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正式获批的传真件传到办公室时,已是晚上九点多。
方稷和赵老正俯身在铺满非洲地图的会议桌上,为第一期试点选址进行着最后的争论。
红蓝两色的记号笔在地图上划出数个圈点——赵老更倾向于政治稳定、基础较好的东非地区,而方稷则看好土地资源更丰富、合作意愿更强的西非国家。
“肯尼亚虽然有现成的合作基础,但土地成本正在快速上涨,”方稷用笔尖点着内罗毕周边区域,“而塞内加尔这边...”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轻轻推开,周部长的秘书小刘探进头来,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赵老,方教授,批了!部里和商务部的联合批复刚刚到!”
小刘将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放在桌上,最上面一页鲜红的“同意”印章格外醒目。
方稷一把抓起文件,快速浏览着批复内容,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当看到“原则同意《关于依托‘国际农业发展’倡议在非洲建立生态农业合作基地的构想与建议》”一行字时,他难得地失态了:
“太好了!”方稷的声音因激动而提高了八度,他转向赵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赵老,我们可以开始组建团队了!第一批试点就在下半年启动!”
赵老的反应要沉稳得多,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摘下老花镜,仔细地擦拭着镜片,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好啊,好啊...总算等到这一天了。”他重新戴上眼镜,眼中闪着睿智的光,“我那几个在非洲的学生,这几天天天给我发邮件,已经迫不及待想加入了。王国庆在埃塞俄比亚呆了十二年,对东非的农业生态了如指掌;李建国在尼日利亚主持过水稻示范项目,熟悉西非的情况...他们都是最好的人选。”
方稷闻言更加兴奋:“那太好了!有您这些高徒加入,咱们就如虎添翼了!”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北京的夜空——今夜星光格外璀璨,仿佛也在为这个好消息而闪烁。
办公室内,灯光下的一对忘年交相视而笑,桌上摊开的地图上,红蓝圈点的非洲大陆正等待着他们去绘制崭新的农业合作蓝图。
这一刻,方稷不禁感慨万千。
回想这些一起研究项目的日夜,他和赵老为了一条技术路线、一个数据解读争得面红耳赤。如今,他们终于可以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谋划着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宏伟战略。
从最初的激烈争论,到如今的默契合作,他们用行动证明:科学的发展从来都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而伟大的创新往往就诞生于这种碰撞产生的火花中。
在这个普通的夜晚,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不再是简单的劳务输出或资源获取,而是一种全新的、互利共赢的国际农业合作模式。
而推动这一历史性转折的,正是两位科学家从争论走向融合的智慧与胸怀——一个代表着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与远见,一个代表着新一代学者的创新与担当。
赵老也走到窗前,与方稷并肩而立:“小方啊,没想到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赶上这样的机遇。咱们这把一定要干得漂亮,既要让咱们得土地能够喘口气,有休养生息的余地,又要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开辟新路径。”
项目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农科院的会议室举行。
方稷和赵老坐在主位,看着眼前汇集了农学、经贸、物流等领域专家的团队,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当周部长介绍到最后一位成员时,两位老教授都不自觉地坐直了身子。
“这位是中粮集团的李振邦处长,作为中储粮的代表加入我们团队,负责项目中的对外环节——海外用地的租用收购、储运和供应链体系建设。”周部长笑着补充道,“振邦可是中粮的‘救火队长’,经手过多个海外重大粮食采购项目,谈判经验丰富,没有他谈不下来的合同。”
李振邦站起身,约莫四十出头,身材笔挺,穿着合身的商务夹克,与在场大多数学者的随意装扮形成鲜明对比。他笑容谦和但眼神锐利,握手时力道沉稳:“方教授,赵老,久仰大名。能参与二位的项目,是我的荣幸。请放心,洽谈、运输这些相关工作,交给我们专业的人来办。”
他的话不多,却瞬间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信任感。
会议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当方稷和赵老详细阐述了在非洲建立生态农业合作基地,并将产出的粮食运回国内以缓解耕地压力的构想后,一些学者立刻提出了担忧。
“物流成本会不会太高?从非洲内陆运到港口,再跨洋过海,这费用恐怕会吞噬掉所有的价格优势。”一位年轻的经济学家皱着眉头计算着。
“还有政治风险,”另一位国际关系学者补充,“非洲部分地区政局不稳,合作协议能否得到长期、稳定的履行是个问题。”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了沉默,这些确实是难以回避的现实挑战。
这时,李振邦不慌不忙地开口了,语气平和却充满说服力:“各位老师考虑的都非常对,这都是我们实际操作中必须解决的难题。但请放心,这些问题并非无解。”
他拿起激光笔,走到地图前:“关于物流,我们不会只依赖单一港口或单一航线。中粮在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区和运输枢纽都有布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灵活的、多路径的物流网络。比如,东非的粮食可以走蒙巴萨港,西非的走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甚至可以考虑通过‘钢铁骆驼’——中欧班列的部分线路进行陆海联运,虽然成本需要精算,但能极大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至于政治和合约风险,”李振邦继续道,“这正是国家推动‘国际’合作要着力构建的体系保障。我们不会单打独斗,而是依托国家间的合作框架,与当地有实力的政府机构或大型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深度绑定利益,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此外,我们中储粮也会通过在国际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等金融操作,来平滑和规避一部分价格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方稷和赵老身上:“更重要的是,方教授和赵老这个构想的核心优势在于解决当地的人口工作’。我们输出的不是简单的资本,而是能切实帮助当地提高就业、同时可以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意味着我们提供的是一份‘发展套餐’,而不仅仅是租金,这会在谈判中为我们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也更受当地欢迎。我们不是去掠夺资源,而是去创造价值,这其中的区别,决定了合作能走多远。”
一番话条理清晰,切中要害,既承认了困难,更给出了专业的解决方案,瞬间打消了在场多数人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