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68章 张绣赴台 宛地归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夏之宛,蝉声高鸣,城中政台却无一日宁静。张绣连日收信,知濮阳不破,许军败势已定,而江东却未动兵,只遣人设局。澜台军虽不进一兵,却如江流慢渗,声势所至,士心自转。

他本欲再遣胡车儿持信往定陶,却终在书信未封之刻,忽然拍案起身。

“我去见他。”

李堪错愕:“将军亲往?主将入敌境,此非大忌?”

张绣目光冷定:“他已非虎狼之将,而是政主。我若不识其意,终难保此宛。”

李堪再欲劝,却见张绣披长袍、不带甲,只佩符节、文案、印私印,自备车舆二乘、步骑三十,亲往定陶。

吕布接信,只书一语:“可入,不迎。”

七月初八,张绣至定陶,未见兵列道旁,亦无仪仗迎送,澜台台府仅遣政务署吏官于府前一揖,引其入内。

府中台堂,青纱轻垂,香案一隅,两人对坐,无戎马之声,唯文书铺陈。

吕布着青色朝裳,不挂佩剑,仅按一方墨玉纹印于席前,未起身,亦未让礼。

“将军不来为投,也非来为战。”吕尘开口,“那便谈谈,这宛地之去留。”

张绣直视其目:“宛城三年,绣守之,兵少地孤。今朝廷久虚,操军不来,江东不援。若我再自守,只成两雄之间一棋子。”

“我不愿投人,也不欲独亡。愿宛地以市通澜台,以兵守自身,不设澜制、不署澜律,唯合于安。”

吕布微笑:“将军既来通市,又避于制,此非合,而是借。”

“我可不设郡官,不遣节制,不收军权,但‘市通’必入律令一系——澜台令不发于宛,却须得入你之仓、你之营、你之吏房。何故?因我不能以制御天下,却让旁人制外于我。”

张绣沉默片刻,缓缓拱手:“若我设一分署,归于澜台法策,保兵不扰、民不乱,府库之册可查、征粮之数可核,可否?”

吕布点头:“可。”

“若宛地可为澜台军制之外辖之地,则法制之线须入营吏,兵粮之道须合账目,人籍不改名号,但从我军功录册——此非取人,而是使你不再为孤。”

张绣抬眼:“此等盟誓,曹操不予,刘备不许。为何你信我?”

吕布却答:“因我不以你为属,而视你为根。”

“中原之乱,在于诸将皆自号、皆占地,却无一人愿统合律令、开局一制。我澜台制不为收人而设,而为护局而成。”

“你不归我,可归我制。”

张绣闻言,沉思良久,终一揖到底:“张绣愿设‘宛地律通台’,以市通政,以册归文。”

当日暮时,澜台政务署副使许季常带三十政吏入宛,初设“外属律册司”;风书所抄录宛地仓数、营粮、丁籍三道,与澜台主账同步造册。

宛地未变旗帜,却已归心。

而消息传入豫西、南阳、鲁阳、昆阳诸地,数郡豪族立即遣人观望,甚至已有文士送表愿“习律投司”。

曹操闻此,顿失笑道:“他不夺地、不封将,却能使地自归、将自效。再不阻之,马腾必动。”

他当夜即令:调夏侯渊一军,自弘农转宛西,以备澜台西进。

定陶,台府台堂,诸葛亮送回张绣归表副本。

吕布看罢,只道:“制不需入朝,先入地。”

“中原百郡,皆将为我网中丝。”

他执笔,在豫西图上画下一线,宛为首节,名曰:

外属联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