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暂定与陈三礼做珍珠生意,至于红珊瑚,邵云安也算是半个环保人士,他觉得不必过于追求。

陈三礼如果弄来了,他们就顺带做一些小首饰,但不必特意去大斯国进货。

定下要的东西,邵云安与王石井就走了。

邵云安带走了陈三礼手上的所有脆铁器皿和矿石,珍珠他挑了几颗成色好的黑、金、白三色,也是送给家中女眷。

陈三礼给他换的货物里有红珊瑚和水晶,他就没拿陈三礼的。

陈三礼这边的珍珠邵云安也不算白拿,他已经给广南府的知府铺了一份挣大钱的路了。

陈三礼是说什么也不要他给钱,还把他自己手里所有的花胶都送了出去。

唯一的小小要求就是,瑞郡郎用这东西炖的鸡汤能否给他尝尝。

夫夫两人告别陈三礼,带着好几车东西回村,车上,两人谁都没说话。

回到别院,邵云安让燕浮生带人先卸货,他和王石井给长辈们请安后先回屋换衣裳。

进了屋,王石井就急忙说:“媳妇儿,这是那花纹铁吗?”

邵云安:“不确定,你去电脑里查查看我有没有保存相关的资料,你还记得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吗?”

王石井:“大概记得,我去找找。”

邵云安把王石井送入空间,接着扬声:“虎哥——!!”

“嗷呜——!”

喂虎哥喝了一滴灵乳,邵云安摸摸虎头:“去抓只鹿,突然想吃了。”

虎哥的大脑袋蹭了蹭邵云安,转身就跑了,身姿那是相当的矫健。

反锁了门,邵云安也进了空间。

空间里,王石井坐在桌前在电脑储存的资料里找有关花纹铁的资料。

邵云安走过去拍了拍王石井,让他搜“乌兹钢”、“大马士革钢”。

果然,搜“花纹铁”没搜到太多相关的内容,搜这两个就出来了一大堆文档。

王石井一边对照文档上的内容查看手里的花铁矿和成品器皿,一边在他看过的书中翻找。

邵云安则去他的藏品里翻出两把“大马士革刀”,这是他去当地旅游时专门买的,印象深刻。

邵云安买的这两把“大马士革刀”都是“近代”工艺打造的。

古老的真正意义上的“大马士革刀”也不是他一个游客能买到的。

但对照了花纹,还有图片上可以打造乌兹钢、大马士革钢的矿石模样,与花铁矿十分相像。

邵云安提议:“井哥,要不你实验实验吧。文档上说了要这么加工,具体能不能行也不知道。

如果这确实就是书上说的‘乌兹钢’,咱们也确实能解决质地脆的问题,那这就是战略物资了!”

王石井严肃地点点头,说:“我也有此意。若当真是书上说的花纹铁,那咱们就有可能打造出锋利的兵器。”

邵云安:“行,那你就在空间里实验,需要什么我们想办法去弄,实在不行就求助皇上。

反正不管能不能成,回去咱们也得跟皇上说一声。”

有国家机器出面,那肯定比他们单打独斗效率更高。邵云安还想着说不定还能问问熙哥儿呢。

王石井表示同意。

留王石井在空间学习,邵云安出去了。

他先去厨房,教王玉梅怎么泡发花胶,什么情况就是泡发好了。等泡发好后他再来教王玉梅怎么清洗。

可药用的两种花胶他留了下来,这玩意儿太难得了,多囤点!

接着,邵云安去了老夫人那边,老夫人正坐在罗汉床上休息呢。

邵云安走进来,跟着他进来的丁氏、叶氏手上是大包小包。

老夫人看到他就露出了笑脸:“不是说去看大斯国的货了吗?看完了?”

邵云安:“看完了。”

让叶氏去把小爷爷、小爹、翁师姐和翁洛桐都喊来,邵云安在老夫人对面坐下说:

“奶奶,陈三礼这回帮着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咱们来看看。”

老夫人笑呵呵地说:“好。”

几人过来后,邵云安把东西一一展示出来。

他对大斯国的器皿摆件不感兴趣,不过还是拿了几个回来,给家里人拿去当个纪念品。

陈三礼给换到的珍珠、珊瑚、水晶,还有邵云安从陈三礼手里又拿走的这些,邵云安都不打算卖。

他把黑珍珠和水晶如何搭配这么一说,果然老夫人和翁瑶也觉得那样好看。

等他把珍珠各种颜色的寓意一讲,老正君都想戴一颗了。

邵云安在翁洛桐的耳垂下比了比金珍珠,也挺好看的。

小姑娘不要戴那种太大颗的,小巧一些再搭配宝石,俏皮中尽显富贵。

红珊瑚可以做胸针、做戒指、做耳坠,也能做簪子。

邵云安一边给大家看他带回来的珠宝,一边说做些什么首饰好看,基本上家里的每个人都算上了,包括翁瑶和翁洛桐。

说起陈三礼把那么有价值的鱼胶拿去喂鸡,老夫人和老正君都皱了脸。

邵云安也直说了,这几天家里就做鱼胶吃,让大家都补补。

翁瑶第一反应是去看自己的腰,想了想,还是把话咽下去了,实在不行回京城再少吃点。

从大斯国换来的东西,邵云安也不打算在县城这边销售,一切都等回京再说。

晚上,家里吃了鹿肉,还做了炖鹿筋。虎哥猎来的新鲜鹿,鹿筋炖了一个下午就能吃了。

不过天热,吃鹿肉太燥,邵云安让厨房煮了凉茶给大家祛火,他还煮了菊花茶。

晚上,吃饱喝足的众人坐在后院看夜空,快八月十五了,月亮也在朝圆盘发展,乡试也已经开始了。

邵云安嗑着刚炒好的五香瓜子,很是悠哉地说:“下一茬的葵花籽咱们做焦糖味的。”

老夫人来了一句:“这村子里就是安静、舒坦。”

老正君点点头:“是啊,多少年没这么安静过了。”

翁瑶也看着天上还不够圆的月亮,思绪万千。

邵云安看了眼身边的小爹,抓了一把瓜子塞过去:“小爹,明年咱们去边关,跟爹和大哥一起过中秋。”

粟辰逸笑了,只说了“好”。

对边关的将士们来说,与家人一起过节都是奢侈的念想。

但此刻,粟辰逸是真的很想他们一家能一起过个节。

翁洛桐出声:“安叔,这个瓜子真好吃。”

邵云安:“好吃吧,咱们回京后也种上,瓜子也可以做点心呢。”

翁洛桐:“真的吗?”

她想象不出。

邵云安:“真的,下一个向日葵取了瓜子咱们就做。”

翁洛桐:“安叔,我想和你学。”

“好啊。”

翁瑶嘴角含笑地看着女儿的笑颜,心里想着她也跟着一起学,然后让人送去府城给康宁尝尝。

京城,安公公又接到宫中的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找“甜菜”。

据说这种“甜菜”的根茎含糖量很高,可以制糖,但这东西似乎来自外邦,燕国本土没有。

得了这一任务的安公公就开始琢磨了,这东西很可能是瑞郡郎想到的,不然君后怎么会好好知道“甜菜”这种东西。

安公公没有像燕窝那样去大张旗鼓地找,而是派人私下里去打听。

燕子窝这种东西,谁也想不出能有什么用;找“甜菜”不能说它甜,得说它好看,好吃!

宫里给的信息这甜菜的根茎是红色的,可做观赏,也可做菜。

安公公让手下去番邦商人那边去问,也是说想找一些具有番邦特色的菜来琢磨些新的菜式。

最好是模样奇特,长得好看的,不拘是叶子好看,还是根茎好看。

北方地区最合适种植的产糖作物就是甜菜。

糖不单单是生活用品,更是重要的经济物资;糖在世界贸易和历史上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邵云安写给永明帝的信上详细说明了糖的制作技术将会对整个燕国所能带来的影响。

砂糖制作工艺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可以操控燕国对周边以及海外国家经济的一种战略性物资。

不要低估人们对糖,对甜食的追求。

在没有成熟的制糖技术,没有大量的糖可以被生产出来之前,糖就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

邵云安甚至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他能吃到一块糖是多么的难得。

糖的背后势必是权力与财富的体现。

所以制糖这件事,广南府可以提供原料,甚至可以以此来增加收入。

可制糖的技术,却是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至少短期内是不能让私人涉足的。

所以制糖的地方只能放在京城,广南府可以增加甘蔗的种植,可以扩大糖浆的出售。

甚至朝廷可以在敕南府建造制糖厂,这样可以更快捷地利用广南府的糖浆。

可制糖的技术,邵云安只能交给永明帝和他信任的人。就是赵河,邵云安都不能教他。

京城的信再一次送到了邵云安的手上。

这回,永明帝让邵云安尽早回京不是为了君后,而是为了这制糖之术。

永明帝是皇帝,有邵云安的那封信,他略一深思便能明白这制糖意味着什么。

前有茶、酒;后又有糖……试想永明帝这位帝王会有怎样的豪情壮志。

这边,王石井也不天天去县里了,赵元德跟着他跑了这么多天也能担事了。

有需要他出面的,赵元德就来找他。

王石井每天露面跟长辈们吃个饭就去后头忙去了,长辈们也不问他在忙什么。

村中,忠王氏祠堂的地址也选好了,赵村长正在组织人手建造。

这祠堂不是说盖个房子就够了,那是有讲究的,王石井9月就要回京了,是赶不上了。

不过他明年年初回来制茶的时候应该能赶上建好的“忠王氏”祠堂。

到时候他会带着王青和王璟妍一道回来开祠堂,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这祠堂才算是正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