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天前。
在海上吃了个闷亏,老闸船刚刚靠岸,郑成则就迫不及待跳上码头。
一个水兵认出来人是总兵爷的侄子,脸上立即堆出笑容。不料郑参将心情不太好,直接用右手拽住他肩膀询问:“总兵大人在哪?”
突然的逼问,让水兵有些惊讶,但两人身份不在一条线上,他只好忍出一脸笑容回答:“听说在仓库,这段时间来了很多物资。”
没有多余废话,郑成则直接往码头仓库走去。而身后的小兵,趁着他不注意,猛的往海里啐了一口。
四十一岁的郑芝龙体格健硕,也有海上吃饭人共有的特征——黑!
“总兵大人!”
公众场合,郑成则必须以官职相称。
听见呼喊,郑芝龙转头看着自己侄子,从对方郁结的表情,他知道此次北方之行不太顺利。
“侄儿!此次运送粮食遇到了困难吧?”
用的是反问,倒是让郑成则省了不少尴尬。他随即把手一拱,“叔父,那天津水师,竟然敢对我们开炮,猝不及防,损失了半数戎克船!”
戎克船太老旧,郑芝龙根本不放在眼里,但他是蛟龙,居然在浅浅的黄海被虾戏,这面子实在搁不下。
思索间郑芝龙面色一暗,左手不禁便放在腰间刀把上。
看出郑芝龙在发怒,郑成则眼睛连闪几次,但不敢吭声。
“侄儿,我们的人回来没有?”
被天津水师攻击,郑成则立即掉头便跑,那些水手,恐怕是回不来的。于是他依靠猜测大胆断言:“叔叔,一半水手被扣在天津卫。”
船,对于郑芝龙来说不算啥,他有的是银子和贸易线路。但水手,却是他珍贵的财富。
打人不打脸,这把人扣住,算是把脸一起打了。
“他们有多少船?”郑芝龙的声音里,愤怒情绪正在积蓄。
“十五艘三桅杆软帆,侧舷十五门炮,甲板两门,中船速,八百料!”
一连串数据从郑成则口中说出,足见这人对船只的熟悉程度。
十五门侧舷炮,已经和福建水师主力舰只相当。郑芝龙眉头一锁,他想到一个人。那人在崇明岛上,两三年时间便建立起一支舰队,虽然只有一百多艘船,但绝大多数是三桅杆战舰,同样是侧旋十五门炮。
在东南沿海,此人一度占据了小半贸易资源。可后来不知为何,这个姓赵的家伙,连人带船忽然消失了。
如今郑家再次独霸海洋,没想到却跳出来一个小虾米,郑芝龙决定杀鸡儆猴!
“侄儿,你需要多少船,才能报这个仇?”
听出叔父言语中的愤怒,郑成则知道他此次的事情算是接过,顿时心中一爽,开口就报出一个数字:“叔父,三十艘夹板船足矣!”
郑芝龙有两百艘夹板船,三十艘轻易就能拨出,正当他准备点头,旁边一位二十四五岁青年忽然抬手阻止。
“父亲,此时不能草率!”
说话之人面宽腮厚,眼睛炯炯有神,正是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
“哦?”
郑芝龙转过头,欣然的看着他这个虎子。
曾经有好几个相面先生,都说此子有成龙之相。他郑芝龙富有四海,但命中实在不带问鼎之运,于是把整个希望,都托付在他儿子身上。
“福森有何看法?”
“父亲大人,天津水师乃皇帝亲封,若明目张胆上门,不太妥当。”
其实这些年,郑芝龙不止一次用私下手段消灭大明其他水上力量,这种事情他做习惯了,一时也没在意。
如今不同,吴三桂带给他一封信,信上谈及一件大事。女真人同意与吴三桂南北而治,也给了郑家一个天大的恩惠。
郑家海盗出身,想要问鼎中原绝不可能,文人世家们就不能同意。但是吴三桂在信中直言,若是携手灭掉朱家,便可将琼州与小琉球划给郑家统治。
小琉球实际就是台湾,与琼州都是孤悬海外的福地,地域广阔,岛上各种资源应有尽有。郑家以海权着称,有此二地给他,当个逍遥土皇帝足矣。
“你的意思是……”
这是绝对机密,连自己侄儿也不能轻易暴露,所以郑芝龙仅说出半句,郑成功便开始点头。
“此计可行!”短短四个字,却透露出郑福森帝王般精炼话术。
说完郑成功转头看了眼自己堂哥郑成则。眼神之中,一道无法琢磨的精芒悄然划过。
于是五天后,一支由三十艘三桅杆夹板船,五十艘戎克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泉州港悄悄出发。目的地——辽东湾,盖州。
……
二十五天后。
三十艘夹板炮舰,是郑成则这辈子指挥战舰最庞大的一次。这种规模的舰队,在南洋海面上,足以消灭一个小型国家。
意气风发,用来形容此刻郑成则最为合适。但他每次眺望北方,总是想起堂弟郑成功那深邃的眼神。
表弟这人,年轻稳重,行事总是前后有据,长这么大,几乎没见他犯过大错。此人往后,绝对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他又很庆幸,自己居然是郑芝龙亲生侄儿。有什么,比生下来就注定荣华富贵更好呢?
“将军,女真人已经全部登船,总共九千五百人!”
有传令兵来报告,郑成则抬头看向岸边,那里还有一千匹马没上船。
“这些鞑子,还以为是两百年前呢,打仗弄这么多马,除了能吃,还有啥用?”对着那些根本无法容纳的马揶揄了一句,郑成则转身走向船舱外面。
在隔壁船上,站着一位秃顶壮汉,此人身材魁梧,眉毛黑而浓密,郑成则抬手给对方行了个礼。
“多铎将军,一切可准备妥当?”
什么都满意,只是那些马没上船,让多铎心中不快。换过思维一想,等拿下天津卫,再让人骑过去便是,反正攻城也用不上。
于是多铎还礼一笑:“一切妥当,此次劳驾将军了!”
看不出来,多铎还挺礼貌,这和他粗犷的外表完全不相符。
北风起,号角声声,八十艘战船扬起南帆,沐浴着低温的北地阳光,滑向深渊般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