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青中午在国子监吃饭的时候从给他送饭的苗元嘴里得知王衍和赵丛博两人到京城了,可给他惊喜坏了。

下午一放学,王青从国子监出来就看到了王府专程来接他的马车。

车是郭子牧派来的,让王青先见见王衍和赵丛博,他再送两人去侯府。

王衍和赵丛博自然还是住在侯府自在些。

而宫中这边,罗荣王带着周叔进宫后一直到王青都回将军府了,他才回来。

郭子牧上前给罗荣王换衣服,问:“怎么去了这么久?”

罗荣王稍显严肃地说:“云安这回送进宫的这个玉米是个不得了的东西。

那玉米直接煮熟了吃能饱肚子,据周才说,这玉米磨碎了还能煮粥,还能做玉米饼子当主粮。”

郭子牧吃惊:“那这不就是粮食了吗?”

罗荣王:“对,正因为这玉米可以当粮食所以才不得了。我先让周才去侯府了,明日一早我与他一道去见世子。

此事事关重大,这玉米必须要种好了,好在云安送了不少种子过来。

这两日我可能会有些忙,明晚不一定能回来。”

郭子牧拿来家居服给罗荣王套上,嘴里说:“你忙就是,我明日去侯府一趟,看周婶他们可还适应。”

郭子牧说了他今天做了什么,也说了他已经把要分去将军府等几处的东西派人送过去了。

罗荣王低头就在郭子牧的嘴上亲了口,他的小牧越来越自信能干了,这个私房菜馆开的对!

广福在一旁看的是老怀安慰。

这王府内宅终于有了个正经主子,王爷和世子日后都可一心忙府外的事了。

晚饭,桌上好几道用的食材都是今日刚从忠勇村送进宫的。

米饭放了一些邵云安拿蜜腌制的吉祥果丝,君后和王璟妍都很爱吃。

邵云安在信上说了,这吉祥果太甜,君后不能多吃,“据说”怀孕吃太多甜的对母体不好。

吉祥果果酱君后尝了尝,让永明帝和宜兰县主分着吃,他就吃草莓酱。

王璟妍也是在罗荣王出宫后才知道小爹从家里送了不少东西到宫中,王衍哥哥、赵丛博哥哥还有周奶奶他们都来京城了。

桌上还摆了一碟桂花蜜渍金桔和一碟西瓜。

永明帝一边吃饭一边说:“这蜜瓜、西瓜、草莓,皇庄里都种上,这西山真是块宝地,如此多美味。”

说着,永明帝给君后夹了一块羽鸾肉。

王璟妍低头专心吃饭,心里记着爹的嘱咐,绝不能暴露空间的秘密。

君后看了眼王璟妍,说:“给县主多夹些肉吃。”

立刻有宫人给妮子夹了几块羽鸾肉,妮子抬头:“千岁您吃,我在村子里吃过很多的。”

千岁笑着说:“你小爹这回送进宫好几只,你也多吃些。”

妮子:“谢千岁。”

接着,永明帝和君后就让妮子自己吃,两人继续说话。

妮子的饭量毕竟小,很快就吃饱了,君后让妮子吃西瓜,她也只吃了一块就吃不下了。

见她确实是吃饱了,君后让嬷嬷把她带下去消食。

妮子走后,永明帝却是叹了口气,君后抬眼:“怎么?”

永明帝:“朕就是感慨。云安对忠勇侯的两个孩子是视如己出,看他把两个孩子教的多好。

只是朕,还是想看到他的亲生血脉。若云安有孩子,那无论男女都可养在宫中。

若是儿子就更好了,可以与咱们的太子一道长大。”

君后也叹道:“他不愿意,怕疼。不过他也还小,倒是不急。说不定过两年他就改主意了。”

永明帝:“希望吧。”

君后和永明帝把邵云安当亲侄子看待,自然就想要一个有着他血脉的亲侄孙。

还不知道被人惦记着肚子的邵云安终于吃到了久违了太久的奶油蛋糕,还是草莓奶油蛋糕!

可把他给开心坏了。

老夫人、老正君、粟辰逸、翁瑶和翁洛桐也过了嘴瘾。

邵云安让王石井找匠人给他做了个手摇打蛋器,不然单纯用筷子来打发,胳膊会废掉。

奶油蛋糕做了,焦糖布丁就不远了;焦糖布丁吃了,那各式饼干就在眼前了!

邵云安让王石井给陈三礼送了一包白砂糖,让他再帮忙弄一些糖浆过来。

陈三礼看着那一包雪白的“砂糖”,眼睛亮的都能做灯泡了!

府城,再次恢复单身生活的蒋康宁起早贪黑地忙碌,心呢,则有一半飞到了忠勇村。

翁瑶的信是他每天最盼望能收到的礼物,这天他不仅收到了翁瑶的信,还收到了对方给他的一个包裹。

包裹里是一件男子的短衫,天凉后可穿在里面,也可在房里休息时穿。

这一看就是给他新做的,至于是谁做的无需多言。

蒋康宁展开短衫后的笑……啧啧。

除了短衫,还有一个小竹箱,里面是一个油纸包,包着一些吃的。

蒋康宁看过信后才知这是翁瑶和翁洛桐跟着邵云安一起做的一种名为“饼干”的小点心。

蒋康宁当即就拿了一块吃了,只觉得这饼干甜到了心底。

除了饼干外,还有一个小竹筒。

蒋康宁打开竹筒一看,有些不解,这竹筒里是白花花的,沙子?

翁瑶的信上没说是什么,蒋康宁打开了邵云安给他的信。

看完这封信,蒋康宁立刻进入到了他身为知府的工作状态中。

而远在京城的永明帝在不久后也收到了一封再次从忠勇村送来的信,同来的还有一个严丝合缝封口的竹筒。

忠勇村,翁瑶低头看着自己的腰,脸上是苦恼。

她的贴身婢女笑着说:“姑娘来到敕南府后,气色都好了许多呢。”

翁瑶苦笑:“起止是好了许多,瞧我这腰都粗了。”

婢女道:“姑娘之前就是太瘦了,叫奴婢说,姑娘现在这模样才正正好呢。”

翁瑶叹气:“这再吃下去,我怕回京后爹娘都认不出我了。”

她这话把在场的两位婢女都逗笑了。

翁瑶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开玩笑。在府城时,她听蒋康宁说了很多回瑞郡郎这边的饭菜好吃。

她想着或许就如“云龙阁”那样,哪知是她错了!

别院这边的菜有一种她从未吃过的新鲜,对,就是新鲜。

不是说“云龙阁”的菜不新鲜,就是别院这边的菜有一种令人忍不住回味,忍不住就会吃多、吃撑的鲜美!

翁瑶不是一个嗜好美食的人,但她觉得回京后她可能会有段时间食欲不佳。

每次吃饭前,翁瑶都告诉自己这顿要少吃点,可饭菜一入口,她就忘了饭前自己在心里说过的话了。

最直观的就是来了别院不过十天,女儿洛桐都明显长高了!

翁瑶让婢女把她带来的衣裳都拿出来,腰部能放一放的就放一放。

别说翁瑶开始放衣服的腰了,就是老夫人、老正君和粟辰逸都这样做了!

别院的菜吃的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种的,讲究口感的邵云安每天都会亲自去浇浇地。

邵云安还会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把空间的菜与菜园子里收的菜混在一起,也就不怪大家吃得满足了。

邵云安自己就嘴刁,王石井和三个孩子也都被他养刁了。

妮子在宫里还好点,反正王青和蒋沫熙是万分盼着两位爹能早点回来。

邵云安带着赵河开始给第一批酒换桶了。

陈三礼不接触酿酒的关键技术,但这换桶前的几次检查和换酒的过程他是在现场的。

陈三礼不又感慨怪不得人家酿的这“醉花间”会如此好喝,只这工序若无人领着谁能知道还有这些步骤。

赵河是也没想到看似普通的一个果酒都有如此多的门道,他学得很认真。

认真到他都没空去关心已经去了京城的儿子,和跟在侯爷身后忙碌不已的赵元德。

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年初前往大斯国的船队回来了。

船队是停靠在州府那边的码头,得到消息的陈三礼赶紧告诉忠勇侯。

从他笑得如一朵花似的脸上就能看出这一趟他赚了多少。

邵云安和王石井这趟跟船没有拿茶叶、酒,因为来不及向京城请示了。

两人拿出的算是自己手里的私货,大部分都是邵云安空间里囤的花茶那些的,还有两人在山上采的山货。

具体的钱财还未送过来,不过陈三礼已经先得到了消息。

他的货自然是都卖出去了,并且换回了不少大斯国的特产好物。

邵云安和王石井的货也都卖出去了,两人当时就交代陈三礼了,他们不要钱,争取也多换一些大斯国的特产回来。

两人的货中那种具有壮阳效果的东西很受追捧,换了不少好东西回来。

陈三礼委婉地表示,壮阳好物可以再多弄点,对此邵云安十分的无语。

等了有七八天,车队进入永修县,从大斯国带回来的货物运回来了。

别说,邵云安还真有点好奇。

大斯国这个国家吧跟他“以前”知道的某个国家很像,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就是不知这两个不同时空,又有点相似处的国家所拥有的特产是否是相同的,还是有所差异。

运回来的货物全部放在陈三礼在县城的一个别院中。

别院的护卫挺多的,看来陈三礼平时存放贵重货物的地方也在这里。

陈三礼见到两人就先递上了两份清单,一份是他这次从大斯国换回来的物品;还有一份是给侯爷和瑞郡郎换回的货物。

陈三礼道:“侯爷和郡郎对我手里的货有感兴趣的,只管开口。”

邵云安笑着说:“有陈东家这话就行,我可就不客气了。”

陈三礼笑道:“郡郎您只管挑。”

陈三礼巴不得这位爷能从他手里多挑些东西走。

陈三礼说是只跟了一条船,但他带回来的东西却极多。

他把每样东西的样品摆了出来,这样邵云安和王石井若是有看重的可以根据单子上提供的数量拿货。

而给他们两人换回来的货物陈三礼都没动,一会儿让两人查验过后就可以直接带走了。

陈三礼摆样品的地方是一大间极为通透的屋子,光线也好。

可能是怕温度太高影响到货物的品质,也或许是为了招待贵客,屋内还摆了冰鉴,十分的凉快。

陈三礼没说的是,这次出海,他还特别交代他那位朋友尽可能把大斯国特有的东西都带一份回来。

说不定有哪样他们不懂得价值的东西就进了邵云安的眼呢?

那时候邵云安还不是君后的侄子、将军府的少爷,却是陈三礼心里都要竖根大拇指的灵眼童子。

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人家那双厉眼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