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1644 > 第203章 身份巨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辰无父无母,他和王朝月的婚事,本来可以摆上门席。可这中间有个大问题,老丈人王永吉是户部尚书,如果赵辰这个总兵再入赘,皇帝那很难说的清。

赵辰来南京给国库送钱,并没走官方程序,皇帝那边连折子也不敢递。结婚虽为私事,可王永吉和赵辰的身份注定要上面同意,于是王永吉使了个手段,才让崇祯同意这门亲事。

王永吉的府邸很大,摆个酒席绰绰有余。赵辰时间不多,便挑了个晴朗的日子。

张灯结彩,红烛满园自是不必多说。

当赵辰穿着一身大红出现在前院,脸上打着红粉,头上戴着红花的阿八那叫一个兴奋。

让阿八当赵辰长辈,是赵辰的意思。阿八比赵辰略大,便开心的站在王永吉旁边。

当许多官员富商为二人恭贺,才发现阿八是个哑巴,阿八却一点不尴尬,原因简单——阿八就不是一个畏惧权贵的人,心思简单,随你们怎么惊讶!

“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史大人随礼!”

门房一声高呼,赵辰和王永吉一起走向院外。

这位重量级人物,在晚上特别不显眼。赵辰那大红色喜服直接把身后灯笼光线遮了个严实。

“哎哟,史大人贵客,里边请啊!”王永吉满脸笑意,牵着对方右手就要往里走。

“贺喜王尚书了!”史可法语气却有些冷冰冰,眼中笑容更是不及王永吉一成,“以后二位连臂,大明多一支柱啊!”

将军与户部尚书连理,史可法这是妥妥的警告。

王永吉脸上笑容一滞,片刻又恢复热情道:“小婿让让,别把光遮住,别人不易看见史大人。”

平时这家伙冷脸就算了,今日还给脸色看,王永吉这次没惯着,直接讽刺史可法面黑。

史可法脸更黑了,幸亏赵辰忍住了笑,这才给了点面子,一甩袖子往院内走去。

王永吉看赵辰有些疑窦,赶忙递了个眼神给他,“放心,这家伙拎得清主次,南京没我,他玩不转。”

此话一出,赵辰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已经卷入了大明最高层的利益团体之中。以后一言一行,恐怕都会在大明有了分量。

刚要给老丈人拱手,忽然前方行来一个大队伍,银甲红服开道,中间是四个三山帽太监。

知道主角出现了,二人不由对视。随即拱手躬身,双双立在原地不敢抬头。

禁卫让门房不得喧哗,此时崇祯下轿走来,眼睛直直落在赵辰脸上。

这种情况赵辰哪敢抬头,以前不知道也罢,如今若随意直视天颜,恐怕要吃刀子。

四周沉默,连灯笼内的红烛也不敢闪烁。许久后,崇祯才发出平淡的声音:“赵总兵平身,让朕看看为大明镇守天津卫的英雄!”

这话评价很高,四周看热闹的人中不乏江南利益集团一派。此时完全确信,赵辰已经妥妥的保皇党。

抬起脑袋的赵辰匆匆一瞥,崇祯比以前稍稍发福了些,脸上的阴翳也不像从前那般凝重。看来南方还是让他安心不少,即使北方近乎沦陷。

其实赵辰也没怎么出力,只是有吴三桂衬托,他的功劳忽然大不少。

“谢陛下夸赞,臣愧不敢当,只愿多让一些大明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实际这是赵辰的里话,但别人听来,这可太有水平。守住天津卫这个重要港口,鞠躬不自傲,就是如此。

“好!”

崇祯难得露出笑容,此时王承恩小步上前,在皇帝耳边轻声几句。崇祯抬眼看去,果然在院内台阶上,一侍女手中捧着当初北京时,崇祯让王承恩送给赵辰的宝剑。

这把剑的来历,知道的人不多,但赵辰此时仍然让它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代表赵辰对他的尊敬与忠诚。

崇祯的老手忽然轻拍在赵辰左肩,这举动让院内众人震惊。皇帝拍过的肩膀,没一个不能扛万斤重量。

“赵爱卿真是一片忠义!”说着崇祯把拍赵辰的手往那捧剑丫鬟一指,“朕这把虎牙剑,不负所托啊!”

所有人顺着皇帝指头看去,立即惊起几声诧异。原来是皇帝所赐宝剑,难怪这个场合会出现,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此时赵辰必须说点什么,于是再次把头俯低,“陛下之托重如泰山,臣不敢片刻懈怠!”

这是官面话,但所有人听了都舒服,崇祯刚刚把调子起的高,现在也算下了台阶。

“好!”崇祯第二次夸奖,这种情况属实不多。

等众人暗自点头时,却从轿中走出一个纤瘦的身体。朱媺娖穿着一身淡蓝礼服,款款走向前来。

认识朱媺娖的人不多,但能与皇帝同轿,地位就不用怀疑。

此时崇祯微微侧脸,表情尽是和蔼,“我女儿久仰赵将军,早想认赵将军为义兄,今日朕就抢个头彩!”

“啊!”

即使皇帝在场,许多人也没压住惊讶,王承恩目光巡视,随即一片寂静。

这就是王永吉的手段,他知道赵辰和朱媺娖有渊源,为了让皇帝安心,便出了这个主意。毕竟古人看中大义,赵辰认了皇帝女儿当义妹,你要是敢造反,那史书非把你写成十二恶不赦!

此事赵辰早就知道,但不得不配合演戏一番,随即满脸惊宠之色,“臣,受宠若惊!”

朱媺娖走了过来,手中竟然拿着一锭十两官银。

“义兄不必谦虚,兄之英雄事迹,妹妹早有闻之,这是我送给义兄的结发之礼。”

拿十两银子做礼物,真是无法评论,但赵辰心中却翻涌不止。

当初在大沽河边,朱媺娖放了他和阿八一条生路,还在行囊里给两人放了十两银子。

后来这十两银子,买药救了庄家兄弟,才有赵辰今日。严格说来,算是再生之恩,可比任何礼物都来的重。

双手将白色官银接过,又从腰间摘下一枚翠绿玉佩。这还是陈圆圆那天为了感谢赵辰英勇抵抗刺客,送给赵辰的谢礼。

“为兄只能薄礼相赠,谢过义妹!”

这次婚礼规格立即升级,赵辰当了公主义兄,崇祯就是妥妥的长辈。随即崇祯大步走向院内,颇有些意气风发的大声笑着。

“今日我也算高堂,这酒看来是不得不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