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 第330章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南锡疯狂溃逃的英法联军的残兵败将,就像是被驱赶的羊群,一路向西,最终在巴黎以东的广阔郊野停了下来。这里,成为了蒙哥马利这个历史上也就能欺负欺负一下补给严重不足的拉美尔的糊涂虫,眼中最后的“希望之地”。

他决心在此构筑防线,依托塞纳河支流和预设(但大多未完工)的工事,背靠巴黎这座巨大的城市,与德军进行一场决定性的决战,复刻一遍曾经的胜利。

临时指挥部设在凡尔赛宫附近一处贵族庄园的地下室里。空气中弥漫着潮湿、汗水和失败的气息。蒙哥马利指着摊在巨大橡木桌上的地图,手指重重敲在巴黎外围的环形区域:

“先生们,这里!就是我们的马恩河!我们就在这里,依托城镇、河流、森林,建立纵深防御!像20年前收拾德意志人那样,将他们彻底钉死在这里!巴黎是我们的堡垒,我们的后盾!只要我们顶住德国人的装甲冲锋,消耗他们的锐气,援军……便会感到!” 他的语气依旧带着帝国将军固有的傲慢,尽管这份傲慢在洛林的溃败后已显得无比苍白,而且他自己内心心底也是没有底的。

戴高乐站在一旁,双臂抱胸,脸色铁青。他看着蒙哥马利在地图上划出的那条脆弱的“防线”,又看看周围那些眼神涣散、军装褴褛的英法军官,心中的怒火和绝望几乎要喷薄而出。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情绪,用一种近乎刻板的冷静语调开口:

“将军,恕我直言。在巴黎郊外与德军装甲集群进行决战,无异于将我们残存的部队送入绞肉机。”

蒙哥马利不悦地皱起眉头。

戴高乐无视他的表情,手指果断地指向地图南北两侧:“我们尚有两条生路!向北,撤往加莱、敦刻尔克方向,背靠海峡,寻求皇家海军的掩护,即使战事不利,也有撤退到代英的通道!向南,退守法兰西中部高原,利用复杂地形迟滞德军机械化部队,等待……局势变化!将主力钉死在巴黎城下,一旦防线被突破,我们将陷入背水一战的绝境,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而且,巴黎……”

戴高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它不应成为战场。”

蒙哥马利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地图上的铅笔跳了起来:“撤退?又是撤退!戴高乐将军,法兰西的军人难道只剩下逃跑的勇气了吗?背靠巴黎,我们才有坚持下去的理由!皇家海军会保障我们的侧翼!本土的增援也在路上!固守这里,才是为法兰西和自由世界争取时间!” 他环视众人,试图用气势压倒一切质疑,“这是我的决定!也是唯一可行的方案!各部立即进入预设阵地,准备迎敌!”

戴高乐看着蒙哥马利那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眼神里最后一丝期待也熄灭了。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执意要跳下悬崖的疯子,带着深深的怜悯和一种“你开心就好”的彻底放弃。

他心中无声地咆哮:增援?你的增援在哪?是那些还在苏格兰高地跟同胞厮杀的怨兵,还是胡佛那张空头支票?至于巴黎作为“后盾”?这座城市现在就是个巨大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火药桶!但他知道,争论已毫无意义。蒙哥马利是联军名义上的最高指挥官,他的意志不容挑战。

“遵命,将军。”戴高乐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他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我将尽力协调法兰西部队,巩固您指定的防区。” 他心中已然做出决断:一旦蒙哥马利这条漏洞百出的防线崩溃,他绝不会留在这里陪葬。法兰西真正的火种,必须保存!

就在蒙哥马利在郊外意气风发地布置着他的“马恩河防线”时,巴黎城中心,爱丽舍宫内,气氛却是另一种凝重。

总理保罗·雷诺和被软禁(但待遇尚可)的贝当元帅,避开所有人的耳目,在一间僻静的小书房内会面。窗外,是巴黎初夏明媚的阳光和宁静的花园,与城外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形成刺眼的对比。

雷诺的脸色憔悴不堪,眼袋深重,他将一份绝密情报推到贝当面前,声音嘶哑:“元帅,局势……已经无法挽回了。蒙哥马利的部队是什么样子,您我都清楚。他们在郊外,连一天……不,可能连半天都撑不住。古德里安的坦克履带,随时会碾过我们的街道。”

贝当沉默地看着窗外,这位经历过一战凡尔登绞肉机的老帅,此刻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解脱感。他缓缓开口:“所以,你的决定是?”

“投降。”雷诺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不是现在,而是在……蒙哥马利防线被突破的那一刻。我会签署命令,宣布停战,向德意志请求谈判。” 他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带着近乎哀求的神色,“元帅,我知道,您不赞同戴高乐他们的做法。但现在,只有您……只有您的威望,才能让德意志人有所顾忌。我恳求您,在未来的谈判桌上,无论如何,请务必……务必为法兰西的百姓争取一条生路!” 他紧紧抓住贝当布满老年斑的手,“我们不知道德国人现在的秋毫无犯是真是假,是长久之计还是昙花一现。但百姓是无辜的!法兰西的血,已经流得够多了!”

贝当反手轻轻拍了拍雷诺的手背,动作迟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放心吧,保罗。保护法兰西的人民,让他们免受战火的荼毒,这本就是军人的职责。虽然……是以这种方式。”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屈辱,有无奈,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他知道如果将来德意志败了,他将会被彻底的钉死在耻辱柱上,但是如今混乱的法兰西内部局势和外部混乱的国际局势,必须要两头押注才能够最大利益上的确保法兰西的利益。

“我会尽力。为了法兰西。”

——————

当巴黎郊外的工兵们正汗流浃背地挖掘着注定徒劳的反坦克壕,士兵们紧张地检查着所剩无几的弹药时,巴黎城内,却上演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战争?似乎成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名词。

香榭丽舍大街两侧的咖啡馆依旧座无虚席。绅士们穿着考究的西装,慢条斯理地品着咖啡,翻阅着报纸(上面充斥着政府粉饰太平的报道和蒙哥马利“必胜”的宣言)。

淑女们戴着精致的帽子,讨论着最新的时装潮流和即将举办的沙龙。塞纳河畔,艺术家们支着画板,捕捉着河水的波光,仿佛城东传来的隐约炮声只是夏日的闷雷。远处时不时响起的像是闷雷响的炮火他们就像是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夜晚,才是这座城市“活力与繁荣”的顶峰。歌剧院里灯火通明,上演着最新的芭蕾舞剧《浮士德》,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高级餐厅里觥筹交错,水晶吊灯的光芒照亮着盘中精致的鹅肝和勃艮第红酒。而在那些隐秘的贵族府邸和高级公寓里,一场场奢华的沙龙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听说德国人的坦克已经到了莫城?”

“哦,亲爱的,别让那些扫兴的消息打扰我们的雅兴!蒙哥马利将军不是在郊外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吗?要相信我们的军队……还有代英朋友!”

“就是就是!来,尝尝这瓶1893年的玛歌!天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喝到,及时行乐嘛!”

“对了,珍妮,你听说了吗?南锡那边的人说,德国兵买东西居然真给钱?那些代英的军队都是直接抢……真是稀奇……”

“哈!大概是做做样子吧?野蛮人穿上军装也还是野蛮人!不过……如果他们的军官都像宣传画上那么英俊挺拔,我倒是不介意请他们喝一杯……”

娇笑声、碰杯声、悠扬的钢琴曲……在精美的水晶杯和摇曳的烛光中,战争的血腥和绝望被隔绝在外。人们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用酒精、艺术和及时行乐麻痹着自己,营造出一种病态的、摇摇欲坠的和平幻象。郊外士兵的生死,似乎与他们无关。国家的命运,仿佛只是沙龙里一个无关痛痒的谈资。

戴高乐在驱车返回自己在巴黎家的路上时,看着车窗外这歌舞升平的景象,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他知道,这座城市的心,已经死了,至少是暂时麻木了。蒙哥马利在郊外徒劳地挖掘着坟墓,而城内的“精英”们,已经在坟墓之上跳起了最后的华尔兹。

想到了这里,他忽然下定了某种决心,让车掉了一个头,踩下油门,吉普车在空旷了不少的街道上加速驶向东方,那里,炮声越来越清晰。他必须为法兰西,保存下最后一点真实的、清醒的火种。巴黎的幻梦,注定要被钢铁履带无情地碾碎。

距离开战……仅仅过去了两个星期零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