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416章 河中vs朝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大帅被乐彦祯坑了五万贯的事,军中诸将皆有所耳闻。

一直以来,大帅都是占人便宜的,田令孜厉害吧,权倾朝野的人物,大帅欠他五万贯,拖了这么久了,说不还就不还。

曾几何时,一个乐彦祯居然能把陈大帅的钱给坑了,诸将纷纷建言,趁大胜之际,直接南下进攻魏博的贝州,好替大帅出口恶气。

王猛气愤的说道:“大王,这个乐彦祯实在是不要脸皮,不如咱们直接南下,打下一座城,搜刮一番,怎么也得把五万贯钱再找补回来。”

“打什么打,你信不信,本王不用打,就能让乐彦祯吃不了兜着走!”

王猛听后,觉得大王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法子了。

用军事手段去啃魏博镇这根硬骨头,肯定是下下之策,但这乐彦祯的行为,着实是把陈大帅给恶心坏了。

明着打不了,那自己就暗地里给这个乐彦祯找些麻烦,好出一出心中的恶气。

于是,陈从进亲书一封,急送幽州,密令刘小乙暗中联络魏博诸牙将,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野心家,告诉他们,只有有志向,武清郡王是从骨子里支持他们的。

安排好此事后,陈从进又行文义昌各城,令各城县令,前往安陵参拜。

陈从进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别看现在义昌节度使还是杨全玫,但是,从今往后,义昌镇改姓陈了。

至于杨全玫,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陈从进已经下令,将其送回幽州城,

………………

就在陈从进攻取义昌,并上表复杨全玫为义昌节度使的时候,朝廷和王重荣之间,也算是正式撕破脸了。

王重荣拒绝交出盐利后,田令孜以朝廷之令,悉罢王重荣河中节度,营田,处置等使,直接把王重荣一撸到底。

当然,这年头,朝廷的官爵有没有用,那还得看人,朝廷罢官的行为,对王重荣而言,那是不痛不痒,没了官,王重荣依然以河中节度使的身份自居。

同时,朝廷下诏,令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克用,及鄜坊军节度使东方逵,夏绥节度使李思恭,并神策左右军,征讨王重荣。

王重荣只能聚集大军,同时密遣使者,前往凤翔,邠宁,鄜坊,试图分化密联,驱逐田令孜。

这个世界已经和原时空,完全不同了,李克用没当上河东节度使,也没有和朱温爆发了上源驿之变,反而李克用目前来说,对朝廷还是持恭敬的态度。

原时空中,李克用因为朱温差点死在上源驿,李克用上书朝廷,请求讨伐朱温,但被朝廷和稀泥,因此李克用十分不满,所以才答应联合王重荣,对抗朝廷。

但眼下,李克用并未同意和王重荣联合,反而是接受了朝廷的调令,出兵讨伐河中。

邠宁节度使朱玫也答应出兵,凤翔,邠宁都出兵了,鄜坊节度使东方逵,也是棵墙头草,当即答应了朝廷的调令。

而李思恭,也就是后来西夏的祖先,在此时,一直是以大唐忠臣自居,从不跋扈,朝廷怎么调,他就怎么接受。

让李思恭打李国昌,还是打黄巢,李思恭全都在场,要论起忠心,李思恭敢拍着胸口,表示自己虽然是党项人,但是忠心程度,不下于汾阳王郭令公。

光启元年,九月初,李克用亲率凤翔马步军两万余众,进入京畿,同月,朱玫出兵八千余人,东方逵命部下崔乾安领兵五千助阵。

东方逵可是牢牢记住前任节度使是怎么没的,前任鄜坊军节度使李孝昌,因为太忠心了,亲自带兵勤王,讨伐黄巢,结果后路就被东方逵给掏了。

所以,出兵是可以出兵,但自己肯定不能去,而且主力也得守家,出个五千人,意思一下,也算对的起朝廷了。

而夏绥节度使李思恭也是亲自带兵,出动党项骑兵三千,步军五千,马步军八千人,响应朝廷的号召,讨伐王重荣。

如此一来,四镇兵共计四万一千余人,再加上神策左右两军,合计十万余众,号称三十万大军,讨伐河中王重荣。

消息一出,各地藩镇皆感震动,朝廷看着一年不如一年,但是咬咬牙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大军。

不过,诸镇都想不通,关中都残破成那样了,南边的钱粮还时断时续的,各镇出兵,朝廷能养的起这些兵吗?

且不论朝廷以后能不能维持十万大军在关中作战,至少现在王重荣是真有些吓到了,没想到,田令孜这个宦官竟然来真的。

但是认怂是不可能的,王重荣大发河中诸军,其言,盐池之利,年逾百万钱,若此战胜,则盐池之利,诸军皆可得。

王重荣本部有三万余精兵,又大征丁壮以为兵,得兵十余万众,也号称三十万大军,大战一触即发。

田令孜志得意满,认为自己的权势,到了现在,是最为巅峰的时候。

而就在其得意洋洋之际,朝廷上居然还有人敢唱反调。

右补阙常浚上书,力谏天子,认为田令孜姑息藩镇太甚,功过不辨,造成天下动乱。

田令孜气急,责问其自己哪里姑息藩镇了。

常俊言,昭义孟方立,魏博乐彦祯,大同白义诚,雁门王猛,以及义昌杨全玫,诸镇换帅,朝廷悉数应允,毫无是非,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田令孜等对这种言论,十分反感,这些藩镇换帅,说的好像自己不答应,这群人就会听自己一样,这还不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但是此人公开弹劾自己,不做处置,何以树立威望,于是,田令孜对天子言:”如此疏奏传至藩镇处,岂不招致彼等之猜忿,若诸镇皆反,朝廷如何能制!”

就在常浚上书后不久,天子下诏,贬常浚为万州司户,常浚未至任上,圣旨又至,赐常浚死。

(昨日大帅一言不发,已经避牙兵锋芒了,可叹牙兵之跋扈,着实超过了大帅的预估,大帅想着,是否该邀请他镇之兵,以震慑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