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我的丫丫!你在哪儿?应娘一声啊!”一位妇人头发散乱,脸上混着泪水和泥土,发疯似的在孩子们中间穿梭。 “小玲!是小玲!孩子!娘在这里!娘在这里啊!”另一位母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紧紧抱住,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放声大哭,那是喜悦与后怕交织的泪水。 “找到了!爹爹找到你了!谢天谢地!谢谢上官公子!谢谢皇甫小姐!你们是我林家世世代代的大恩人啊!”一位中年汉子抱着女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上官玉和皇甫诗瑜的方向不住磕头,额头沾满泥土。
认亲的呼喊声、喜极而泣的嚎啕声、激动得语无伦次的感谢声、以及孩子们被惊醒后懵懂的哭声交织在一起,虽然嘈杂,却充满了感人至深、令人动容的力量。
上官玉和皇甫诗瑜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指挥和安抚工作中。上官玉声音沉稳有力,以内力将声音清晰地传到现场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诸位!大家不要急!不要拥挤!孩子都安然无恙,只是受了惊吓,暂时昏迷,稍后便会自行醒来!请有序辨认,不要慌乱,带自己的孩子到那边安全区域等候,以免发生踩踏!”
皇甫诗瑜则展现了她细腻温柔的一面,她快步走到那些醒来后因陌生环境而受惊哭闹的孩子身边,细心地将她们抱在怀里,或是蹲下身轻柔地拍着她们的背,用最温柔的声音安慰着:“乖,不怕不怕,坏人都被打跑了,姐姐在这里,安全了…”她月白色的衣裙在忙碌中沾染了些许尘土,额角也因为紧张和奔波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看着一个个家庭得以团聚、父母紧抱失而复得的孩子的场景,她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充实感,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断有家属领着找到的孩子,冲到上官玉和皇甫诗瑜面前,情绪激动地噗通跪倒在地,砰砰磕头,泣不成声地表达着最朴素的感激之情。 “上官公子!皇甫小姐!你们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是我们全村的大恩人!再造之恩,我们林家没齿难忘!来世做牛做马也要报答您!”一位老翁拉着孙女,老泪纵横。 “谢谢…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娃…娃她娘去得早,要是没了这丫头…我…我也活不下去了啊…”一个黝黑的汉子抱着女儿,哭得像个孩子。 “恩人!愿为您立长生牌位,日日焚香祈福,愿恩人仙福永享,早登仙界!”
场面一度有些失控,感激的人群几乎要将他们围住。皇甫诗瑜连忙运转功力,一股柔和却无法抗拒的力量如同春风般拂过,将所有跪地之人轻轻托起,她清丽的声音带着真诚的关切:“诸位乡亲父老,万万不必如此!快快请起!孩子安然无恙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此地仍是险地,毒瘴未散,速带孩子们回家好生照料压惊,莫要再留于此地!”
周围那些远远围观的各方修士和势力代表们,看着这感人肺腑的一幕,无不动容,议论纷纷,对上官玉和皇甫家的观感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唉,上官公子和皇甫小姐真是菩萨心肠,实力超绝,却心怀慈悲,怜贫惜弱,这才是真正的强者风范、名门气度啊!” “是啊,与五仙教那等视人命如草芥、行事歹毒的邪教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五仙教造孽无数,活该被灭!皇甫家此举,不仅是为自家报仇,更是替天行道,为南域除了一大害,功德无量!” “经此一事,皇甫家的声望必将如日中天,无人能及了。”
经过一番忙碌而有序的辨认与疏散,大部分女童都被欣喜若狂的家属们认领带走,现场的人渐渐稀少下来。最终,空旷的场地上,剩下了十三名女童,她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小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衣角,小脸上写满了茫然、无助和深深的恐惧,睁着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四周,却无人前来认领她们。
经过仔细询问其他尚未离开的受害者以及周围一些知情的围观修士,再加上几位年纪稍大、惊魂稍定的女童断断续续、带着哭腔的讲述,众人这才得知了一个令人心碎的事实,这十三名女童的家人,或是整个小家族、小宗门,都已在五仙教强行掳人时被残忍地屠杀灭门,她们已然成了无家可归、举目无亲的孤儿。
听着孩子们用稚嫩而悲伤的声音讲述着家破人亡的惨剧,看着她们瑟瑟发抖、无所依靠的可怜模样,仿佛风雨中飘零的雏鸟,皇甫诗瑜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揪心地疼,眼圈瞬间就红了,氤氲起一层水雾。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鼻尖的酸楚,转身看向身旁的上官玉,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怜爱和一丝恳求:“夫君,这些孩子…太可怜了…她们已经失去了所有亲人,天地之大,却再无她们的容身之处…我们…我们将她们带回皇甫家抚养,可好?皇甫家绝不会让她们再受半分委屈,必给她们一个安稳温暖的家。”
上官玉看着妻子善良柔软的模样,又看了看那些眼神懵懂却经历了世间最惨痛变故的孩子,心中也是一片柔软与疼惜,他毫不犹豫地点头,语气坚定而温和:“好,自然依你。皇甫家家大业大,岂会缺她们一口饭吃?更能给她们最好的庇护和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也是她们的造化。”
皇甫诗瑜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温柔而明亮的光芒,仿佛驱散了周围的阴霾。她再次蹲下身,与那些孩子们平视,用最轻柔、最真诚的语气说道:“孩子们,你们听到了吗?以后,皇甫家就是你们的家,我就是你们的姐姐,愿意跟我回家吗?我皇甫家会保护你们,照顾你们,教你们读书写字,修炼强身,再也不会有人敢欺负你们了。”
那十三名女童,大的不过十岁,小的才五六岁,她们仰头看着皇甫诗瑜那温柔美丽、充满善意的容颜和真诚无比的眼神,又偷偷望了望旁边那位气度不凡、如同天神下凡般将她们从可怕魔窟中救出的上官玉,仿佛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了一丝唯一的温暖与依靠。年龄最大的那个女孩,眼中含着泪花,率先跪了下来,哽咽着,用稚嫩清晰的声音道:“我愿意…谢谢姐姐,谢谢公子救命之恩,为我们报仇…我们愿意去皇甫家,以后一定乖乖听话,努力修炼,绝不做任何对不起皇甫家的事!此恩此德,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