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娇娇绣娘嘴甜心狠,权臣捧她上位 > 第264章 她还愿意做这个池夫人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4章 她还愿意做这个池夫人吗?

大理寺牢狱深处,烛火昏黄,映照在陆停舟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更添几分肃穆。

坐在一旁记录口供的寺丞以手捂嘴,悄没声地打了个哈欠,心里暗叹:陆少卿的身子是铁打的不在?接连几日在这不见天日的牢里审案,竟不见他露出一丝疲态。

陆停舟并未留意下属的走神,他看着眼前的女子,冷然道:“还有什么?”

晴霜坐在凳上,神情看似淡定,手指却不安地摆弄着衣摆。

“妾身与唤奴当真不熟……只是在他进宫前,与他家做过几年邻居。”她苦笑了下,“后来妾身家里遭了难,不得已沦落烟花之地,然后被三殿下……被三皇子看上,入了皇子府,再与唤奴相见时,他已成了太监。”

她神情凄楚,瞧上去楚楚可怜,便是一旁的寺丞也生出不忍。

这女子虽是三皇子的侍妾,但不过一介女流,想来对三皇子的谋划的确不知。

然而陆停舟听了晴霜的解释,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唤奴曾让你去过三皇子的书房,是吗?”

晴霜眉心一跳。

她正要说话,就听陆停舟放沉声音:“想清楚再回答。”

晴霜不自觉地咬紧下唇。

她避开陆停舟的视线,目光游移:“……算是吧。”

“是,或不是?”陆停舟道。

晴霜喉头微动,艰涩道:“是,他让我替他拿些书信,但我没答应。”

她急急补充,语气骤然激动:“我怎敢答应,我不过一个小小的侍妾罢了,三皇子宠我的时候自是千好万好,但他翻脸的时候,杀人都不眨眼的!我亲眼见过他活生生把人打死,拖去埋在后花园,他府里还有个地牢,关进去的人要不了几天就会疯掉!”

她的声调越来越高,说到最后,几乎带上了哭腔。

“我与唤奴就算有小时一起长大的情分,但他自身尚且难保,我怎敢做违逆三皇子之事?大人,妾身对三皇子的筹谋并不知情,还请大人明鉴。”

“可你还是偷看了三皇子的书信,不是吗?”陆停舟道。

晴霜悚然一惊:“我、我没……”

“我说过,想清楚再回答。”陆停舟淡淡道。

晴霜看着他冷漠的脸,如同看一只怪物,眼中慢慢露出几分惊惧。

她沉默了许久,终是颓然点了下头。

“我是看过一些,只是出于好奇罢了。”她轻声道。

“把你看过的,一字不漏说出来。”陆停舟道,“若如实交待,我可以保证你不受牵连。”

“当真?”晴霜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陆停舟点了点头:“你非主谋,亦非从犯,依我朝律例,你与其他下人一样,将被没为官奴,但只要你毫无隐瞒,你不会有更坏的结果。”

晴霜身子一软,像泄了口气,垮下肩膀,瘫坐在木凳上。

良久,她长长吁了口气:“我说,我全都说。”

一个时辰后,寺丞抱着厚厚一沓口供,跟在陆停舟身后出了大牢。

“陆少卿,这晴霜吐出的东西还真不少,”寺丞感叹,“不过您如何断定她偷看了三皇子的书信呢?”

“我查过她的底细,她与唤奴从小青梅竹马,两家原有通婚的意思,只是后来晴霜家里遭了难,不得不搬离旧居,两人这才分开。”

陆停舟道:“她也许不会答应将书信带给唤奴,但以她的经历,定会凡事多留个心眼,她既知晓那些书信是三皇子的命脉,若有机会,定会找来查看,以为自己留条后路。”

寺丞似懂非懂,由衷佩服:“陆少卿洞悉人心至此,属下钦佩。”

“拾人牙慧罢了。”陆停舟淡淡道,“我不过经人提醒,才想到从晴霜入手。”

那日池依依告诉他,唤奴或与晴霜相识,正因这句提醒,让他顺藤摸瓜,查出了两人更深的关系。

虽然没能问出三皇子的下落,但晴霜掌握的那些书信却极其有用,里面尤其提到三皇子在京畿大营的几处异常举动。

陆停舟径直来到讼棘堂,找到刑部尚书与御史大夫。

“刘大人,温大人,案情已有新的发现,恐怕需劳烦二位面见陛下。”

刑部尚书与御史大夫对视一眼:“陆少卿有何发现?”

陆停舟道:“三皇子一案与庆州大案密切相关,此前我们都知梅家勾结当地官差,私蓄死囚驯为死士,但对死士的下落仍然一无所知。”

御史大夫点头:“不错,我与刘大人查看卷宗,并未找到有用的线索。”

“梅家死士有两千余人,按我们之前得到的消息,他们应该就藏在京里,这么多人聚集一处,吃喝用度都是笔不小的开销,且极易引起旁人注意,依陆某推断,他们应是化整为零,各自藏了起来。”陆停舟道。

“这也是我与刘大人得出的结论,”刑部尚书道,“现在棘手的是,京中人口有百余万人,两千死士看似不少,一旦散落其中,就算挨家挨户查户籍,也要耗上一月不止。老夫担心还没等我们查清,三皇子那儿又生出别的事来。”

至于别的事是什么,众人心知肚明。

拥有大量兵甲和死士,哪怕三皇子即日逼宫也不无可能。

陆停舟将寺丞手里的供词递出去:“两位大人,这是方才陆某审出的口供,三皇子在京畿大营之时,曾几次三番调整营中人手。”

“哦?”刑部尚书抢先将供词拿到手中,“竟有此事。”

陆停舟点头:“他府上的侍妾见过他与将领往来的书信,虽未言明具体调整了哪些人手,但军中必有记档,陆某认为,我们不妨先从军中查起。”

刑部尚书看着供词,眉心越皱越紧:“对,两千死士无论藏哪儿都易引人注目,但若藏在军中,那简直是鱼入大海,不但能隐藏身份,吃穿用行都由朝廷军费支撑,可谓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所以当务之急,是彻查京畿大营,还请两位大人尽快面见陛下,请他定夺。”

“好,好,”刑部尚书一目十行看完供词,激动道,“此法可行,老温,事不宜迟,我们即刻拟写奏疏,明日一早面圣!”

他拉着御史大夫进了里间。

寺丞看着两人背影感慨:“两位大人真是雷厉风行,陆少卿,您不去面圣么?”

在他看来,陆停舟对此案贡献极大,怎能错过在御前露脸的机会。

陆停舟却道:“我困了。”

“啊?”寺丞一时愕然。

原来陆少卿也会犯困?

陆停舟拍拍他的肩膀:“死士的去向虽有了眉目,三皇子的下落仍无结果。明日还需继续审讯,早些休息吧。”

寺丞受宠若惊,连忙应声退下。

片刻之后,讼棘堂中只剩下陆停舟一人。

夜深人静,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堂前,陆停舟走到院中,连日紧绷的心神稍微放松,一个身影忽地浮上心头。

不知此时,池依依在做什么?

这个念头来得突然,却格外清晰。

此案逐渐水落石出,待他日三皇子落网,他夙愿得偿,池依依也能彻底安心。

到那时,她还愿意做这个池夫人吗?

陆停舟自嘲地笑笑。

这几日果然太累,竟生出这等莫名其妙的念头。

池依依当然会离开。

对她而言,两人的合作不过是权宜之计,与其做池夫人,倒不如做池东家来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