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遥三两下就把要的材料按照清单拿出来了,速度之快,定位之准连李华山都震惊不已。
他偷偷地想,林遥同志难道是生了一双透视眼不成?
还是说她本来也不是第一次来?
他是知道林遥的能耐,那是在机械方面,现在看来,厉害的人真的是哪儿都厉害。
林遥其实进来,并没有刻意就奔向龙渊定位好的材料位置,而是一排排走过去,看到就拿,放到推车上,看上去其实很自然。
她不知道李华山这么会脑补。
两人推了满满一车出来,门口,只有个搬运工,两人也没有在意,李华山正想着要怎么把这些东西都弄走,那搬运工过来,“同志,我是仓库搬运工,你们要送到哪里去,我来吧!”
这本来是他的职责。
邓小芳跑了出来,“陈卫国,你自己没事干了吗?谁让你自作主张的?你有权决定你干什么不干什么吗?没一点自知之明,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陈卫国的脸色一滞。
他是临时工,附近生产队的,家里有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有个一直靠药续命的媳妇儿,还有一个瞎眼老娘,他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份临时工的工作,一个月十八块钱。
虽然很少,但眼下没有农活,农村里的工分也暂时不值钱,正好可以补贴家用,给媳妇儿挣份药钱。
林遥将陈卫国的纠结看在眼里,她打量了陈卫国一眼,就看出这人家境绝对贫寒,他很珍惜这份工作,是一心想干好。
要不然,外头搬运工都在墙根下坐着唠嗑打屁,就他一个守在这里?
“帮我们把这些搬到项目组那边去!”林遥对陈卫国道。
“不许!”邓小芳拦着,威胁道,“你要看清楚我是谁,你应该听谁的,你要是听她的,你就不用回来上班了。”
陈卫国非常为难,一米八的大男人,低着头,佝偻着腰身,看眼神应该也只有三十出头,可看面容却像是枯朽老汉。
他没有多想,就上前将材料一一放到了篮筐里头,蹲下身子,用扁担挑上,起身就走。
“陈卫国,你走出这道门就别再回来上班了!”
陈卫国的脚步迟疑了一下,他扭头,眼眶都是红的,“邓同志,我要是不把这些材料送过去,我也没资格留在这里。”
横竖都是走,他还不如选择做正确的事。
林遥在心里为这个男人点了个赞,看来,是个有脑子的人。
人,通不通文化,其实并不重要,很多认知都是天生的,读书会让人变得聪明一些,但不是绝对。
很多读了满肚子书的人,活得也并不明白,相反,还总是做些愚蠢的举动,简直是令人瞠目。
材料放在项目组后,陈卫国收了篮筐和扁担就准备离开,林遥道,“等等,你叫陈卫国?”
陈卫国道,“是的,我不是这厂里的正式工,是个临时工。”
一会儿回去,他该收拾东西回家了。
说不难过是假的。
“哪儿的人,识字吗?”
陈卫国道,“团结公社立山大队,读过几年书,认得几个字儿。”
当年,他爹是猎户,在大队里算条件比较好的,自己吃了睁眼瞎的亏,唯一的一个儿子,硬是勒紧裤腰带让他跟着村里的教书先生读了几年书。
虽然不知道这小姑娘问这些是干啥,但陈卫国是个老实人,有问就有答。
“那行,今天多谢你了,你先回去吧!”
陈卫国挑着两个空篮筐子就回去了,到了仓库,邓小芳正颐指气使,将一干搬运工骂得狗血喷头,十几个汉子低着头跟孙子一样,任她骂得十分难听,屁都不敢放一个。
看到陈卫国来了,所有人都抬起头,朝他看过来,目光怨恨。
要不是陈卫国图表现,非要违逆邓小芳,他们也不会挨这一场骂。
“你滚吧,这几天的工资你也别想要了,违反了这里的纪律,我不要你赔钱都是好的。”邓小芳无情地道。
她其实是没有权利克扣员工的工资,哪怕是临时工,可是,这些乡里来的汉子,别看人高马大,其实好欺负得很。
她能够帮厂里省下一部分工资,也是在为厂里做贡献呢。
陈卫国这会儿是真忍不住了,既气又怒还不敢翻脸,“凭啥扣我工资?”
“不都说了,你违反了纪律,我刚刚是怎么跟你说的?”邓小芳越说越觉得自己没错,“是你非要犯贱,能怪我吗?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你还想待在这儿?”
“要我走可以,这几天的钱要结给我,否则我不走!”陈卫国眼圈都红了,家里都揭不开锅了,媳妇儿的药也断顿了,要这么回去,就是在要他一家子的命。
“你还不走?”
眼看邓小芳又要生气了,旁边的临时工生怕牵连到自己的头上,抬脚就去踹陈卫国。
有了一,就有二。
陈卫国不停地躲闪,身上挨了好多脚,但他就是抱着头,蹲在地上不肯走。
他不能走,他要走了,家里的老婆孩子老娘就没有了活路。
一天六毛钱,这个月已经十多天了,也是好几块钱,是他一大家子活命的钱。
盛安中和计划主管陈大伟一来,就看到眼前让人愤怒的一幕。
“住手!”陈大伟冲上来,一声厉喝,所有人都愣住了,顷刻就是惧意,竟然被领导看到了。
陈大伟是项目组的计划主管,同时也是物流主管,负责仓库这一块,他去项目组也是为了历练,身兼两职。
李华山一回去,就跑去盛安中那里把在仓库的遭遇说了,他实在是气不过。
本来,他也不是喜欢打报告的人,但事关林遥,他不能不慎重,万一因为这事儿把林遥得罪了,她往后不在机械厂了,那他就是机械厂最大的罪人。
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正好陈大伟在那儿汇报工作,眼下是选供应商的重要阶段,他负责推行计划,采购那边压着非要选一个叫和日胜的供应商来做密封金的乙点供应商,说是将来密封金的需求量肯定很大,甲点供应商未必供应得过来。
提前选一家乙点供应商进行开发,这叫未雨绸缪。
这事儿,现在都知道是顾成平在背后推动,他是工会主席,代表工人阶级说话,他的话还不能不听。
但上面已经下了指示,密封金现在是他们的核心技术,谁要是泄露出去,严惩不贷。
搞不好要被戴上间谍的罪名,成为民族罪人,谁敢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