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芝看了房海晴一眼,给她使了个眼色,房海晴点了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地闭了嘴。
柳兰看二人不再说话,也没趣的走开了,现在就是秋收的一些收尾工作,把田里的这些秸秆,每家分一点,用来做饭用,至于剩下用不完的,到时候就堆在一起烧了肥田用。
王爱芝看着知青院旁边堆的那一大堆玉米秸秆,想着改天从里面扒拉些玉米皮出来,给自己编个蒲团,放在炕上当垫子用。
这些技能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学的,反正她看到的时候就模模糊糊的有些印象。
下午下工正好天还没有黑透,趁着这些玉米秸秆还没有压实,王爱芝在里面扒拉玉米皮。
“爱芝,你弄这些玉米皮干什么?”
王爱芝抬头看见柳兰,朝她点了点头。“你也下工了,我弄这个编个蒲团,坐在炕上没个垫的总觉得不方便,我看这么多玉米皮也没人要,所以就捡来用一下。”
柳兰跑过去,也蹲下来帮她捡玉米皮。“你说的蒲团是什么样的,好用吗?如果好用,我也想弄一个。”
“我不知道啊,我就是看到这些没人要的玉米皮,忽然间想到的,我也没见过别人用过。”
“你都没见过你咋会编的?”
“我琢磨琢磨吧,应该不成问题。”
柳兰给她竖了竖大拇指。“到时候,你编的时候,介意我观摩观摩吗?”
“那有什么好介意的,这又不是什么不能外传的东西,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还值得藏起来。”
“那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我可就不客气了,我要是学会了,你可别赖我学了你的技能。”
“呵呵,你这人真行,你要是学会了,那也是你的能耐。”
有了柳兰的帮忙,两人的速度就更快了,我一会儿王爱芝就串了好几串玉米皮,把这一大捆玉米皮抱回了知青院,然后拿出自己的剪刀,给玉米皮修的规规整整的。
好几个知青围过来,看着她俩在弄玉米皮,都好奇的问她弄这个干什么?柳兰眉飞色舞的在一边给他们解释,所有的人都抱着一种看新奇的心态,他们也想知道这玉米皮能编出什么样的蒲团来?
王爱芝才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反正她把东西弄好之后,就回去睡觉了,幸亏今天晚上的月亮比较圆,要不然哪里看得清。
躺在床上看着窗户外的月光,听着屋里的几个人在那里聊天,王爱芝就这么安静的听着,听他们说小时候的事儿,说上学时候的一些矛盾。
还有下乡之前的恐惧,离家时的悲伤,说着说着一个个就低下了声音,吕蒙蒙还把自己给说哭了。在这月圆的夜晚,远方的人也在思念家乡,也不知家里的亲人会不会想他们。
这个年代的人是热烈的,也是含蓄的,既向往着诗和远方,又向往着家乡的那份安宁,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被裹挟着,离开了那片生他们养他们的地方,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界讨生活。
从惶惶不安到抱团取暖,也有有小心思的时候,但大多的时候都会相互帮助,娇气的吕蒙蒙都学会了尊重他人,吕平那个做哥哥的也时常会照顾吕蒙蒙。
人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大环境最是能够影响人,因为知青院里面的环境,所以就算最初有小心思的人,也放下了那一点心思。
现在他们相处的很好,就算有时候会吃点小亏,也没人会在乎那一点,这也有赖于赵同志的管理,有一个好的领头人很重要,至少遇到矛盾的时候,他不会在里面和稀泥,大家都对他的管理心服口服。
王爱芝也知道,这样的人,难怪一心想着回城,人家本身也是有一定能力的,怎么可能甘心在这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
用了10多天的时间,王爱芝每天编一点,终于编了一个蒲团,蒲团的里面,是她把玉米皮裁成一丝一丝的塞进去的,这样整个蒲团鼓鼓的,坐上去软软的,像一个圆形的铜锣烧一样,而且很透气。
加上她那个折叠的小桌子,坐在蒲团上,趴在桌子上看书正正好。
几个室友看到她弄得这么好,争先恐后的去扒拉那一堆玉米秸,男知青们看他们这热火朝天的样子,也把王爱芝的蒲团拿去看了看。
这一看,他们也想要一个这样的蒲团,但是知青院的玉米皮不够了,他们就满村子的人家,玉米秸里面找玉米皮,大队长看他们这到处找玉米皮的样子就来问了问。
结果听他们一说,也好奇蒲团是什么样的?王爱芝没办法,只能把自己的蒲团拿给他们看了看。
大队长看这精巧的东西,直夸王爱芝心灵手巧,王爱芝想着,他们村有这么多的玉米皮,每年都会有,要是能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大队长让他仔细说一说,王爱芝就说,可以变成盛馍的那种框框,还可以在上面加个盖子,像什么篮子呀什么的,各种用品。
大队长听他这么说也没在意,想着,这种东西竹子也能做,又不是没卖的,人家用竹筐也一样啊,王爱芝听他这么说就算了,反正他是大队长,他自己都不上心,她一个知青也管不了。
不过后来她却用这些玉米皮给自己编了很多用品,像花瓶,一些收纳零碎用品的收纳筐,还给自己编了一个放窝头的筐子,放在自己的柜子里,每次蒸好的窝头,她就放在那里,筐子她编了个盖子盖起来很干净。
最主要的是她还用玉米皮做了一束花,用山上的野花弄的颜色,给玉米皮染了个色,插在她编好的花瓶里,还挺好看的。
也给自己用玉米皮编了一双草鞋,下雨的时候她穿的布鞋不好出去,她就把草鞋穿到布鞋上,草鞋的底部,它编了六七公分厚,这样在知青院里走动,她脚上的布鞋就不会弄脏。
她虽然也带了一双雨鞋过来,但是现在雨鞋的塑料都不是很好,穿不了多久就漏水了,而且她带的劳动鞋也不是那么防水,所以一到下雨天出门就是个难题。
农村又不像在城里,这里出门就全是泥泞的泥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下雨,那肯定都是一脚泥,特别去田里的时候,那泥能累的你连脚都抬不动。
她编的玉米皮鞋不怎么粘泥,所以穿到布鞋的外面正正好,这样既不怕把鞋弄湿,又能出去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