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天空灰暗低沉,晨曦未现,城中却早已笼罩在血与火的阴影之下。昨夜的斗殴并未因黑夜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街道残留的血迹尚未干涸,破碎的酒楼门扉、倒塌的摊位、满地的残器皆昭示着一夜间的混乱。鸡鸣声被哭喊声掩盖,巷口的百姓急急收拾家什,欲逃离城中,却见城门紧闭,守军持戈而立,冷目审视,一句“不得出城”将所有人困在这座巨鼎之中。
东市最先传来噩耗,一座茶楼被纵火焚毁,火光冲天,数十人葬身火海。有人言是世家门生报复寒士学子,也有人说是寒士故意点火挑衅,真相无从查证,但谣言却随着火焰迅速传遍全城。百姓惶惶,纷纷传言“洛阳将有大乱”,一时间民心浮动,城中秩序彻底崩溃。
学馆亦未能幸免。晨课之际,数十名世家子弟与寒士学子在讲堂外爆发冲突,起初只是口舌相争,转瞬间便有人抽刀相搏,鲜血溅在石阶之上,惨叫声震动四方。执教长老仓皇阻拦,却被推搡在地,场面几乎失控。此事一经传出,寒门学子群情激奋,聚集在馆前高呼不公;而世家子弟亦招呼同族门生赶来,誓言“护卫门第尊严”。学馆本为教化之所,此刻却成了战场的前奏。
军中局势更加凶险。昨日之血尚未干透,今日更有大批军士因一句不合拔刀相向。北营、东营皆传出械斗,甚至有小队在操场上当场分裂,一半寒门出身的士卒高呼“我等为陛下效死”,另一半世家拥护的军官怒斥“乱臣贼子”,刀剑对峙,气氛凝固到极点。虽然未全然开战,但那股杀气已让人清楚地嗅到内乱的血腥味。
消息一件接一件传入皇城,荀彧立于御阶之下,面色惨白如纸,急声奏道:“陛下!东市纵火,学馆流血,军中兵士对峙,局势已然不可控!若再放任,洛阳将彻底陷入内乱!”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沉:“司马懿的算计已显。此时若陛下仓促出兵平乱,虽能暂压,但世家必佯作受害之民,借机聚拢人心。唯有借乱识人,待其浮出水面,再一举斩尽,方能绝根。”贾诩冷笑声冷如铁:“洛阳乱则天下乱,天下乱则人心显。此正是陛下收割的良机。只要血流得足够多,世家自会现出獠牙,到那时杀之,才可痛快!”
吕布负手立于御台之上,静静凝望城中升腾的黑烟,眸光如鹰般锐利,沉声道:“此火,便让它烧得更烈。锦衣卫暗中监控,不许轻举妄动,待到世家子弟与寒士彻底厮杀,待到军营之内分裂不可收拾,朕便要以迅雷之势,斩断天下旧脉!”荀彧闻言,心中暗叹,知陛下已决心借乱立威,再无回头之意。
与此同时,司马懿在府邸中负手而立,听着属下回禀各处战乱消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世家之力,本不在兵马,而在人心。寒士若欲崛起,必先得陛下支持。今我等挑动军心,播散谣言,洛阳之乱必不可收拾。届时陛下纵有雄兵,也将四面受敌。等到百姓惶惶,军士疑心,陛下再想镇压,便是自损根基。”他目光幽深,仿佛已经看到吕布在血火中疲于奔命的未来。
黄昏时分,洛阳的街头已是血迹斑斑。百姓关门闭户,不敢外出,街上只有巡游的暴徒与结伴的学子。火光在夜幕下如同野兽的獠牙,啃噬着整座城池。哭喊声、怒吼声、厮杀声连绵不绝,仿佛这座帝都正在被人从根基撕裂。
而在皇城最高处,吕布披着黑甲,静静俯瞰这一切,面容冷峻如雕像。他的手缓缓握紧长戟,低声自语:“裂痕既已生,就让它彻底撕开。世家、寒士、军心、民意,今日皆在火与血中现形。待一切浮出水面,便是朕以雷霆收割之时!”
风声猎猎,夜幕如铁,血与火在洛阳交织,裂痕已无法弥合。
血与火的裂痕,正在吞噬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