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忠勇侯别院的大门敞开。
老夫人和老正君走在前,王石井和邵云安与长辈们一起出了别院,上了门口逐一排开的马车。
忠勇侯和辅国郡郎今日要回京城了!
忠勇村的村民们已经全部聚在村口等着恭送了,王大力也在人群中,和王老爹站在一起。
王石井这次回京,带走了燕浮生等别院内重要的下人。
燕浮生后来买的下人全部留了下来,作为别院日常维护所需。
王石井点名赵元庆暂代别院的管家,王老爹也有别院的大门钥匙,具有监督权。
郭子榆仍住在别院,有他这位县令在别院镇着,倒也不怕别院里留守的下人起别的心思。
别院的扩建挨着后墙,赵大叔和王老爹一起负责扩建任务。
图纸、工钱全部在赵大叔那边。
可以说,赵大叔要全权负责忠勇侯府“忠王氏”祠堂的建造和侯府别院的扩建。
王石井和邵云安放心的把他们的大宅子交给了村里人。
他们带着四婶一家、孙叔一家、秋叔一家、赵元德、王书平的妻女、王玉梅一家,还有三族七八个老实本分还未成亲的年轻后生一起前往京城。
马车车队在侍卫的护送下一路来到村口,村民们下跪恭送贵人离村。
在最前方老夫人、老正君、粟辰逸三人的马车过去后,跪在王大力另一侧的王老爹的侄子把他扶了起来。
忠勇侯与辅国郡郎所在的马车过去,对方才松开手。
王大力怔怔地站在那里,村民们陆陆续续地站起来。
王大力茫然地扭头看向王老爹,王老爹拍拍裤腿,说:“这是辅国郡郎私下交代的。”
王老爹只解释了这么一句,王大力却是老泪纵横。
王老爹看着王大力这副模样也只能在心里叹口气,父子两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又怪得了谁呢。
王老爹只有王四叔这一个亲儿子,如今儿子一家去了京城,王老爹却没有多伤感。
他在村子里还要忙着侯爷的别院扩建和祠堂的修建,事情多着呢。
四叔和四婶把串串香的小买卖交给了四叔的堂兄一家,也就是扶王大力起来的那人的父亲。
四叔四婶一家要去京城,王老爹就暂时交给这家人照顾,族里也有人会管着。
王石井把“基金”的钱也留给了赵大叔,赵大叔也要尽快把这事落实下来,所以他也是忙到飞起。
王石井与邵云安回京了,再见就要明年的春天了。
想想王石井和邵云安回来时的排场,再看看人家走时的排场,许多村民已然难掩羡慕与内心的复杂。
特别是看着那些跟着一道去京城的村人,不能去的又何尝不羡慕嫉妒。
郭子榆在码头在送王石井和邵云安一行人,他也写了封长信托邵云安帮他送到弟弟郭子牧的手上。
郭子榆已顺利通过乡试,年后京城的水域开始化冰时他就要上京准备会试了。
待到弟弟子牧的大婚结束,他再回来。
郭子榆没什么家财,但他还是给弟弟存了点嫁妆,也托邵云安帮他先带去京城。
“大郭哥,你照顾好自己,家里暖房里的菜你尽管吃,我已经交代赵元庆和王老爹随时补种。
还有我留下来的那些补品,我也交代了刘婶做给你吃,你要记得吃。
府里有人偷奸耍滑,赵元庆和王老爹若是管不住你也不要客气,该罚的罚,该撵的撵。
你是县令,你得帮我镇着家。”
郭子榆眼神柔和地说:“放心吧,我不会亏待自己的。你和石井也是,在京城多保重。”
每次邵云安跟他说“家”的时候,郭子榆的心窝都特别的酸软,这次同样是。
目送王石井和邵云安上了船,郭子榆用力挥手。
——石井、云安,你们只管放心去京城,家里我会看好的。
这次王石井和邵云安回京带走了不少的粮食和蔬菜,外人只当是主家田里收获的和县里买的。
除此之外,他们的船后还跟着一辆装了许多水桶的货船,他们自己的船上也有从“村中”装的山泉水。
京城,这一天稍微能歇口气的永明帝在景幽宫幸福地吃着草莓,跟君后聊朝堂上今日的事。
广南府知府陈有义上奏,意欲鼓励农户开垦荒田种植吉祥果树和甘蔗。
陈有义在奏折里详细阐明了吉祥果全身是宝的发展前景以及甘蔗种植在增加收益上的可行性。
这份奏折,中书令看过后认为陈有义不务正业。
广南府本就山林多,荒地不拿来种粮食种什么听都没听过的吉祥果和甘蔗!
中书令的意见是发回,不过永明帝却是扣下了这份奏折。
给君后看了这份奏折后,永明帝抬头叹道:“朝中还有谁能跟得上朕这颗福星的远见?”
君后把奏折折好,放到一旁说:“皇上倒是不必心急,只要广南府每年交足了赋税,陈有义只管便宜行事即可。”
永明帝冷哼:“朕当然希望他便宜行事。
朝中的那帮无知之徒只会说朕不懂农事,恣意乱来,届时少不得弹劾陈有义的。”
君后问:“此事帝师如何说?”
永明帝:“帝师的意思是把广南府的糖浆制成糖沙子,自然能叫不少人闭嘴,只是这吉祥果……”
君后想想道:“看有没有法子在‘云龙阁’和王正君的私房菜馆推出几道吉祥果的菜式。
朝中文臣反对,多半是不知这吉祥果为何物。”
永明帝发愁:“这就是难办之处,这吉祥果运不来京中,若是推出,总不能一路用冰。”
君后道:“那不如等云安回来了问问他的意思。”
永明帝点点头:“朕也有此意。
广南府临海,时有飓风,若广南府能富裕起来,至少每年能给朝廷省不少的救灾银。”
君后也表示赞成。
广南府的粮食一年两熟、三熟,原本该是宝地,可偏偏那里山林众多,虫蛇蚁兽多有威胁。
每年上奏朝廷哭穷的州府,广南府绝对是其中一个。
回来的时候有些逆风,速度慢了些,路上行走了将近二十天众人才抵达顺宁港码头。
越往京城的方向走,气温明显开始降低。
邵云安交代贴身照顾武简的仆从注意给他按摩、保暖,王石井每日亲自过去给武简喂水、喂药。
君后不许武简太快恢复,邵云安也只能慢慢来。
抵达码头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众人先下船去码头附近的客栈休息,武简留在船上。
第二天一早天亮前,代江带人先把武简抬下船送上马车。
武简不跟他们的车队一起走,他先去侯府。
邵云安和王石井这边不着急,顺宁县的县令得到消息带着人赶过来迎接的时候,船上的货物都还没卸完呢。
冷风呼呼吹着,十月的京城已经很冷了。
王石井安排老夫人、老正君等人先行回京,他和邵云安等到船上的货全部卸下来后再走。
他们带了很多蔬菜,两人进京后需直奔皇宫。
宫中,永明帝已经得到邵云安和王石井抵达顺宁港码头的消息了。
永明帝派人给安公公传了个口谕,让他着人去接,待两人进了京直接进宫。
同样得到消息的将军府,沈冰也是命下人们把老夫人等人的房间再好好打扫一番,特别是要用火笼、炭盆好好烤烤。
午后过了约半个时辰,老夫人、老正君、粟辰逸和翁瑶母女的马车进京了。
翁瑶母女带着她们的行囊先回帝师府,隔日来将军府拜访。
而邵云安和王石井这边却是城门快关闭的时候才进了京。
浩浩荡荡的车队仍旧是进入内城后先分道四路,接着车队进入皇城,又分出一路去王府。
在宫门下钥前,王石井与邵云安终于带着他们的孝敬进了宫。
两人被直接带去了东临殿,见到两人,永明帝的那股高兴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见着自己的亲儿子了。
君后先让人带两人下去洗漱更衣,等到邵云安再回来,君后直接把自己的暖手炉塞到了邵云安的手里。
邵云安是真觉得挺冷的,这路上人多眼杂的,他和王石井也不能用暖宝宝。
两人进京前君后就让人把王璟妍先送回将军府了,今晚他和永明帝有正事与两人说。
两人一坐下,永明帝就对邵云安送来宫中的玉米、草莓大加赞赏。
说来也是奇怪,邵云安送来的这些吃食,君后吃了都是胃口大开。
永明帝不由地想到这些吃食可能都与忠勇村的山泉水有关。
邵云安和王石井这次回京还带来了不少的水,永明帝直赞两人想的周到。
说实话,永明帝如此的赞扬赞得邵云安的心里直打鼓,总觉得对方说起好话跟不要钱似的是有所求。
永明帝是当然有所求了。
这亲侄子回来了,那还有什么要求不能提的。
“云安,你小叔自有孕后这胃口就不好。
你从忠勇村送过来的吃食他都很喜欢,只是除了草莓外,也都吃完了。
你终于回京了,有空就多进宫给你小叔做做菜,也就你的手艺你小叔最喜欢。”
邵云安想也不想的说:“皇上,臣回京也没什么事了,臣每日都进宫给千岁做饭吃。”
让君后生下一个健健康康的太子,皆大欢喜!
永明帝嘴上说不用每天,神情却是满意极了。
王石井接着说了他们带进宫的有些什么东西,永明帝就更满意了。
邵云安没什么事做,永明帝却是给王石井安排了任务,就是和慕容世子一起继续把实验田的事弄好。
西红柿和青瓜收获后每日供应宫中所需,其余的一半送去了云龙阁,还有一些是送去了卿愿菜馆。
现在京城的人都知道忠勇侯和瑞郡郎从村里带了两种菜,味道极有特色。
不仅可生食,做成菜也格外美味。
不过现在天冷了,雪都下过一场了,这西红柿和青瓜也就没了。
不过隶属于宫中的暖房已然种着,郭子牧那边还根据邵云安留下的方子做了西红柿酱,也是备受好评。
对于玉米种植,永明帝是极为看重的,这件事他仍旧交给王石井配合慕容世子。
另一件重要的事便是年后胡哈尔国会派使团来京城,名义是两国友好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