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一月,高干密谋派兵袭击邺城。
邺城守将,监军校尉荀衍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了有人想要作乱邺城,立刻发兵绞杀。
高干派去袭击邺城的士兵全部被诛杀,高干自己也被曹军阻击。
历史没有重来的可能,但若是高干详细谋划,或许将袭击邺城之事放在扰乱河东地区之前,至少也可以同时进行,不至于说说是密谋,可还没有动手就被发现。
高干起兵,从面上曹操已经知道了高干的意图,但从本质上讲,高干还没有做出特别的事。
驻军壶口关,那是为了自保,没有人谁过多关注。
谁能想到高干自保都还没有站稳,居然还敢去袭击邺城。
但经历河东地区的叛乱之后,曹操手下那些驻守邺城以及周边地区的官员就不这么想了。
他们已经可以预料到高干会有下一步动作,所有的目光都会聚集到上党郡。
此时高干想要密谋,而且是密不透风的那种,几乎不可能。
所以,尽管高干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绝对能秘密袭击邺城,却依旧被荀衍发现。
荀衍是颍川荀氏家族成员,都是智慧的代表,原本想要瞒过他就不容易,更何况已经有了苗头呢。
处理完幽州事务的曹操收到消息,立刻命乐进、李典率军征讨,自己则率领大军赶来。
高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是被曹操前后夹击,就没有退路了。
生死攸关之际,高干破釜沉舟,奋力一击,逃出了重重包围,率领残军往壶口关奔去。
乐进、李典领军追击,一路追到壶口关下。
壶口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高干报了必死的决心顽强抵抗,乐进和李典二人尝试多次都未能攻克。
回到邺城的曹操听闻此事,心中不免恼火。
大军仅仅休整了个把月,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正月,曹操命儿子曹丕坐镇邺城,亲率大军西征壶口关。
正月里,寒冬的威力尚未完全减退,河道尚未完全解封。
曹操已经年过五十,长途跋涉对他来说已经不是年轻时候那么容易,况且西征之路需要翻山越岭爬过并州的天然屏障太行山,对于曹操本人而言是巨大的考验。
大军进入太行山后,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路上荆棘丛生,大雪覆盖了山路导致很多将士容易踩空,军相当困难,粮草辎重补给更是困难重重。
但一路上,曹操与土卒同甘共苦,让众多士卒颇为感动。
由此大军依旧保持着高昂的气势,一路到了壶口关下。
事后曹操写下了《苦寒行》,来怀念攻打壶口关的一路艰辛,也表达曹操心中拔壶关的志向与决心。
当真是: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高干听闻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壶关,加上本来的乐进、李典军,自料兵势上不能相抗衡,遂出壶口关城,留部将夏昭、邓升守城,自己跑到匈奴部落,向匈奴单于求救。
但单于拒绝了高干的请求。
面对高干拒不投降,曹操站在城前,当着全城的人面,恼火地下令:城破之日,所有人员坑杀。
曹操的本意是想要用武力来威胁守城众人,希望他们速速投降,不要做无谓地抵抗。
可恰恰也是这一道命令,让壶口关城中的守将和所有人都誓死抵抗。
就像当初陈胜吴广起义一样,左右不过一个人头落地,倒不如揭竿而起,命运还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曹操一连数月强攻都没有攻下壶口关。
这时,曹仁的话点醒了曹操。
他说,围城攻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这是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主公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而且此城坚固,城中粮多。攻则士卒疲伤,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顿兵于坚城之下,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
曹操当即收回命令。
果然,曹操这一举动就给了壶口关守将活门,众人守城的意愿逐渐薄弱。
很快,曹仁与李典、乐进等人便强攻壶口关。
壶口关城破。
高干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只能带着几个亲信南下,想要投靠占据荆州的刘表。但在路过上雒县时,被上雒县都尉王琰与严干抓获,身份暴露被斩杀。
高干身亡宣告着并州叛乱终止,上党郡也基本平息。
这时候并州的治理变得尤为重要,统帅并州的人选尤为关键,否则稍有不慎便会再次出现叛乱。
曹操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在地方治理方面声誉很高。
这人便是陈郡梁习。
曹操命他以别部司马暂领并州刺史,来稳定并州。
梁习刚到并州就发现胡狄外族趁着并州战乱就在州界横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归降胡狄部落的。
州中豪族拥兵自重,不断侵袭地方的现象特别严重,这是典型的官方力量不足,无法压制地方势力的缘故。
梁习用怀柔政策规劝诱导当地豪族,以礼节召集他们,推举他们到幕府中任职。
收伏各豪右门之后,又依次征发各家壮丁,强制他们加入朝廷的军队,充入即将出征的队伍中担当勇力。
他们出征后又逐渐迁移他们的家室到邺城作为人质。而对于反抗不服从调遣的人,都用军队将其讨伐消灭,斩首千余级。
恩威并施之后,州中数以万计的人蜂拥归附。
至此,从官渡之战获胜后开始,曹操用了五年左右的时间,统一了原本属于袁氏集团的青幽并冀四州之地。
曹操正式成为天下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
这一年,曹操五十一岁。
从初平元年陈留起兵,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年。
相比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只用了七年的时间,曹操这一路走过来真的不容易。
他要面对的几乎都是地方豪族,还有很多好友的背叛。
在东汉末年,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还能获得胜利的诸侯,不过寥寥数人。
曹操便是其中一人。
曹操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曹操的战功还没有终止,曹操的雄伟计划还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