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聊斋新介 > 第269章 杜甫显灵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小磊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在那个闷热的下午,对着公司楼下那尊落满灰尘的杜甫铜像发了句牢骚。

\"杜老爷子啊杜老爷子,您老人家要是真在天有灵,就显显神通,让我把这倒霉日子过明白点儿吧!\"

那尊铜像立在创意园区东南角好些年了,日晒雨淋的,半边脸都长了铜绿。据说是园区老板当年附庸风雅弄来的,后来公司入驻,谁也没把这旧玩意儿当回事。杜小磊要不是被组长骂得狗血淋头需要透口气,也不会溜达到这个角落来。

\"你说我写的策划案俗气?'饮鸩止渴式的营销策略'?他妈的一个卖洗衣粉的还要怎么高雅?难道要客户先背首《春望》再买洗衣粉?\"杜小磊越说越来气,抬脚轻轻踢了一下铜像的底座。

就在这时,他手机响了,是房东打来催租的。刚挂掉电话,组长又在工作群里@他,说客户全盘否定了方案,让他今晚必须拿出新方案来。

杜小磊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在铜像底座上,摸出半包皱巴巴的香烟。天色暗了下来,远处雷声隆隆,要下雨了。

\"杜工部啊,您老当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好歹还能写诗解闷。我他妈的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还要被骂没文化...\"他吐着烟圈,絮絮叨叨:\"您知道现在房价多贵吗?知道我一个月挣那点钱够干啥吗?要是您能显灵,教我写两句诗镇镇那帮龟孙子也好啊...\"

话音刚落,突然一个炸雷当头响起,吓得杜小磊一哆嗦,烟头都掉了。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他慌忙起身要跑,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

\"呜呼!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杜小磊猛地回头——铜像还是铜像,在雨中泛着湿漉漉的光。他摇摇头,觉得自己是压力太大出现幻听了,拔腿就要往办公楼跑。

\"少年,方才不是汝唤吾否?\"

这一声清清楚楚,绝不是什么幻听。杜小磊僵在原地,慢慢转过身来,眼睛瞪得溜圆。

杜甫铜像......在动!

不是大幅度的动作,而是那张铜铸的面孔上,五官微微活动起来,铜嘴唇一开一合,发出带着金属回声的声音:\"方才闻汝言生计艰难,感同身受,不觉应声耳。\"

杜小磊张着嘴,雨水灌进去都忘了吐出来。他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不是做梦!

\"您...您老是...杜甫?\"他声音发颤。

铜像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像是多年未活动的关节在松动:\"正是老夫。感汝诚心召唤,又闻汝亦姓杜,五百年前或是一家,故现形一见。\"

杜小磊愣了半天,突然想起什么,慌忙掏出手机就要拍照录像。这要是发到网上,不得火爆全网?

\"收起那方寸之物。\"铜像的声音带着不悦:\"吾非猢狲,供人观戏。汝既唤吾,必有苦衷,且道来。\"

杜小磊讪讪地收起手机,心里还是难以置信。但看着那铜像真的在说话,他索性破罐子破摔,一屁股坐回雨中,把这些年的郁闷倒豆子似的倒出来。

他说自己是个广告文案,天天写些自己都不信的广告词;说组长如何刁难,客户如何难伺候;说房租多贵,工资多低,相亲对象多么现实;说梦想早就磨没了,现在就剩混吃等死...

铜像静静地听着,雨水顺着它的胡须滴落。等杜小磊说完了,它才长叹一声:\"呜呼!千年已过,世人疾苦犹似开元天宝年间。吾尝为功名所困,饥寒所迫,颠沛流离,感同身受。\"

杜小磊这会儿已经冷静了些,苦笑道:\"老爷爷,您再惨也是诗圣,名垂千古。我呢?死了都没人记得。\"

铜像的眼睛似乎转动了一下,凝视着他:\"汝既亦操文字生涯,可愿听吾一言?\"

\"您说您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汝所作文案,虽为商事,亦关民生。洗衣洁物,亦关百姓日常。若能以诚待之,以巧思运之,何尝不是功德一件?\"

杜小磊挠挠头:\"理是这么个理,可是...组长和客户就要那种夸张的,骗人眼球的,我也没办法啊。\"

铜像沉吟片刻,忽然道:\"明日汝见上司,可言:'洗衣去污虽小事,洁净清爽关人情。不效浮夸惊耳目,但求实在暖人心'。\"

杜小磊赶紧摸手机记下来,虽然觉得这文绉绉的话在提案时说出来有点傻,但毕竟是诗圣亲自指导,说不定有用呢?

雨渐渐小了,铜像的声音也开始变得飘忽:\"时辰已至,吾将去矣。少年好自为之...\"话音未落,铜像又恢复了静止状态,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杜小磊愣愣地站了一会儿,突然跳起来往办公室跑——管他是不是幻觉,死马当活马医吧!

第二天一早,杜小磊顶着黑眼圈走进会议室。组长和客户代表已经坐在那里,脸色都不太好看。

\"小杜啊,听说你昨晚熬夜搞新方案了?\"组长皮笑肉不笑地说,\"可别再拿那些老套的东西糊弄王总。\"

王总摆弄着手中的钢笔,头也不抬:\"杜先生,咱们直说吧,上次的方案完全不行。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够抓眼球就是死路一条。我们要的是爆点,是能上热搜的创意!\"

杜小磊深吸一口气,想起昨晚的奇遇,心一横,开口道:\"王总,李组长,我觉得我们之前的方向错了。洗衣粉是日常用品,老百姓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洁净效果,而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

他顿了顿,硬着头皮把杜甫那几句话改编了一下:\"洗衣去污是小事,洁净清爽见真情。不搞浮夸惊耳目,但求实在暖人心。\"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王总抬起头,若有所思:\"继续说。\"

杜小磊受到鼓励,索性放开了:\"我们可以主打温情路线,比如用'让爱干干净净'这样的主题,讲诉家庭温馨的故事,反而更能引起共鸣...\"

让他意外的是,王总居然频频点头:\"有意思。现在确实流行返璞归真。李组长,你觉得呢?\"

组长愣了一下,赶紧赔笑:\"王总眼光独到!小杜这个思路确实新颖,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提案意外地顺利通过了。散会后,组长拍拍杜小磊的肩膀:\"行啊小杜,开窍了?继续保持!\"

杜小磊恍惚地走出会议室,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昨晚不是做梦?那尊杜甫铜像真的显灵了?

下班后,他鬼使神差地又来到铜像前,四下张望没人,才小声说道:\"杜老爷子?您在吗?谢谢您指点啊,方案通过了。\"

铜像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反应。杜小磊自嘲地笑了笑,果然是自己想多了吧?可能就是压力太大产生的幻觉。

正要离开,忽然听到细微的金属摩擦声。他猛地回头,看见铜像的右手食指微微抬起,指向下方底座。杜小磊凑近一看,发现底座与地面缝隙处,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抠出来,是一卷泛黄的纸,用一根红绳系着。展开一看,上面用毛笔写着工整的楷书:

\"少年郎:见字如面。知汝方案得成,甚慰。吾虽逝千年,犹怜才士。今赠诗稿数卷,或可助汝文思。然须谨记:文章应为民生计,莫作欺心妄言之语。杜甫顿首。\"

杜小磊的手直发抖,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他赶紧把纸卷揣进怀里,又对着铜像拜了三拜:\"多谢老祖宗!我一定牢记教诲!\"

从那以后,杜小磊仿佛开了挂。每次写文案遇到瓶颈,他就去铜像前坐坐,往往能灵光乍现。奇怪的是,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能理解杜甫诗中的意境,并把那种对民生关怀的精神融入广告创意中。

他为一个扶贫助农项目写的文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深深打动了客户,项目获得了意外成功。

为一个养老院写的宣传语:\"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让许多年轻人感动落泪,纷纷前来探望老人。

甚至连他随手写的社交媒体短文,都因为富有哲理而被人转发点赞。组长对他刮目相看,客户指名要他负责项目,奖金也跟着水涨船高。

但好景不长。这天,组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脸色严肃:\"小杜啊,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正好,公司接了个大单子——蓝天减肥药,预算这个数。\"组长伸出五根手指。

杜小磊一愣:\"可是组长,我听说那产品有问题啊,好多消费者投诉没效果还有副作用...\"

组长摆摆手:\"别听风就是雨!哪个产品没几个差评?这可是五百万的大项目!你好好写,提成少不了你的。\"

杜小磊犹豫道:\"但是...\"

\"没有但是!\"组长打断他,\"老板很重视这个客户。我知道你现在有一套自己的写作理念,但商业就是商业。客户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明白吗?\"

下班后,杜小磊愁眉苦脸地来到铜像前,唉声叹气:\"老爷子,您说我这怎么办?那减肥药明明有问题,还要我写文案吹得天花乱坠,这不是骗人吗?\"

铜像静默片刻,突然发出声音:\"焉能助纣为虐!吾生平最恨欺世盗名之徒!\"

杜小磊吓了一跳,自从那次之后,铜像还是头一回开口说话。\"可是...我要是拒绝,工作可能就保不住了。现在工作多难找啊...\"

铜像的声音带着怒意:\"昔年吾困守长安,饥寒交迫,仍不肯为权贵歌功颂德。汝今为一饭碗,竟要昧心乎?\"

\"那我该怎么办啊?\"杜小磊都快哭出来了。

铜像长叹一声:\"吾亦不为难汝。且退开些。\"

杜小磊依言后退几步。只见铜像周身泛起微光,接着一道金光射入他怀中。他慌忙摸出那卷诗稿,发现上面多了一行字:\"明日可与上司言:'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天,杜小磊硬着头皮找到组长:\"组长,那个减肥药的案子...我能不能不接?我觉得这产品有问题,写推广文案良心过不去...\"

组长眯起眼睛:\"小杜啊,知道你最近有点成绩,但别不知好歹。这案子你不接,有的是人接。不过以后的好项目,可就轮不到你了。\"

杜小磊想起杜甫的教诲,鼓起勇气:\"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组长,有些钱我不能赚。\"

组长冷笑一声:\"好!有骨气!那你就继续'浮云'去吧!这个月奖金别想了!\"

接下来的日子,杜小磊果然被穿了小鞋。好项目再也轮不到他,只能做些边角料的工作。组里同事也渐渐疏远他,觉得他假清高。

就在他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公司突然出了大事——那个减肥药被曝光添加违禁成分,多人服用后住院。公司因为参与推广陷入丑闻,老板和组长都被带走调查。

杜小磊因为坚决拒绝参与,反而受到表扬,被临时提拔为组长处理危机公关。

那天晚上,他买了两瓶好酒,来到铜像前:\"老爷子!您真是神机妙算!来,我敬您一杯!\"说着把一瓶酒洒在铜像底座上。

铜像发出轻笑:\"非吾神机妙算,乃汝心存善念,自有天助。善哉!\"

杜小磊靠着铜像坐下,感慨道:\"经过这事,我算是明白了。做人做事,真的不能昧良心。\"

铜像道:\"然也。文字可载道,亦可伤人。汝操此业,当时时自省。\"

\"可是老爷子,我现在是临时组长了,要带领团队。但我发现自己懂的还是太少,特别是传统文化这方面。您能不能...再多教我一些?\"

铜像沉默良久,方才开口:\"吾可授汝诗文之道,然须答应三事:一不用于欺瞒之事,二不用于诌媚之言,三不用于伤人之语。可能持否?\"

\"能能能!一百个能!\"杜小磊连忙答应。

从此,杜小磊每晚都来铜像前\"上课\"。杜甫不仅教他诗词歌赋,还讲解古今民生百态,文字背后的道义责任。杜小磊的文案越写越好,不仅商业效果好,还多次因为富有文化内涵而获奖。

渐渐地,园区里开始流传一个怪谈:东南角的杜甫铜像特别灵验,凡是诚心求教的文人都能获得灵感。于是经常有人偷偷来祭拜,甚至还有大学生跑来沾文气。

杜小磊的公司也因此出名,很多注重企业文化品位的客户慕名而来。老板乐得合不拢嘴,正式任命杜小磊为创意总监。

升职加薪本是好事,但杜小磊却发现铜像有些不对劲——它出现的时候越来越短,有时话说到一半就突然沉默,声音也越来越微弱。

\"老爷子,您是不是...要走了?\"一天晚上,杜小磊忐忑地问。

铜像的声音飘忽如丝:\"缘起缘灭,自有定数。吾滞留人间已久,皆因放不下文字传承之责。今见汝已得真谛,吾可去矣。\"

杜小磊顿时红了眼眶:\"别啊!我还有很多要跟您学的呢!您要是走了,我...我怎么办?\"

铜像轻笑:\"痴儿!岂不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吾所知者已尽传汝,往后之路,须汝自行探索。\"

\"那...那我以后还能见到您吗?\"

\"若是有缘,自会相见。记住:文字之道,在心不在术;文章之魂,在诚不在巧。\"铜像的声音越来越远,\"吾去也...\"

铜像彻底沉默了,无论杜小磊怎么呼唤,都没有再回应。他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突然发现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卷诗稿,上面墨迹未干: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但见真情在,何必问归期。\"

多年后,杜小磊成了业内着名的创意大师,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文人的风骨。他办公室挂着一幅字,是他亲手书写的杜甫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每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失意的文案,因为诚心求教,得到诗圣点拨,最终找到了文字工作的真谛。

而园区那尊杜甫铜像,依旧静静地立在东南角。偶尔会有细心的人发现,铜像手指指向的地面上,不知被谁刻了一行小字:

\"这里曾发生过一个关于文字与良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