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交州,大梁最南端的疆土,湿热瘴疠之地,历来是贬谪罪臣的所在。

杜僧明和周文育站在校场上,望着眼前操练的交州兵士,心中五味杂陈。想当年,他们都曾先后跟随\"白袍将军\"陈庆之北伐中原,横扫北方,何等威风!如今却因主帅兵败自尽,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担任交州督护卢子雄的部将。

\"周大哥,听说你见过洛阳城的梅花?”杜僧明忽然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周文育苦笑一声,擦拭着手中的长枪:\"怎会不记得。那年冬末,陈将军带我们入洛阳,满城梅花盛开,百姓夹道欢迎,仿佛我们真是天兵天将。\"他的眼神黯淡下来,\"可惜...终究是镜花水月。\"

两人沉默不语,心中都涌起对旧主陈庆之的怀念。那位看似文弱实则用兵如神的将军,最终在江北兵败自尽,令所有白袍军旧部痛心疾首。

\"杜将军!周将军!\"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卢子雄快步走来,这位交州督护虽年不过二十,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度。他身着轻甲,腰佩长剑,眉宇间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武将的英气。

\"督护大人。\"两人连忙行礼。

卢子雄摆手笑道:\"不必多礼。俚人又在郁林郡作乱,刺史大人命我等即刻率军平叛。\"他看向二人,\"二位将军曾是陈庆之将军麾下猛将,此战还要多多倚重。\"

杜僧明和周文育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来到交州后,卢子雄从未因他们是贬谪之将而轻视,反而处处以礼相待,委以重任。

\"督护放心!\"周文育抱拳道,\"末将必效死力!\"

三个月后,叛乱平定。杜僧明和周文育屡立奇功,尤其在一次夜袭中,周文育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生擒俚人首领;杜僧明则率一支奇兵绕到敌后,断其粮道。卢子雄亲自为二人请功,并在庆功宴上举杯道:\"有二位将军相助,实乃子雄之幸,交州之幸!\"

宴后,卢子雄单独留下二人,诚恳地说:\"我知道二位将军心有不甘。交州偏远,确非英雄用武之地。但请相信,只要心存壮志,何处不能建功立业?\"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杜僧明和周文育。从此,他们真心实意地辅佐卢子雄,三人成了莫逆之交。

——————

交州刺史府内,萧谘面色阴沉地看着战报。作为梁武帝萧衍的侄子,他本以为自己来交州任职不过是走个过场,镀层金就能回建康高升。没想到风头全被卢子雄抢走了。

\"又是卢子雄!\"萧谘将战报摔在案上,\"这些蛮夷也是没用,三万多人竟打不过五千官兵!\"

幕僚低声劝道:\"刺史大人息怒。卢督护确实善于用兵,加上有杜僧明、周文育这等猛将相助...\"

\"猛将?\"萧谘冷笑,\"不过是两个贬谪的罪将罢了!我看卢子雄刻意笼络他们,必有所图!\"

萧谘越想越觉得不安。卢子雄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士兵们甚至称他为\"交州守护神\"。长此以往,自己这个刺史岂不成了摆设?

\"拿纸笔来!\"萧谘眼中闪过阴狠之色,\"我要上书陛下,卢子雄拥兵自重,恐生异心!\"

幕僚大惊:\"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若无实证...\"

\"实证?\"萧谘冷笑,\"他在军中威望过高,就是最大的罪证!更何况他重用罪将,结交蛮首,哪一条不够治罪?\"

于是,一封封构陷卢子雄的密信从交州送往建康。信中极尽夸张之能事,将卢子雄描绘成一个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的奸臣。

——————

建康城内,同泰寺深处。梁武帝萧衍正在佛堂诵经,香烛缭绕中,这位年迈的皇帝闭目捻珠,全然不理窗外事。

\"陛下,\"太监小心翼翼地上前,\"交州刺史萧谘有密奏呈上。\"

萧衍眼皮都未抬:\"交给太子处理吧。\"

东宫中,太子萧纲正在与文人雅士吟诗作对。接到密奏,他只是扫了一眼,便吩咐道:\"送去给朱侍中处理。\"

侍中朱异接到密奏时,正在把玩萧谘送来的南海珍珠。打开密奏,他的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个萧谘,倒是会来事。\"朱异对心腹道,\"卢子雄拥兵自重?这话也就骗骗三岁孩童。不过...\"他掂了掂手中的珍珠,\"既然萧刺史这么懂事,本官也该帮帮他。\"他当即入寺求见萧衍。

\"陛下,\"朱异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交州督护卢子雄确有异动。他重用罪将,结交蛮首,恐生不轨啊!\"

萧衍皱眉:\"卢卿家世代忠良,岂会如此?\"

朱异早有准备:\"陛下有所不知,卢子雄在军中威望过高,士兵只知有督护,不知有刺史,更不知有陛下啊!此乃取乱之道!\"

萧衍沉吟片刻,他虽沉迷佛法,但帝王心术仍在:\"既如此,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朱异故作沉思状:\"不如...赐死卢子雄,以绝后患?\"

萧衍长叹一声:\"也罢。就依爱卿所言。可惜了一位将才。\"说完又闭上眼睛,继续诵经,仿佛刚才只是决定了一只蚂蚁的生死。

——————

赐死的圣旨传到交州时,卢子雄正在校场练兵。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交州督护卢子雄,拥兵自重,结交罪将,意图不轨,实乃国之大奸。特赐鸩酒一壶,即刻饮鸩自尽。钦此——\"

宣旨太监尖利的声音在校场上空回荡,所有将士都惊呆了。

卢子雄跪接圣旨,面色苍白如纸:\"臣...领旨谢恩。\"

他缓缓起身,看向身旁的杜僧明和周文育,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二位将军,看来我等缘分已尽。\"

\"督护!\"杜僧明猛地站起,\"这是诬陷!我们即刻上书辩白!\"

\"没用的。\"卢子雄摇头,\"陛下既下此旨,已是听信谗言。抗旨不遵,只会连累更多无辜。\"

他接过太监递来的鸩酒,手微微颤抖:\"只恨不能再与二位将军并肩作战,保交州安宁。\"

周文育目眦欲裂:\"督护!不能饮啊!我们这就杀去建康,面圣辩白!\"

卢子雄却平静下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只盼我死后,陛下能明察秋毫,还我清白。\"他举起酒杯,\"二位将军,保重!\"

说罢,一饮而尽。

毒酒穿肠,卢子雄缓缓倒地,嘴角流出黑血,双目却始终望着北方——那是建康的方向。

\"督护!\"杜僧明和周文育扑上前去,痛哭失声。

全军将士无不落泪,整个校场笼罩在悲愤之中。

当夜,杜僧明和周文育守在卢子雄灵前,相对无言。

\"僧明,”周文育忽然开口,声音沙哑,\"你还记得督护生前对我们说的话吗?'只要心存壮志,何处不能建功立业'。\"

杜僧明握紧拳头:\"记得。可如今...朝廷昏庸,奸臣当道,忠良惨死,还有什么壮志可言!\"

周文育眼中闪过决然之色:\"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让督护白死!萧谘构陷忠良,朱异受贿欺君,陛下昏庸不明...这个朝廷,已经烂透了!\"

杜僧明猛地抬头:\"你的意思是...\"

\"反了!\"周文育斩钉截铁,\"我们拥立卢子略将军为主,举兵起义,杀萧谘为督护报仇!\"

杜僧明热血上涌,但仍有顾虑:\"可是...这岂不是坐实了督护'拥兵自重'的罪名?\"

周文育冷笑:\"横竖都是死,不如死得痛快!更何况,这样的朝廷,值得效忠吗?\"

二人当即秘密联系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略听闻兄长冤死,悲愤交加,当即同意起事。

三日后,交州龙编城城外。杜僧明和周文育率领旧部,高举\"清君侧,报冤仇\"的大旗。士兵们群情激愤,他们都曾受卢子雄恩惠,如今主帅蒙冤,个个义愤填膺。

周文育跨上战马,对将士们高声喊道:\"兄弟们!卢督护忠君爱国,却遭奸人陷害!今日我们举起义旗,不是要反叛朝廷,而是要清君侧,诛奸臣!\"

\"清君侧!诛奸臣!\"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震四野。

杜僧明拔出长刀,指向交州城:\"目标交州刺史府!活捉萧谘,祭奠督护在天之灵!\"

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向龙编城。城守军多是卢子雄旧部,见义旗高举,纷纷倒戈。萧谘闻讯大惊失色,慌忙带着家眷从后门逃走。

\"报告将军!萧谘那狗贼逃了!\"士兵来报。

杜僧明冷笑:\"逃?他能逃到哪里去?传令下去,封锁所有道路,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揪出来!\"

周文育望着建康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忧色:\"僧明,我们这一反,恐怕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杜僧明握紧刀柄,目光坚定:\"从督护蒙冤的那天起,我们就已经无路可退了。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死!\"

二人相视一笑,那是同生共死的默契。他们知道,这场起义只是开始,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两个月后,远在建康的朱异接到急报,轻蔑地笑道:\"区区两个武夫,也敢造反?传令下去,让广州刺史萧映派兵镇压便是。\"

他全然不知,这场\"小小的叛乱\",将会成为动摇南梁江山的第一块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