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01章 新年,家庭,弟弟郑浩对于未来的抉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1章 新年,家庭,弟弟郑浩对于未来的抉择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预示着新年的临近。

郑仪家的客厅里,却是难得的、真正的热闹。

暖气开得很足,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一种属于家庭的、暖融融的温馨。

郑仪的父母,从京城过来了。

两位老人穿着崭新的、明显是为了过年才买的深色棉袄,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与儿子儿媳、尤其是与小孙子团聚的喜悦和激动。

郑父身材不高,但很结实,常年劳作在他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手掌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话不多,只是憨厚地笑着,眼神却不时地、充满慈爱地追随着满地乱爬的小孙子郑怀瑾。

郑母则明显要健谈一些,拉着儿媳秦月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京城的生活,说着小儿子郑浩在学校的情况,语气里满是为人母的骄傲。

而话题的中心之一,郑仪的弟弟郑浩,此刻正安静地坐在沙发角落里,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看得入神。

他比几年前郑仪最后一次见他时,明显瘦了些,也沉静了许多。

以前那个活泼好动、喜欢缠着哥哥问东问西的少年,似乎被京城求学的岁月磨去了不少棱角,眉宇间多了一丝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沉郁和思索。

秦月在厨房和餐厅之间忙碌着,准备着丰盛的家宴。

郑怀瑾则成了全家人的开心果,一会儿扑到爷爷怀里要抱抱,一会儿又摇摇晃晃地去扯奶奶的衣角,嘴里咿咿呀呀地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婴语”,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郑仪下班回来,脱下带着寒气的外套,看到这热闹温馨的一幕,脸上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放松而满足的笑容。

“爸,妈,路上辛苦了吧?”

他接过秦月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把脸,走到父母身边。

“不辛苦,不辛苦!坐高铁快得很!”

李秀兰连忙摆手,看着大儿子,眼神里满是欣慰和骄傲。

“倒是你,看着好像又瘦了?工作是不是太累了?得多注意身体啊!”

“我没事,妈,好着呢。”

郑仪笑了笑,目光转向沙发角落里的弟弟。

“小浩,哥回来了都不打个招呼?”

郑浩这才从书里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一丝有些腼腆的笑容。

“哥。”

声音不打,带着点书卷气。

“看什么书呢?这么入迷。”

郑仪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随手拿起那本书看了一眼封面——《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治理前沿》。

很硬核的专业书籍。

“随便看看。”

郑浩合上书,语气平淡。

“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参考书。”

“嗯,不错,有钻研精神。”

郑仪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他能感觉到,弟弟的肩膀比以前单薄了些,但似乎也更坚实了。

“在学校怎么样?还适应吗?钱够不够花?”

“都挺好的。”

郑浩的回答言简意赅,似乎不愿多谈自己的事情。

郑仪敏锐地察觉到弟弟情绪不太高,但他没有追问。

年轻人有自己的心事,很正常。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餐桌旁。

饭菜很丰盛,都是郑仪父母爱吃的家乡菜,秦月的手艺得到了婆婆的高度赞扬。

郑怀瑾坐在特制的儿童餐椅上,挥舞着小勺子,吃得满脸都是,引得大家笑声不断。

饭桌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未来的安排上。

郑父抿了一口儿子给他倒的酒,脸上带着满足的红光,开口说道:

“小仪啊,眼看着怀瑾也一天天大了,你们工作又忙。我跟你妈在京城,虽说离小浩近点,但说到底也是租的房子,人生地不熟的。我跟你妈商量着……等小浩研究生毕业,工作稳定了,我们就回老家去。”

老家的房子虽然旧了点,但街坊邻居都熟,空气也好,种点小菜,养几只鸡,日子过得自在。”

李秀兰也附和道:

“是啊,京城开销大,我们俩老家伙在那里,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还净添乱。回老家,我们都习惯。”

郑仪放下筷子,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默默吃饭的弟弟,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他给父亲又斟了一杯酒,语气温和但坚定地说:

“爸,妈,你们那个想法,不太合适。”

“回老家?老家医疗条件跟不上,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我们离得远,怎么放心?”

“在京城租房子,也确实不是长久之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家人。

“我的意思是,你们就别来回折腾了。”

“等开了春,就在明州买套房子。不大,够住就行,离我们近点。到时候,你们就搬过来。”

“明州这边,城市发展不错,生活也方便,医疗条件比老家强得多。你们过来,既能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我们照顾起来也方便。”

这话一出,郑父郑母都愣住了,互相看了一眼。

李秀兰有些犹豫:

“在明州买房子?那得花不少钱吧?你又要养孩子,压力太大了!我跟你爸还有点积蓄,回老家翻修一下老房子够用了,不能给你添负担!”

“妈,看您说的,什么叫添负担?”

郑仪笑了。

“儿子给父母养老,不是天经地义吗?”

“钱的事情你们不用操心。我现在工资还可以,而且……”

他看了一眼秦月,秦月温柔地回望着他,眼神里满是支持。

“而且秦月也支持。我们俩努努力,在明州安个家,把你们接过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比什么都强。”

郑父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和儿媳温柔的笑容,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圈有些发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好……我儿子有出息了……知道孝顺了……”

李秀兰也抹了抹眼角,脸上却绽开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那就听小仪的!我们就在明州安家!到时候天天给我大孙子做好吃的!”

解决完父母的养老问题,饭桌上的气氛更加轻松融洽。

话题自然转向了弟弟郑浩关于未来的打算。

“小浩啊,”

李秀兰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菜,语气带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你研究生明年夏天就毕业了,有什么打算没?是打算留在京城发展,还是……去南方?你哥在明州,你要是愿意过来,也有个照应。”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郑浩身上。

郑浩放下筷子,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家人的注视,最后落在了哥哥郑仪的脸上。

“哥,爸妈,嫂子。”

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笃定。

“我的事……我已经有打算了。”

“我谈了个女朋友,叫林薇。她家是京城的,她父亲……在部委工作,是个司长。”

这话一出,饭桌上瞬间安静了一下。

郑父郑母脸上都露出了惊讶和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神色。

部委司长的女儿?

郑仪也微微有些讶异,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静静地看着弟弟,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郑浩似乎早就预料到家人的反应,他脸上没有任何得意或不安,只有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平静。

“林薇的父亲……对我还挺看重的。”

“我们商量过了。等我毕业,我打算走选调,进部委。”

他顿了顿,目光坦诚地看着郑仪。

“哥,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家里人再沾这个圈子。我也知道这条路……不容易。”

“但我认真考虑过了。这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为了攀附谁家的关系。”

“我是学这个的,国际关系,全球治理。我觉得……在更高的平台上,或许能真正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林薇的父亲也说了,部委现在很需要有国际视野、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人。他会支持我,但路,最终还得我自己走。”

郑浩说完,便安静了下来,等待着家人的反应,尤其是哥哥的反应。

郑仪久久没有说话。

他确实有些惊讶。

他没想到弟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更没想到弟弟会如此成熟、如此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走选调,进部委。

这意味着弟弟将要踏入的,是一个比他目前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规则也更加森严的领域。

那里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人才,背景深厚者不知凡几。

弟弟一个毫无根基的没有相关背景的孩子,想要在那里立足、发展,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

郑仪内心深处,确实有一丝不愿家人再沾染仕途的想法。

这条路,太累,太险,太多身不由己。

他一个人在这条路上跋涉就够了,不希望弟弟也卷进来。

但是……

他看着弟弟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看着那张年轻却已经显露出独立思考能力和担当的面庞。

他忽然意识到,弟弟已经长大了。

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需要他指引的少年。

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判断,有为自己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作为哥哥,他可以提醒,可以建议,但最终,应该尊重弟弟的选择。

更何况,弟弟的选择,并非盲目。

他有清晰的目标,有明确的路径,甚至还有了一定的外部支持。

这比很多同龄人茫然无措的状态,要好得多。

郑仪缓缓吐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他端起酒杯,对着弟弟。

“小浩。”

“哥尊重你的选择。”

“既然想清楚了,决定了,那就放手去干。”

“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你的后盾。哥……也会在背后支持你。”

郑浩看着哥哥,看着哥哥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鼻子微微一酸,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也端起面前的饮料杯。

“谢谢哥!”

两只杯子在空中轻轻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