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月,曹操的使者匆匆返回洛阳,带来孙权密信。
信中只说了两件事,一是同意西上袭击关羽,二是请曹操保密,理由很简单,担心关羽得知消息后有防备。
董昭却说,军事上的事情注重权变,要求它合乎时宜。
他建议曹操表面上答应孙权,为他保密,但实际上要把它泄露出去。
关羽若是听说孙权出兵西上,退兵自保,那么樊城的包围就会很快解除。
而且,孙权会和关羽两支人马相互对峙,曹军可坐收渔翁之利。
另外,围城中的将官如果不知道外有救兵,想到粮食越来越少,会产生恐惧情绪,倘若有了其他的想法,例如架空将军投降,或者起兵造反,甚至与关羽里应外合,到时候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当即采纳了董昭的意见,故意泄露信中内容。
曹操令徐晃用箭将孙权密信内容,分别射入樊城及关羽营中。
此举果然奏效,被围魏军得信后,士气倍增,防守更坚;关羽得信后,则进退两难。
同时,曹操为了解救樊城、襄阳,已率主力由雒阳进抵摩陂,并已先后派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进至偃城,悉归徐晃指挥。
徐晃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扬言应当攻围头屯,却暗中攻向四冢,成功击败了前来救援的关羽五千步骑兵。
关羽退走营寨。
徐晃率军穷追不舍,尾随关羽败兵,实行追杀,并紧随其后冲入关羽营寨。
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
现徐晃趁着关羽的大营陷于混乱之机,冲入关羽的营内,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杀降蜀之胡修、傅方。
樊城的危机也因此解除。
关羽不得不率军退至汉水以南,用水军和战船占据汉水。
魏军依旧无法渡河前往襄阳。
见到曹军战势有所逆转,孙权当即采取行动,袭击关羽后方。
关羽得知后,只好率军南返,襄阳的危机也得以解除。
至此,关羽威震华夏之举被曹操的虚张声势和徐晃的声东击西击退,加上东吴的背后偷袭,襄樊地区危机解除。
曹操也丝毫不吝惜赞赏,在一篇令中称赞徐晃,说:“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田穰苴。”
徐晃凯旋摩陂之时,曹操还亲自出营七里迎接徐晃,并设宴庆贺,慰劳徐晃。
他高举酒杯对徐晃说:“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先前曹操还赞叹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有周亚夫之风。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雒阳。
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经过一系列恶战,关羽就战败了。
吕蒙偷袭江陵得手,关羽在撤回益州的途中被孙权大军擒杀。
一代名将,当世武圣竟如此匆忙落幕。
更令曹操想不到的是,孙权一招祸水东引,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尸骸,将其首级送到了雒阳。
曹操收到关羽的头颅,五味杂陈。
一方面是感伤,曾经曹操多么希望关羽能在其手下做事,共谋天下大业。可惜关羽始终只认刘备,不惜千里追随。如今,曹操居然以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关羽。
另一方面是喜悦,关羽在襄樊之地的震慑远远超出了曹操的想象,如今关羽被东吴擒杀,襄樊之地也就安稳了,曹操自己也安稳了。
然而在一旁的司马懿却站出来浇了一盆冷水,这是孙权的计谋,乃祸水东引,想让刘备将怒火转嫁到曹魏。
曹操听闻此话,静下心来一想,顿时感到一阵心惊,确实如司马懿所言这是孙权的计谋。
于是,他询问该如何破解。
司马懿便提出高规格厚葬关羽,以示尊敬。
曹操本就欣赏关羽,又能破解孙权的计策,自然应允。
随后,曹操让人用上好的金丝檀木为关羽打造一副身躯,再以君侯之礼,将其厚葬,并亲自前来祭奠。
收到消息的刘备果然没有如孙权所愿,将这笔账算在曹魏头上,而是发兵攻打东吴,以报关羽之仇。
不仅如此,暮年的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封爵南昌侯。
孙权派遣校尉梁寓向汉朝廷敬奉贡品,将原先魏国的俘虏朱光等人送归北方,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
这样的文书,放在十年前,任何一个诸侯都会将事推得一干二净,免得被定性为逆贼,受到天下诸侯共同讨伐。
但如今的曹操,已经可以笑傲江湖,丝毫不惧。
他将文书给身边的人看,笑着说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
说白了就是在逼曹操的宫,气氛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他孙权也来称臣了,你曹操总得更进一步,成为天子才行吧?否则说不过去啊。
曹操却心里清楚,当今天下未定,自己的志向尚未达成,不能操之过急。
然而曹操手下那些大臣就不这么想了。
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就乘机上奏请曹操晋位,理由无非就是汉朝气数已尽,您应当上应天命,下和百姓,为主天下。
连夏侯惇都站出来对曹操说,天下人都知道汉朝的国运已经终结,另一个朝代正要兴起。自古以来,能铲除百姓的祸害、被百姓归顺的人,就是天下的君主。曹操已领兵征战三十多年,功在百姓,天下归顺,顺应天命、符合民心,不必犹豫。
曹操只回应了一句话:“如果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足矣。”
啥意思?
一来曹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不会篡汉,二来曹操希望自己像周文王为周武王奠定基业,让儿子完成取代汉朝、登基称帝的大业。
众人也不再劝说。
同月庚子日,汉末英雄曹操走完了他一生的传奇之路,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武王。
曹操临终留下《遗令》。
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丁卯日(4月11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其子曹丕袭封丞相、魏王官爵。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十月辛未日,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改汉为魏,完成了曹操最后一句话的目标。
同年十一月癸酉日,曹丕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