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 第375章 全面换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全世界战火纷飞、大国博弈的喧嚣相比,龙国晋省前线,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蓄势待发的“平静”。

自黔州军第十七集团军全面接管晋省防务,将晋绥军及所有抗日力量各部整编纳入麾下后,这片饱经战火的黄土地,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曾经杂乱的军服、五花八门的武器、时断时续的补给,正被一种强大而统一的力量所取代。

358步兵团驻地,团长林云飞正爱不释手地摆弄着一支崭新的“思-15”半自动步枪。枪身黝黑,线条流畅,20发弹匣散发着工业的力量感。他熟练地拉动枪栓,感受着那顺滑的机械韵律,眼中满是赞叹:“好家伙!这可比咱们以前用的汉阳造、中正式强到天上去了!黔州军的家伙,硬是要得!”

正感慨着,团军需官带着几个士兵,抬着几个精致的木箱走了过来。

“团长!您的配枪到了!还有各位营连主官的!” 军需官脸上带着喜气。

林云飞放下步枪,好奇地接过一个沉甸甸的、印着黔州军徽的枪盒。打开盒盖,黑色天鹅绒衬垫上,静静地躺着一把造型经典却透着精悍气息的手枪。枪身烤蓝幽深,握把是硬木压花,整体工艺精湛得令人咋舌。

“37式军官手枪,”军需官介绍道,“仿m1911,但改进了工艺,更耐用,更精准!用的是咱们黔州兵工厂自产的‘龙-1型’10mm手枪弹,威力比老美的.45还猛!”

林云飞拿起手枪,沉甸甸的手感极佳,比划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好东西!这不仅是武器,更是身份的象征,是融入黔州军体系的标志。

“哈哈哈!老林!快看看我的新家伙!”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隔壁旅特别加强团的团长刘云龙,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手里也炫耀似的举着一把崭新的37式手枪。他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显然是想在老友面前显摆一下这团级军官才有的待遇。

然而,他刚迈进院子,炫耀的话就卡在了嗓子眼。只见林云飞团部的操场上,正停着几辆军用卡车,士兵们正热火朝天地从车上卸下成箱成箱的武器弹药!崭新的“思-15”步枪、泛着油光的通用机枪(mG42龙国版)、粗壮的“铁拳3型”火箭筒……堆得像小山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新枪油和弹药特有的金属气息。

再看看自己手里孤零零的一把手枪……刘云龙脸上的兴奋瞬间变成了羡慕和一丝尴尬,悻悻地把枪插回腰间的枪套:“得……我还以为就我有呢,敢情你们358团也整锅端了!黔州军这手笔……真他娘的阔气!”

林云飞哈哈一笑,拍了拍老友的肩膀:“老刘,急啥!好东西人人有份!你们加强团还能少了?”

这时,又一队卡车驶入驻地,车厢里堆满了捆扎整齐的崭新军服。卡其色的布料,挺括的版型,统一的制式,与晋绥军以往灰扑扑、打着补丁的旧军装形成鲜明对比。刘云龙看着那成堆的新军装,眼神有些恍惚,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几个月前,他们还在为弹药发愁,为粮食拼命,如今……

“和尚!你狗日的又在翻啥!” 刘云龙一声断喝,把众人的目光吸引过去。只见他那警卫员和尚,正猴急地从一辆运送军粮的卡车车厢里,翻出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铁皮罐头,一手一个——一个印着“红烧回锅肉”,一个印着“五香牛肉”。

和尚被抓个正着,也不怕,嘿嘿笑着凑过来:“团长,林团长,您二位瞅瞅!这罐头包装纸上面画的!油汪汪的!香得很!咱尝尝哪个味儿好?” 说着就要去抠盖子。

“和尚!放下!” 刘云龙脸一板,佯怒道,“没规矩!这是老林他们部队的补给!想吃回咱们团吃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让人看扁了咱们加强团!”

和尚委屈巴巴地抱着罐头,不敢动了。

林云飞笑着打圆场:“老刘,你这是说的啥话!什么看扁不看扁的!咱们现在都是黔州军,都是第十七集团军的兄弟!是一家人!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和尚,拿来!咱们一起尝尝这黔州军的新伙食!”

林云飞拿过那罐五香牛肉罐头,翻来覆去看了一下,发现了边缘一个小小的金属开罐器。他试着轻轻一撬,“嗤啦”一声轻响,密封的罐头盖应声而开!一股浓郁醇厚、带着香料和肉香瞬间弥漫开来!

“嚯!真香!” 和尚第一个忍不住,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别急!”林云飞将罐头放在了一旁的炉子上,很快罐头里的肉汤被烧开,这一会儿是整个屋子里都是肉香味了,搞得四周忙活的战士们都纷纷驻足往这边往来。

只见此刻的林云飞用匕首挑出一块颤巍巍、裹着酱汁的大块牛肉,放进了一个碗里,递给和尚。“有些烫注意点吃!”

和尚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却满脸陶醉:“香!真香!比俺们队里过年炖的肉还香!”

刘云龙也忍不住了,接过林云飞递来的回锅肉罐头,学着样子打开,放在炉火上烤。红亮的汤汁,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片,还有青蒜的香味……两人也顾不上团长形象,就着罐头,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满嘴流油,连声赞叹。这小小的罐头,带来的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和底气——部队的补给,真的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一阵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辆造型硬朗、涂着龙国陆军标准卡其色涂装的越野吉普车,卷着尘土,一个漂亮的甩尾停在了团部门口。车门打开,跳下一位精悍的军官,正是林云飞手下的悍将,骑兵出身的孙小明!

“团长!我们回来了!” 孙小明嗓门洪亮,脸上带着兴奋,“瞧瞧!咱358团的新座驾!德意志技术,黔州制造!跑得快,爬坡猛,皮实耐操!比小鬼子的三轮侉子强一万倍!”

林云飞和刘云龙看着这辆线条硬朗、散发着力量感的吉普车,眼睛都直了。林云飞围着车转了两圈,摸摸结实的保险杠,拍拍厚实的座椅,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刘云龙更是看得眼热,围着车啧啧称奇:“好家伙!这车!比老子的马可强多了!”

孙小明嘿嘿一笑,冲着刘云龙挤挤眼:“刘团长,别急!听说你们加强团也配了几辆!孙德胜那老小子现在正在捣鼓呢!毕竟嘛!大家都有!”

整个358团驻地,乃至整个第十七集团军的前沿阵地,都沉浸在这种换装新装备、提升战斗力的火热氛围中。崭新的武器、丰足的弹药、可口的军粮、便捷的车辆……这一切都如同强心剂,注入了这支刚刚完成整合的部队。士兵们脸上的茫然和疲惫被兴奋和自信取代,士气空前高涨!

然而,就在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指挥部的作战地图前,气氛却凝重而肃杀。第十七集团军的军长,以及林云飞、刘云龙等人的顶头上司——两位刚刚换装了崭新将官服、目光锐利的旅长,正并肩站在巨大的太原地区沙盘前。

他们的手指,不约而同地点在了沙盘上那座被日军膏药旗标记的、象征着耻辱和战略要地的城市——太原!

“老楚,装备都发下去了,士气也鼓起来了。” 一位面容刚毅的旅长沉声道,手指敲打着沙盘边缘,“小鬼子的第36师团,占了太原快两年了,真当是他们的安乐窝了?”

另一位被称作“老楚”的旅长,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闪烁着智慧与杀意:“是啊,老陈。以前咱们缺枪少炮,啃不动这块硬骨头。现在……咱们鸟枪换炮了!黔州军给的家伙,足够让小鬼子的‘安乐窝’变成他们的‘铁棺材’!”

他指着沙盘上太原城外围的几处高地:“新到的重炮团,火力覆盖范围正好能敲掉鬼子的外围支撑点!咱们的‘瓢虫’坦克,对付城里的鬼子豆战车绰绰有余!还有那些火箭筒,既可以给小鬼子坦克用,可以好好给他们的碉堡‘开开洋荤’!”

陈旅长眼中寒光一闪:“更重要的是,情报显示,为了支援缅甸和印度方向,太原的鬼子兵力有所抽调,防御相对空虚!这正是天赐良机!”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绝和必胜的信心。

“上报军部!拟定作战计划!” 陈旅长一拳砸在沙盘上,震得代表太原的膏药旗微微摇晃,“这一次,我们要用新装备,打出新气象!把太原城,从小鬼子手里夺回来!让晋省父老看看,咱们龙国的军队,是怎么收复失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