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孤女想当军嫂,转头遇上卧底军官 > 第242章 确认过眼神儿,是一路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2章 确认过眼神儿,是一路人

闲聊几句,确认过眼神,都是性情中人。

她们这些当家主妇的友谊来得就是这么快,有些人一看就跟自己是一路人。

而有的人,那是碰到的第一眼就能发觉,这人跟自己气场不合。

陈曦觉得就像此前的胡可欣,还有现在的林晚晴一样,那是跟她不合的人。

三人看对了眼,当然得说点儿悄悄话。

张莲荣来这边也是想跟陈曦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碰到本地人,当然得多说点儿什么。

张莲荣:“大妹子,我们一家初来乍到,有些事情还得你多提点提点。”

于秋妹笑道:“都是自己人,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就是吧,咱们家属院里人多,总是有那么些人总爱找存在感……”

找存在感,也就是事儿精,懂的都懂,这样的人不好打交道,能躲则躲。

张莲荣在东北那边的家属院也是住了好些年的,怎么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也有经验。

于是她们越说越投缘,在陈曦的带动下,于秋妹又说起了她娘家侄子的事情。

说起娘家侄子,就不得不说起那些知青来了,然后就又扯到了林晚晴。

张莲荣听完林晚晴的事迹,忍不住看陈曦,“小陈,这个叫林晚晴的,咋那么像胡可欣这位大小姐的行事做派呢?”

陈曦摇头,“有点儿像,又不全像。要我说,这位林晚晴比胡可欣更离谱。”

“啥,还离谱。”张莲荣啧啧两声,“老天,那她以后的下场会不会比胡可欣更惨?”

“谁知道呢?”陈曦挑了挑眉,“不好说。”

但她觉得,这位林晚晴的段位,估计比胡可欣更高。不是说她的出身高,而是这位林晚晴,可能是林春暖和胡可欣的结合体。

眼下她们之间没有起正面冲突,倒还能相安无事,要是真的对上了,怕是要费一番功夫了。

于秋妹听到她们谈话眼睛一亮,“二位,说说吧,总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在说。那个胡可欣是怎么回事?”

张莲荣看了下陈曦,笑笑没说话。

陈曦也没藏着掖着,反正都是过去式了,她又没做错什么,有何不能说?

于秋妹的嘴其实也很严,她说的都是能说的自家事,别人的事情从不乱嚼舌头根。

当然,他们村里的那些知青例外,实在是她娘家人,受知青的祸害颇多。

陈曦简单地说了一下,半个小时过去了,还给自己狠狠地灌了杯花茶水。

“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我第一次碰到林晚晴的时候,还以为是第二个胡可欣呢,吓了我一跳。”陈曦摇头道,“说实话,我实在是怕了。”

于秋妹道:“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林晚晴跟那个胡可欣有得一拼。唉,这么看来,我侄子是万万不能娶女知青的。”

陈曦本不想多说的,可人家于秋妹来找她就是想寻个说服侄子的方法。

人家对自己不设防,连娘家糗事都说给她听,她明知后面知青们的发展,不能什么也不说。

陈曦斟酌再三说:“嫂子,我来问你,那些村里的知青现在都想回城吧?”

于秋妹实话实说,“刚来那会儿可积极了,什么都想插一脚,就差指导我们怎么洗菜切菜了。

这种热情持续了没一个月就开始偷懒。你们是不知道,他们偷懒的法子一个比一个离谱,只有他们想不出来的,没有做不出来的事情。”

“林晚晴也是这样吧?”陈曦问。

“那肯定啊,林晚晴是这些人里面折腾得最厉害的一个。”于秋妹道,“她年前不是钓了个田胜利吗?被田寡妇收拾了一顿,这些天又变对象了。

这回是另一个后生仔,啧啧,这个后生仔可不得了,人家住在镇上的姐夫也是个人物,最近把他调到城里去了,以后说不定就不回咱们岛了。”

陈曦把这事儿记在心上,说道:“由此可见,田胜利被林晚晴钓着,就是为了给她干活。

那么另一个女知青对人侄子有几分真心,谁也不知道,说不定你那侄子就是另一个田胜利。

如果那个女知青是真心想跟你侄子过日子,那就让他们结婚,不过要要正儿八经领结婚证。

还要再写份证明和保证书,如果将来知青可以回城了,那个女知青也要在这岛上跟你侄子过一辈子,绝不抛儿弃女一个人偷偷回城。

这份证明要请村里的干部去派出所更正,如果那个女知青愿意的话,也不是不能娶。

反正知青的户口是落在村里的,想要离开村子,没有村干部们的首肯,那也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陈曦道:“依我看,那些知青只要有回城的希望,不可能不回去。或许这个时间段会很长,五年十年都有可能。”

于秋妹听完,又是一声叹,“我那侄子也是命苦,只怕又是一个跟胜利一样的衰仔。

明天咱们赶完海后,我就去跟我大哥他们说说。要是那个女知青真愿意,倒也能娶。”

陈曦没再多话,只要那个女知青不傻就不会签这样的保证书。

当天晚上,陈曦跟露露说好了,爸爸上班的时候送她去高大娘家跟春生哥一起玩儿。她要带着星星去赶海。

露露小朋友也想跟着去,可惜到了第二天,她睡得像只小猪一样,可香甜了。

陈曦只能带着星星跟左右邻居一起去赶海了,于秋妹也只带了长子,张莲荣也把小儿子留下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去赶海,如陈曦他们第一次赶海一样,张莲荣娘仨对什么都感兴趣,更是不想放过碰到的任何海货。

回去时,陈曦看到这娘仨的木桶都快装满了,跟她第一次赶海时差不多。

回去时于秋妹让儿子带着木桶回家,她一个人去了娘家。

星星和陆海拿一根棍子合边抬着木桶,走得也不慢。

路上,陈曦把这些海鲜怎么吃最好,跟张莲荣说了一遍。

叮嘱道:“海鲜就要赶紧吃,死了的不要吃。如果吃不完,像这些海螺,蛤蜊,可以蒸熟后拿出来晒干保存。就是那些鱼也能做成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