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幽宫,忙了一上午的永明帝今天没忍住,准点过来蹭饭了。
花胶泡发好了,还有海参、干贝等,邵云安做了佛跳墙,还特别做了花胶炖鸡。
佛跳墙邵云安让君后就吃了一碗,他主要吃花胶炖鸡。
这回做的佛跳墙邵云安也放了花胶,还放了鱼骨提鲜,永明帝吃得是头都不抬。
“这得亏有云安在,不然这么好的东西都给他们拿去喂鸡了!”
准备吃第三碗佛跳墙的永明帝也表示十分的心痛。
邵云安亲自做的花胶炖鸡那是一点鱼腥味都没有,君后吃得也是格外满足。
邵云安道:“我问过陈三礼了,他说临海的州府渔民也会晒这鱼肚吃。”
永明帝:“做贡品,必须做贡品!”
邵云安满是求知地问:“皇上,如果这鱼肚可以做贡品了,那上贡的州府有好处吗?”
永明帝不怪邵云安不懂,还很是耐心地给他解释了贡品对上贡地可以带来的好处。
这一个地方出贡品了,那这个地方首先就扬名了;那作为贡品的东西也就出了名,有了价。
邵云安也听懂了,这贡品是相当于赠送给宫中的,但也意味着贡品有了名人效应,那来买的人自然也就多。
比如广南府要进贡鱼肚,那广南府的鱼肚就有了知名度,渔民们的鱼肚就卖得出价,而不是只能自己吃或喂鸡。
看邵云安明白了,永明帝问:“云安啊,你要那燕子窝做什么?那燕子窝都是泥呀枝呀的,能吃么?”
邵云安:“不是所有的燕子窝都能吃的,只有几种的燕子用唾液筑的窝才能吃。”
永明帝&君后:“唾液?!”
君后放下碗就想吐了。
邵云安赶忙说:“那种能吃的燕窝是白色的,很滋补的,而且不是拿来就直接吃的。”
邵云安把燕窝的营养价值说了出来。
在“未来”,可以吃的补品太多了,燕窝的营养价值或许是被夸大了。
但在这里,燕窝绝对是个好东西。
永明帝还是一副接受不能的样子,邵云安:“那如果有合适的燕窝,我炖燕窝给小叔吃,皇上您看着就行了。”
永明帝很是勉强地说:“朕也不是不能尝尝。”
邵云安觉得他以后一定得弄来“木瓜炖雪蛤”放在永明帝面前,看他吃不吃。
木瓜炖雪蛤直白翻译就是——木瓜炖雌性林蛙输卵管。
君后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吃得下那燕窝,但这是侄子的一片心意,他说不出扫兴的话。
君后又吃了一块花胶,觉得这东西就挺不错的。
邵云安连着七八天进宫给君后做中午、晚上两顿饭,应是短短几天就把君后吃得是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
宁牧来给君后诊脉,都说皇嗣长得很好,君后的凤体也是十足的健康。照此下去生下健康的皇嗣没有问题。
邵云安虽然每天变着花样给君后做孕夫餐,却也十分注意营养搭配、荤腥摄入和糖分摄入。
这时候没有什么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一说,就单纯地认为怀孕了就要多吃多养。
邵云安肯定不能让君后这么吃,他也特别叮嘱君后要少摄入糖分,不要大鱼大肉地进补,孩子过大并不是好事。
君后是无条件地信任邵云安所说,不会因为对方没有生育过就认为他不懂。
君后吃得营养,体重却没有明显飙升,就是宁牧都夸瑞郡郎给君后养得好。
年底了,各地的贡品陆续送达京城,永明帝心里高兴,那给邵云安的赏赐也是极为大方。
君后欣慰侄子如此关心他,也心疼侄子劳累了,特别给邵云安放了几天假。
邵云安回来后就光忙着进宫照顾他了,君后也想让他休息几天。
邵云安回来这些天也没顾得上去帝师府一趟,君后是当真想让他休息几天,邵云安接受了君后的关心。
不过不进宫做饭,邵云安还是留了接下来三天的菜谱给景幽宫的厨子。
隔天,邵云安带着妮子、虎哥和小爹去了帝师府,翁夫人见到他直说“你可算是来了”。
翁夫人对邵云安是越看越喜欢,女儿和孙女去了一趟忠勇村回来后精气神都变了,母女两人每天都乐呵呵的。
翁夫人言语中充满了对邵云安、对粟辰逸的感谢,邵云安直接说:“都是一家人,老夫人您可千万别这么客气。”
邵云安这话一落,翁夫人就笑了,翁瑶的笑容中带着某种羞涩,不过却也笑得坦荡。
邵云安肯定得这么说啊,卓金都说了这段时间可没少人上帝师府的门给他这位准嫂子提亲。
蒋康宁这位大哥不在,邵云安自觉有义务替他守护好准嫂子。
果然,翁夫人接下来就说:“你义母和康辰前日上门,来给瑶儿和康宁提亲。
他们本就是师姐弟,这亲事定下来也是亲上加亲了。”
粟辰逸当即表示恭喜,邵云安直接就说:“这可太好了,以后我可以直接喊嫂子了。”
翁瑶脸发红地说:“我这个嫂嫂说来也是让你和忠勇侯费心了。”
原本帝师府这边不准备那么快放出翁瑶要与蒋康宁定亲的消息,但耐不住外面的一些人太心急。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老帝师与夫人商量后就决定放出风声了。
那边岑夫人和蒋康辰接到消息后就立刻上了门。
先不管蒋康宁与翁瑶何时成亲,但两人定亲的消息得赶快放出去。
邵云安每天往宫里跑不清楚,翁瑶要嫁给蒋康宁的这个消息在京城的某个圈子都传开了。
不过因为翁瑶的上一段婚姻是先帝赐婚,永明帝又下旨收回了赐婚。
所以翁瑶与蒋康宁的这桩婚事不会再有圣旨赐婚,不然皇上打脸先帝的行为就显得太直白了。
对帝师府来说有没有圣旨赐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儿真正能得到幸福。
蒋康宁不在京城,由蒋康辰出面,蒋家与帝师府已经交换了双方的庚帖。
不久后,蒋康辰会以蒋家家主的身份送上婚书,确立婚约,之后再送上聘礼。
在蒋康宁年后回京述职前,蒋康辰要敲定婚期,帝师府这边同意后,就等着双方正式成婚了。
帝师府这边对聘礼没有什么要求,翁瑶和离归家后,她带去杨家的嫁妆搬回来大半。
她嫁去杨家的这十年,自己的嫁妆也是用掉了不少,老帝师和老夫人这回又给她补齐了。
邵云安为蒋康宁高兴,他也看得出翁瑶也是喜欢蒋康宁的,不是考虑到实际问题赶紧找个男人再嫁。
从帝师府出来,邵云安上了车说:“大哥总算是要摆脱单身了,康辰大哥也不用操心了。”
粟辰逸却是心情郁郁,邵云安眨眨眼:“小爹,怎么了?”
粟辰逸握住儿子的手,声音沙哑:“你出嫁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小爹,也不知道你要嫁人了……”
说到这里,粟辰逸都哽咽了。
邵云安赶紧说:“那我和井哥补办一个?”
粟辰逸被儿子这句话给逗得苦笑:“这婚事哪有补办的。”
邵云安搂住小爹,说:“这结婚很麻烦,这个步骤那个步骤的,小爹你嫁给爹的时候也没大操大办的。
这样,等明年咱们去边关,私下里我和井哥再补办一场?就咱们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怎么样?”
粟辰逸心动了。
邵云安再接再厉:“小爹你想,我现在够风光的了,就算能在京城补办那也得低调啊。
去了边关,我和井哥补办婚事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一定会很热闹。那种热闹还不会遭人嫉妒,多好。”
粟辰逸点点头:“对!那去边关你和石井再补办一场!”
“没问题!”
粟辰逸对儿子婚事的草率是难以放下,王石井同样想起来就愧疚。
邵云安觉得如果是为了让长辈心里好受点,那补办就补办,他又不差钱。
不过在京城确实是算了,该低调还是低调点好。
接下来,父子两人回了侯府,邵云安也是有话跟义母岑夫人说。
侯府的修缮还没完成,粟辰逸也是几乎天天要过来。
康瑞现在是国子监的祭酒,朝廷有给他分一套小房子,不过多数时候他还是回侯府。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邵云安都在侯府,国子监下值的时候康瑞带着王青回来了。
稍后岑老带着儿子岑决渊一家,女儿一家也过来了。
王石井是城门快关的时候到的,他是和蒋沫熙、大金一起回来的,小金今天轮值去宫里。
一众人围坐在饭桌旁,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吃完饭,邵云安就带着三个孩子,虎哥、大金一起回了屋。
蒋沫熙晚上要加班,邵云安把他和虎哥、大金先送进了空间。
妮子想跟小爹腻歪一会儿,王青则拿出了两封信交给爹,让爹帮他寄出去。
邵云安问:“青哥儿,你要不要你这两位朋友也来国子监?”
王青摇摇头,说:“邹小胖读书不行,他家人也都在永修县,他自己也说了不是读书的料。
郭玉说他会努力来京城找我的,郭玉的兄长就在国子监,还是岑伯父的学生呢。”
邵云安道:“那你就等着郭玉来京城找你吧,他读书是不是挺好的?”
王青:“比我好。”
邵云安又问:“王衍和赵丛博在国子监怎么样?有人欺负他们吗?”
两人比王青的年纪大,虽说是陪王青读书,但他们比王青算是高一个年级,不在一个班。
王青摇头说:“小爹您和爹给国子监捐了一大笔银子改善食宿,夫子不会让人欺负他们的。”
那就好。
邵云安并不想把两个孩子弄来了京城,结果天天叫他们在学校被霸凌,那就有违他的初衷了。
王青和妮子都喜欢跟小爹聊天,王石井也习惯了。
女儿和儿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跟小爹说话,王石井把儿子交代的两封信收好,明天找人送出去。
两个孩子说完了,邵云安把两人送进空间给他们去解馋,他和王石井也有事说。
实验田那边王石井不用留宿,但也得早出晚归,邵云安让王石井帮他捎话了,他明天直接去私房菜馆见郭子牧。
郭子牧这边从慕容世子嘴里得知邵云安明天来菜馆找他,很是高兴。
罗荣王道:“我明日陪你一道去?”
郭子牧说:“不用了,你忙你的。
我让云安看看我的菜单有没有要改的,还有我的花胶做的对不对味,我还想约他来王府一趟。”
罗荣王:“是该约他来一趟。不过他现在忙着君后的凤体,若是不得空也无妨。”
郭子牧:“他若实在不得空,那我去将军府。”
罗荣王想想,说:“也好,去将军府的话我陪你去,这点时间我还是有的。”
郭子牧笑着点头。
罗荣王现在爱死这种跟郭子牧有商有量的生活了,这才叫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