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们家一清早就从山里动身了,可杨小米中途迷了一次路。
虽然这条路,她是走过的。
七八年前她一路讨饭来城里时,本就绕了无数弯路;而唯一一次回娘家的那次虽然是直达,但她又满心烦躁痛苦,压根没心思记路。
就这么兜兜转转,一直到天色擦黑,她们一家才总算摸到了大杂院门口。
大杂院有规矩,晚上是要关大院门的,黑漆漆的门板挡在眼前,透着股生人勿近的冷意。
杨小米从板车上下来敲门。
“谁啊?深更半夜的敲门!” 门里传来么爷爷苍老的声音,有几分被惊扰的不耐烦。
“么爷爷,是我,小米啊!” 杨小米赶紧扬声应道,声音里带着赶路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吱呀一声,厚重的木门被拉开条缝,么爷爷拄着拐杖站在门后。
他七十多了,背有点驼,像棵被风吹弯的老槐树,右眼蒙着层白翳,看东西时总习惯性地眯起眼,左眼却亮得很,像藏着点星火。
这老头是院里出了名的仗义,街坊邻里谁家有难处,甭管刮风下雨,他拄着拐杖也要挪过去搭把手;就是嘴碎,白天总坐在巷口的石墩上晒暖,东家长西家短的,能絮絮叨叨说一下午,院里的大小事没他不知道的。
他一辈子没娶媳妇,独身住在院子最里头的倒座房里,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只是逢年过节时,屋里冷冷清清的,总显得空落落的。
他眯着眼睛打量了半晌,才认出人来,惊讶地张大了嘴:“小米?怎么是你?这大晚上的,你怎么回来了?”
杨小米攥着衣角,气喘吁吁地说:“么爷爷,我找我妈,我妈在家吗?”
么爷爷叹了口气,摆了摆手:“哦,你妈啊,早跟你爸离了婚,带着小月亮随军去了,走了快半年了!”
杨小米像是被雷劈了似的,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变了调:“你,你说什么?我妈她…… 离婚了?”
么爷爷撇了撇嘴,气呼呼地往地上啐了一口:“真是活久了什么鬼都能见得着!还不是你那个老公公闹的,他们父子俩一路糊涂虫,竟给一对寡妇母女赖上了,你妈气不过才走的!”
杨小米傻了:“怎么,怎么会这样?”
天塌了!
在她的心里,杨玉贞无所不能,伟大光辉!
她怎么也能离了婚了呢。
“女人再贤惠,也敌不过寡妇不要脸啊。”么爷爷感慨,“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乔现在可后悔了,可惜晚了。”
乔明泽还算好的,至少离婚后能表现出后悔,很多没良心的男人,榨取了原配所有价值之后再抛弃,还过得快快活活,那才让旁观的人意难平。
么爷爷看着小米身后的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好奇的问:“他们是谁啊?”
杨小米没有回答,继续问道:“么爷爷……我妈她身体怎么样?”
么爷爷考虑了下:“身体还行,你妈壮得跟牛一样,你放心。”
杨小米本也不是很会说话的人,此时就住嘴了,住嘴之后再看看公公丈夫,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她生性温柔,为人着想,倒是不会怪杨玉贞为什么抛了她,只是为杨玉贞伤心,觉得杨玉贞性子那么要强,居然被离婚了,肯定在这里住不下去啊。
但现在,妈不在了,她们就没地方去了。
三个人从清早走到现在,只吃了带来的饼,又冷又累,大冬天的,在外面待一晚上,要生病了怎么办?
穷人是不配生病的。
三个人竖在这里,院门也关不上,么爷爷站在这寒风里,也冷:“你们是进来,还是不进来?”
杨小米不知道怎么回答。
丈夫赵铁柱才到城里,又是陌生的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办,都看向赵老儿。
赵老儿有什么办法,他在村子里再怎么牛,可也没进过几次城,只知道城里人到了晚上就要抓人,就和么爷爷道:“我们进去待着,行吧。”
也就是杨玉贞名声好,她的福荫多少给了点杨小米,不然这会子一个强壮的乡下陌生男人晚上要在大院待着,么爷爷肯定不会允许的。
“行了,看在你妈面上,进来吧,不过你们进来投奔谁呢,总不能再投奔乔家吧?”
杨小米现在和乔家是一点关系没有了。
有的时候,玄学说人的命天注定,真的很玄。
比如杨小米要是早一点来,院里总有相熟的人会给杨老三送信,杨老三很快就能赶过来,把她们一家接回去,一切都会被安排得妥妥帖帖。
但这会子小孩子都在家里吃年饭,根本没什么人在外面浪,就是有,家里人也是不放心这大过年的让孩子跑几条胡同找人。
要是王柏辰没走,以他的性子,定会主动帮着安顿杨小米夫妻;要是包打听没回娘家,凭她的热心肠,也定会把杨小米一家安顿得好好的。
偏就这么巧,包打听不在家 —— 老郑带着大儿子鼓足勇气替包打听回了趟娘家,就因为包打听这几个月的传奇经历,被娘家亲戚拉着喝酒吹牛,硬是给留住了。
和杨玉贞走得近、又有能耐帮上忙的钱奶奶,早就把房子卖给了王柏辰,举家搬走了。
杨玉贞在大院人气高人缘好,院里能安排杨小米一家的人其实不少,可偏偏,这会儿一个都不在。
其他的人家,自家屋子本就住得挤挤巴巴,连转身都费劲,又怎么可能在大过年的时候腾得出地方,安排几间屋子给陌生人住呢。
么爷爷虽说和杨玉贞熟,却也算不上亲近。
杨玉贞心软,对院里这些鳏寡孤独总肯搭把手,有时候送碗热汤,有时候抓把咸菜,有时候见着么爷爷衣服破了,还会帮着补两针,可她一个三四十岁的妇人,终究和一个老头熟络不起来,平日里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
要是杨玉贞本人在此,大院会帮助她的自然人很多,但杨小米只是杨玉贞离了婚的前儿媳妇,又带了两个陌生的乡下男人,肯定又隔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