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夜色更浓了,旅店的灯光渐渐熄灭,只有房车的小夜灯还亮着。

江晚意伸了个懒腰,保存好剪辑的素材,手机送入空间。

听着身边两人安稳的呼吸声,哪怕是在这陌生的地方也毫不害怕,坦然的关上灯,很快也进入了梦乡。

第二日,苏城的一日游过得格外惬意。

江晚意带着孩子在附近的巷子里闲逛,青石板路两旁的白墙黛瓦映着晨光,早点铺飘出的豆浆油条香气勾着人的胃,身后沈策和刑熊彪帮着拎东西,一群人看着非富即贵且不好惹,从头到尾也就没有出什么新故事了。

杨玉贞则趁着空闲,跟凌南慎核对了后续上海之行的计划,又给陆西辞打了个电话报平安。

陆西辞温醇的声音,带着几分笑意:“玉贞姐,你终于想起我了。”

陆西辞向来会说话,一句话就把杨玉贞逗笑了,先前因重礼而起的那点顾虑,也消散了大半。

她声音放得轻柔:“我在苏城呢,刚歇下,想着跟你说说话。”

“哦?在苏城可有什么好事?说出来让我也蹭点高兴。”

陆西辞的声音透过电波传来,清晰又温暖,仿佛他就坐在身边。

杨玉贞忍不住笑出声:“还真有太大的好事 —— 路过沈家村的时候,被人硬塞了一箱子重礼,红珊瑚、玉把件,全是能传代的物件,我当时都懵了。”

她轻描淡写地说着,却能想象出陆西辞听到后的神情。

果然,电话那头的笑意瞬间淡了,陆西辞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东西你一样都别动,等回来交给我,我来处理。”

他顿了顿,耐心解释,“玉贞姐,你现在身份不一样,我这边也敏感,这种重礼绝不能留。要是普通人家收了也就收了,可咱们不行,传出去容易落人口实,惹麻烦。”

怕杨玉贞心里不舒服,他又赶紧软下语气,带着几分哄劝:“咱们又不缺钱,你要是有喜欢的首饰、摆件,不管多贵,我都给你买 —— 我工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自己用不上钱,我包吃包住,日用品还发,攒着钱就是给你花的。”

杨玉贞听着他温柔的叮嘱,心里暖暖的,笑着应道:“好,都听你的,东西我让晚晚收着呢,回去就给你。”

电话那头的陆西辞明显松了口气,笑声又轻快起来:“玉贞姐果然一身正气。”

杨玉贞笑了。

他最欣赏杨玉贞这一点 —— 既有自己的主意,遇事不慌不乱,该强硬时绝不退让,可在这种关键事上,又愿意听他的劝,从不会耍性子固执己见。

强悍的女人,在男人面前那一点乖,可比那些乖乖女不知道勾人多少倍。

端看男人的领悟力了。

“在苏城好好歇着,去上海路上注意安全,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估计他那还有正事,陆西辞又叮嘱了几句,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杨玉贞很喜欢这样的感觉。

不管乔明泽还是陆西辞,其实有一个性格都是她喜欢的。

两个大人都有正事,不会整天粘乎乎的,也不需要每天在一起。

中午的时候车子开到了城市的另外一边,又找了一家好餐馆。

几人凑在一起,听刑熊彪讲起部队里的趣事,小月亮趴在桌边,听得眼睛亮晶晶的,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

吃完饭,就要面对一个难题。

先前从老家到苏城,凭着沈策、刑熊彪两个特种兵的来往家乡多次的熟悉和方向感,再对着地图琢磨,一路还算顺畅;可从苏城到上海的路,他们谁都没走过,地图上的线条模糊,很多野外只有一个大概,连个明确的路标都没有,贸然开出去,很可能走岔路。

“得找个熟悉路的车带个路。” 杨玉贞当机立断,直接找饭店的员工打听长途客运站。

杨玉贞完全不犯愁,开车去了长途客运站,就见一辆漆着 “苏城 — 上海” 字样的长途客车缓缓驶进运输站。

凌南慎拎着点小鱼干、揣着几张全国粮票走过去。

凌南慎先打了一根烟。

“师傅,我们要去上海,路不太熟,想跟着您的车走一段,这点东西您别嫌弃,算是给您添个油钱。” 凌南慎话说得实在,又把东西悄悄塞到司机手里。

那司机看了看他们的车,又掂量着手里的粮票,笑着点头:“行,你们跟紧点,我明早七点准时出发,到上海得走七个多小时,中间就停一次加水。但你们要是停车放水啥的,错过我们的车打个招呼就行。”

现在,在郊区路上超车也完全没有任何规矩,想超就超了。

长途客车准时发动,凌南慎开车跟在后面,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小月亮靠在江晚意怀里,看着窗外的迅速后退的景色,小声问:“妈妈,上海是不是有很多高楼呀?”

江晚意笑着点头:“是啊,还有好多好吃的、好玩的,咱们现在就去看。”

车稳稳地跟在长途客车后,轮胎碾过路面的声音伴着车厢里的轻声细语,一路朝着上海的方向驶去 —— 那座让江晚意向往的城市,越来越近了。

车子跟着长途车驶入上海时,街头已飘着淡淡的煤炉烟火气,自行车流如织,叮铃铃的车铃声混着商贩的吆喝声,裹着冬日的寒气扑面而来。

柏油路边的梧桐树落尽了叶,枝桠上挂着零星的红灯笼,是新年的装饰。

国营商店的橱窗擦得锃亮,摆着的确良布料、上海牌手表,玻璃上贴着 “元旦快乐” 的红纸条。

穿蓝色、灰色工装的人们行色匆匆,有的提着网兜装着水果糕点,有的牵着孩子的手,脸上带着新年的笑意。

红色,黄色,紫色,混入了这黑蓝灰之中,让上海都染上丰富亮眼的色彩。

远处的工厂烟囱冒着白烟,与天边的微光相融,透着这座富有生命力的海边城市在新年里的鲜活与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