状,心如刀绞,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爹,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您一定会好起来的!”然而,慕容儁的心中却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一次,恐怕是真的无力回天了。

在慕容儁病重的这段日子里,可足浑氏并没有像兰姬那样日夜守在他的身旁。相反,她忙着为自己的儿子谋取更多的利益,似乎对慕容儁的病情并不太在意。而兰姬,则默默地守在慕容儁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

慕容儁看着兰姬那憔悴的面容和布满血丝的双眼,心中充满了愧疚。他想起了曾经两人在草原上的美好时光,那时的他们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着彼此的陪伴。他也想起了兰姬为他付出的一切,无论是生活上的照顾,还是精神上的支持,她都从未有过丝毫的怨言。

慕容儁用尽最后的力气,缓缓地抬起手,想要握住兰姬的手。他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那一瞬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遗憾,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更讽刺的是他的谥号\"景昭皇帝\",听着挺威风,实则充满反讽。后世史学家评价他:\"前期英明神武,后期疯狂膨胀,典型的'高开低走'选手。\"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前燕的辉煌也随着他的死亡逐渐黯淡。而他留下的烂摊子,即将把这个曾经强盛的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慕容儁离世后,兰姬心如死灰,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颜色。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那座曾经让她充满希望和幻想的皇宫,从此销声匿迹,隐姓埋名,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悄然度日。

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中,兰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与慕容儁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那些美好的时光,如同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在她的脑海中不断闪现;而那些痛苦的回忆,却像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刺痛着她的心。

回首慕容儁的一生,兰姬不禁感叹,那简直就是一场荒诞的闹剧。他从草原上的狼王开始,一路逆袭,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然而,在权力的迷局中,他渐渐迷失了自我,不仅辜负了那片他曾誓言要守护的江山,更辜负了那些真心爱他的人。

慕容儁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五胡十六国那个乱世里,即使是再厉害的英雄,一旦内心膨胀,也难以逃脱翻车的命运。当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滚滚向前,慕容儁的传奇,终究只能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伴随着无尽的唏嘘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