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产业链上的棋局

陈默站在贵州景区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季度报表。报表上的数字不算难看,但也绝不亮眼——景区开业三年,客流量始终在一个瓶颈徘徊,周边民宿的入住率更是时高时低,像被风吹动的湖面。

\"陈总,这是昨天刚统计的游客来源数据。\"助理小林递过来一份统计表,\"自驾游客占比67%,跟团游21%,散客12%。但有近三成游客反映,从市区过来的交通太麻烦了。\"

陈默接过统计表,指尖在\"交通不便\"那栏停顿了很久。他想起三年前刚拿下这片景区时的雄心壮志,那时总觉得只要风景够好,服务够到位,自然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可现实是,很多人在听说要转三趟车才能到景区时,就已经打了退堂鼓。

\"我们得把路铺平了。\"陈默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久违的果断,\"通知下去,下午召开部门会议,议题是产业链整合。\"

交通困局

市交通局的会议室里,陈默第三次见到了恒通客运的总经理张诚。对方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手指间夹着一支没点燃的烟,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审慎。

\"小陈总,不是我不给面子。\"张诚把烟在指间转了个圈,\"开通景区专线不是小事,光是新增的八辆大巴车就得两百多万,更别说司机工资、保养费用。你保证每天能有五十个乘客?\"

\"张总,我们可以签保底协议。\"陈默推过去一份测算表,\"景区门票收入的5%作为专线补贴,不够的部分由我们公司补齐。但我有两个条件:第一,每天早中晚各发两班车,从市区高铁站直达景区;第二,车内必须配备导游,提前讲解景区看点。\"

张诚挑眉看着他:\"你就这么有把握?\"

\"上个月我们做了市场调研,仅周边城市想来景区却因交通放弃的潜在游客,就有三千多人。\"陈默翻开另一份文件,\"而且我们正在和携程、美团谈合作,打包'交通+门票'套餐,价格比单独购买优惠15%。您觉得这部分人会不会选择专线?\"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陈默年轻却笃定的脸上。张诚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好小子,比你爸当年还敢赌。行,我陪你赌一把,就按你说的办。\"

专线开通那天,陈默特意去了高铁站。当印着景区logo的蓝色大巴车缓缓驶出车站时,他注意到车身上那句\"一站直达云端秘境\"的广告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第一班车坐了三十七个人,比预期少了些,但当他看到乘客们对着车载屏幕里的景区介绍片啧啧称赞时,心里清楚,这步棋走对了。

一个月后,张诚主动打来电话,语气里带着惊讶:\"小陈总,你那套餐卖得真火,现在每天两班车都坐满了,我得再加两辆车才行。\"

陈默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手机里刚收到的数据——交通专线开通后,景区客流量环比增长了42%。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商业就像下围棋,有时候你得先让对方看到赢面,才能把棋子连成一片。

舌尖上的风景

景区食堂的后厨里,主厨老王正对着一堆食材发愁。今天的午餐是红烧排骨和清炒时蔬,和过去三个月的每一天几乎没区别。游客投诉本上,\"餐饮单一味道一般\"的评价已经堆成了小山。

\"陈总,不是我不创新。\"老王擦着汗解释,\"景区食材运输麻烦,保鲜成本高,能做出这些菜已经不容易了。\"

陈默尝了口排骨,确实寡淡得很。他想起上周去考察的苗寨,村口李阿婆做的酸汤鱼,那酸辣鲜爽的味道,现在想起来还流口水。

\"王师傅,我们换个思路。\"陈默放下筷子,\"明天你跟我去趟苗寨,我们请李阿婆来当顾问。\"

李阿婆的家在山坳里,木质吊脚楼的廊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听说要把苗家菜搬进景区,老人起初连连摆手:\"我这手艺就是农家味道,城里人吃不惯的。\"

\"阿婆,您这酸汤的做法,是不是得用当地的番茄和辣椒?\"陈默蹲在灶台边,看着陶瓮里发酵的酸汤,\"我们景区的餐厅,可以专门设一个苗家厨房,就用您教的法子做酸汤鱼,连灶台都按您这模样砌。\"

老人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那天下午,陈默不仅请到了李阿婆,还和苗寨合作社签了协议——由村民专供新鲜蔬菜和散养土鸡,景区则负责包装销售。

半个月后,景区里的\"山味小馆\"正式开业。陈默特意设计了三种套餐:58元的\"苗家简餐\",包含酸汤鱼和两种小菜;128元的\"长桌宴体验\",能让游客感受苗家待客礼仪;还有268元的\"寨主家宴\",需要提前三天预订,由李阿婆亲自掌勺。

开业当天,餐厅外排起了长队。一个带着孩子的上海游客举着手机直播:\"这里的酸汤鱼和城里火锅店完全不一样,鱼是现捞的,酸汤里还有木姜子的香味,太神奇了!\"

陈默站在角落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李阿婆教他辨认木姜子树时说的话:\"每种草木都有自己的味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他想,或许商业也是如此,与其模仿别人的模式,不如把自己脚下的土地盘活。

文化的重量

景区的篝火广场上,施工队正在搭建舞台。陈默拿着设计图,和省歌舞剧院的导演周芸讨论着细节。舞台背景是一幅巨大的苗绣,上面绣着蝴蝶妈妈的传说,这是他特意请苗寨的绣娘们赶制的。

\"周导,我要的不是单纯的歌舞表演。\"陈默指着图纸上的互动区,\"游客可以穿着苗族服饰参与进来,跟着跳芦笙舞,甚至能体验银饰制作。\"

周芸扶了扶眼镜:\"陈总,您这想法很大胆,但专业演员和游客同台,很容易出乱子。\"

\"乱点才好。\"陈默笑了,\"您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您说现在的民俗表演都太刻板了吗?游客要的不是隔着屏幕看,是能摸到、尝到、参与到文化里去。\"

周芸沉默了。她想起三个月前,陈默找到剧院时说的话:\"我不想做那种看完就忘的演出,我想让游客带走点什么。\"这句话让她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艺术理想。

演出定名为《云上歌谣》,每晚八点在篝火广场上演。第一幕是\"迁徙之路\",演员们穿着粗布麻衣,用肢体语言演绎苗族先民跋山涉水的历程;第二幕\"山寨欢歌\"里,游客可以上台和演员一起跳团圆舞;最后一幕\"星空对话\"最特别,没有台词,只有芦笙和木叶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演员和游客一起坐在草地上,看着真正的星空。

首演那天,陈默坐在观众席里。当看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学着演员的样子转着圈跳舞时,他突然明白,文化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能让人笑着参与其中的生活。

演出结束后,周芸递给他一份统计:\"刚才后台有三十多个游客问,明天能不能学吹芦笙。\"

陈默望着还在广场上拍照的游客,突然有了新想法:\"我们开个非遗体验馆吧,请阿婆们来教刺绣、银饰、蜡染,游客做的东西可以带走,也可以放在景区的展示墙上。\"

周芸笑着点头:\"我就知道你不会满足于一个演出。\"

棋盘初成

半年后的董事会上,陈默展示着最新的成绩单:交通专线日均客流量120人,带动景区门票收入增长65%;山味小馆月营收突破80万,食材采购让周边五个村寨户均增收300元;《云上歌谣》演出场场爆满,带动民宿入住率提升至92%。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客单价从原来的380元,涨到了现在的860元。\"陈默点击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产业链图谱,\"交通、餐饮、住宿、文化体验,这四个环节已经形成了闭环。\"

坐在首位的张诚——现在他也是公司的股东了——笑着说:\"当初我还担心专线车坐不满,现在看来是多虑了。不过小陈总,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走?\"

陈默看向窗外,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连成一片。他想起上周去苗寨时,看到李阿婆的孙女在景区的非遗体验馆里教游客刺绣,小女孩认真的样子让他心里一动。

\"我们要把棋盘再做大些。\"陈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力量,\"下个月开始,我们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民宿管理、旅游服务培训班,优先招当地村民。还有,我想把《云上歌谣》改编成实景演出,就在那片梯田里。\"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陈默知道,这只是开始。商业就像这片连绵的群山,一座连着一座,当你登上一座山顶时,看到的不是终点,而是下一座山峰的轮廓。

散会后,陈默独自走到景区的观景台。月光下,专线车的灯光像一条流动的银带,从山脚蜿蜒上来;山味小馆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隐约能听到欢笑;篝火广场的方向传来芦笙的声音,清越得像山风拂过竹林。

他拿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信息:\"爸,我好像有点明白您说的'商业是共生'是什么意思了。\"

很快收到回复,只有一句话:\"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才是真境界。\"

陈默笑了,他知道父亲指的不是风景。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土地,这些因为他的努力而改变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风景。远处的天空泛起了微光,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而他的棋局,才刚刚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