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孩子的父母死命地护着孩子,这才没有遭了毒手,后来台上的那些人就都被带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儿。
几个孩子回家后都变得沉默了,好多天他们特别黏着陈曦和李向北。
露露抱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那个小孩儿,他会被带到哪里去?”
陈曦叹气,摸摸孩子的头,说道:“妈妈也不知道。但是,那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拼命护着那个孩子,他们以后应该会好起来的。”
心里补充着,只要能够熬过那几年,一定会好起来的。
露露皱着小眉头说:“妈妈,我怕!”
“不怕,这些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以后咱们也尽量少去城里。”陈曦说,“反正咱们岛上也有吃有喝的,啥也不缺。”
“嗯,我一点儿都不想去了。”露露看向哥哥,“哥哥也不许去,我们都不去。”
星星的情绪也不高,“我也不去了,再也不去看电影了。爸爸,那个小孩儿会死吗?”
李向北沉默了一会儿,说:“应该不会吧。”
他也不知道,说实话,这样的场合他也是第一次见。抛却某些立场不说,那些动手的人实在是恶毒。
这样的事情往后可能还会越来越多,李向北马上转变话题,“我听说《地道战》这部电影被封了,暂时看不了了。”
几年过去了,星星最爱的电影依旧是《地道战》。
“好吧,我不会去看了。”星星哼道,“反正我也看过很多回了。”
再看双胞胎了,他们早就睡着了,一家人也就他们两个好一些,他们被父母早早地就捂住了眼睛。
“好了。”陈曦起身,深吸一口气说:“谁跟我一起去浇菜?今晚我们做点儿好吃的,星星和露露,你们想吃什么?”
星星问:“我想吃什么都给我做吗?”
露露也问:“弟弟们呢?不管他们了吗?”
“不管了,今天的晚饭你们两个说得算!”
两个孩子你看我,我看你,瞬间来了精神。
星星笑着说:“我要吃烤鸭,脆皮的那种!”
“有点儿麻烦,但是没问题。”陈曦道,“露露呢?”
露露想了想,“我要吃铁锅炖大鹅,加很多栗子的那种。”
“行,没问题!”
陈曦立马用精神力在空间寻找食材了,两个大菜呀,今天的晚饭很硬。
从这开始,他们算是真正隐居在这岛上了。
隔壁的春妮儿也读初中了,而年纪最大的高寒冬还在读初三,他故意留了一级。
陈曦看到这些大孩子,心里忍不住会感慨,时光呀,当真是匆匆过。
一转眼,还在流鼻涕的小孩儿都长大成人了。
摸摸自己的脸,她是不是也老了呢?
“妈妈!妈妈!”小悦和小辉手拉手地向她跑来,大叫道:“阿玉妹妹和陆婶子要去赶海了,我们也想去!”
双胞胎你一句我一句要找阿玉妹妹玩儿。
阿玉是于秋妹后来生的闺女,今年两岁了。随着他们三家的大孩子都去上学了,能跟双胞胎玩儿的就只有阿玉这个只有两岁的小丫头了。
陈曦看了下天,“这个点儿能赶海吗?”
小辉说:“陆婶子说能。”
小悦补充道:“去另一个海边。”
“哦,好吧。”
陈曦也想着出去走走了,老是待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
今年是六八年的秋天了,报纸上面的内容还跟以前没什么两样。
能上报纸的都是大人物,以及大事件,像他们这边岛上的生活还算平静。
于秋妹一手拉着小闺女,一手提着个水桶就站在陈曦家门口。
“小陈,去不去赶海?”
“这个时间还能赶海?”陈曦惊讶道,她还是第一次这个时间点儿去海边。”
于秋妹说:“咱们去另一个小海滩,虽然涨潮了,那边地势比较高,沙滩也宽,还是能摸点儿东西的,就当带孩子玩儿了。”
“那行。要不咱们去问问张姐去不去?”
“走,去她家问问。”
张莲荣在家里正跟婆婆给孩子们做鞋子,都是大孩子了,跑来跑去的废鞋子。
看到邻居来约她赶海,立马将纳了一半儿的鞋底扔笸箩里。
“去,肯定去!”
张莲荣提着木桶就跑了,纳鞋底什么的哪有赶海来得轻松。
“二位妹子,咋这个时间去赶海呢,能捡到好货不?”张莲荣问。
于秋妹道:“我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那边有点儿特殊。就算是涨潮也能抓螃蟹和挖贝壳。”
“行啊,只要有收获,啥时候我都能去。”张莲荣笑道,“我家孩子的饭量大,我又还没找到个活干,就靠赶海来补贴补贴了。”
陈曦道:“咱们家属院小学的老师,我看有好几个年纪都不小了,你去问问他们招不招老师。”
张莲荣叹了口气,“问过了,现在不招。说是到年底,有两个老师才退休。他们退下来后,才开始招人。”
“也是从咱们家属院里招吗?”
“是的。”
“我觉得张姐你没问题。”陈曦道,“多去那边领导跟前转转。”
张莲荣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至少我有过教小学的经验。”
她们说说笑笑,来到了于秋妹说的新地方。
这个地方确实偏,在红树林的另一边,看上去像个三角地带,有不少礁石,螃蟹也就多了。
双胞胎和阿玉小朋友看到海都叫了起来,三个小家伙想光着脚丫在海滩上跑。
陈曦没同意,这边礁石多,小石子儿也多,硌着脚怎么办?
半个小时后,陈曦和双胞胎就抓了十只大螃蟹,这边的螃蟹果然很多。
两个小家伙还是很调皮的,陈曦一个没看住就跑到大石头上去了,吓得她赶紧叫他们站住不动。
等陈曦赶过去的时候,小悦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个大石头说:“妈妈,那边有个小孩,我见过。”
陈曦一愣,“小孩儿,什么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