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387章 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痛,但是每一次震痛也正是一次成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7章 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痛,但是每一次震痛也正是一次成长

赵老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好!方稷,你这个方案考虑得很周全!既体现了政策的引导性和支持性,又嵌入了有效的约束机制。不是粗暴的一刀切,而是精细化的过程管理。我这就把你这套‘分段发放、过程核查、重罚违约’的思路,写信告诉建国,让他们在试点中参考借鉴!”

方稷也松了口气,仿佛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他望着眼前长势旺盛的麦田,心中感慨:无论是海外拓荒,还是国内转型,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就在于这种基于人性洞察、兼顾激励与约束的制度设计。好的政策,应该是引导人们向上向善的罗盘,而不仅仅是驱动行为的鞭子。

赵老的动作很快,回到办公室,他便将方稷的那套“分段发放、过程核查、重罚违约”的思路,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份条理清晰、操作性强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远在国内的学生吴建国。

邮件发出后,赵老心中仿佛放下了一块石头,但同时也升起一丝期待,想看看这源自非洲田野的思考,能否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华北某省的农业技术推广站里,吴建国正对试点工作的停滞不前感到焦头烂额。收到赵老的邮件,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点开阅读。随着目光在屏幕上的移动,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脸上露出了多日未见的兴奋神采。

“还得是老师啊!分段发放!过程控制!违约重罚!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吴建国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赵老邮件中的建议,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被困境锁住的思路。

他立刻拿起电话,联系了试点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的张处长。

“张处!有思路了!我刚收到我导师发来的建议,对解决我们目前的问题非常有启发!您看什么时候方便,我们尽快开个会讨论一下?”

张处长也被近期的僵局困扰着,听闻此言,立刻表示:“现在就来我办公室!把相关科室的负责人都叫上!”

半小时后,小小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急切。吴建国将赵老的邮件要点投影到大屏幕上,详细解读了方稷提出的方案核心。

“将补助资金分三个阶段发放?”一位负责资金管理的科长首先发言,“这会不会大大增加我们的工作量?核查成本也会上升。”

吴建国早有准备:“王科,增加的工作量和成本,与补助资金被骗取、政策效果落空相比,哪个损失更大?而且,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将阶段核查与日常技术指导结合起来,不一定需要额外组建庞大的核查队伍。”

另一位负责政策法规的同志提问:“要求违约农户双倍返还补助,有没有法律依据?执行起来会不会有困难?”

吴建国答道:“李科问到了关键。这需要我们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将其明确为一种‘违约责任’,在农户自愿报名参加试点时,就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后果。只要程序合法、约定明确,就有执行的基础。当然,具体罚则的力度需要仔细斟酌,既要形成威慑,也要符合比例原则,可以考虑阶梯式处罚,比如首次发现退还已发补助,再次发现则加倍处罚并列入黑名单。”

负责与地方沟通的干部提出了更现实的顾虑:“想法很好,但落实到村里,尤其是那些‘人情社会’浓厚的村子,村支书能不能、愿不愿意严格执行?核查人员能不能顶住压力?”

张处长此时插话,语气坚定:“这就是我们要下决心的地方!政策不能因为怕执行难就不推出。我们要做的,一是把规则设计得尽可能公平、透明,堵住人为操作的空间;二是要加强对基层执行人员的培训、支持和监督,建立问责机制。如果核查人员徇私,同样要受到严厉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政策的公信力。”

经过一番热烈甚至有些激烈的讨论,与会人员逐渐达成了共识。

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案,虽然操作上比一次性发放补贴复杂,但确实是打破当前僵局、提高政策实效的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会议决定:立即成立方案细化小组,由吴建国牵头,吸收财务、法规、农技等方面人员参加,尽快将“分段补助+过程核查+违约惩罚”的框架细化为可操作的试点实施方案草案。

着手进行风险评估和法律咨询,确保方案合法合规,预判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应对策略。

选择一到两个基础条件较好、村组织能力较强的村,作为新方案的首批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加强宣传引导,在推行新方案前,务必让每一位参与的农户都清清楚楚地了解政策内容、补助方式、核查标准和违约后果,做到“阳光操作”。

散会后,吴建国心情激动,立刻给赵老回了封邮件,简要汇报了讨论情况,并表达了对老师和那位“方教授”的由衷感谢。他感到,工作终于又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抓手。

而在非洲的赵老,收到学生的回信后,欣慰地笑了。他将邮件内容分享给方稷,说道:“老方,你的智慧已经开始在国内发挥作用了。这就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方稷谦逊地摆摆手:“真正难的,是国内同志们具体的落实和执行,现在上会自然阻力不会太大,可是后续真正的实施会遇到多少麻烦,赵老您比我更清楚。”

赵老当然明白,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震痛,但是每一次震痛也正是一次成长!他相信国家,相信自己的学生,也相信乡亲们大多数还是淳朴善良的,只要让他们理解,故意骗补助金的肯定还是少数。

国内休地的村庄接到通知,以后补助要签合同,掀起了一阵新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