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神武九年(崇祯二十四年),冬末。孟加拉,加尔各答,威廉堡。

湿冷的季风,从孟加拉湾吹来,让这座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权力中心,显得有些阴郁。

总督罗伯特·克莱武爵士的办公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壁炉里的火焰熊熊燃烧,却驱不散空气中那股冰冷的寒意。克莱武爵士面无表情地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手中把玩着一根象牙制成的指挥棒。

在他的面前,公司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一个脸色苍白、神情紧张的英国人,正在用颤抖的声音,汇报着刚刚从马拉巴尔海岸传来的、如同噩梦般的消息。

“……爵士,根据我们最后的情报,派往科钦的特使,亚瑟·韦尔斯利先生,已经……确认遇害。他的头颅,被科钦王公,连同荷兰指挥官的头颅一起,当做‘贡品’,献给了大明的定王。”

“科钦王国,已经彻底倒向了大明。他们打开了堡垒,配合明军,剿灭了堡垒内所有的荷兰守军。”

“大明的定王,在占领科-钦之后,并未停留。他的舰队,正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清剿,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葡萄牙人控制的锡兰(斯里兰卡)。”

情报负责人每说一句,克莱武爵士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当汇报结束时,整个办公室,安静得能听到壁炉中木炭爆裂的声响。

“一个……多么完美的‘投名状’啊。”

良久,克莱武爵士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暴怒的前兆。

“用我们特使的头颅,去向大明的皇子表忠心。这位科钦王公,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没有愤怒地咆哮,也没有惊慌失措。他只是站起身,走到了那副巨大的印度地图前,目光如同鹰隼般,死死地盯着西海岸那一条漫长的海岸线。

“我们都低估了他们。”克莱武爵士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我们以为,我们是在与两个大明的皇子下棋。但现在看来,从始至终,我们都只是他们棋盘上的棋子罢了。”

他原以为,自己“驱虎吞狼”的计策天衣无缝。让太子去和荷兰人、葡萄牙人火并,自己则在北印度,与看似温和的永王合作,坐收渔利。

但他万万没想到,太子的手段,竟如此直接、如此血腥、如此不讲道理!

他根本不屑于去玩弄那些复杂的政治游戏。他选择用最原始、最有效的方式——恐惧,来解决问题。

锦衣卫的暗杀,科钦王公的背叛,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克莱武爵士的脸上,也彻底打乱了他所有的部署。

“爵士,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情报负责人小心翼翼地问道,“大明太子的舰队,已经展现出了绝对的海上优势。他们的陆军,虽然在攻坚战中表现不佳,但他们似乎拥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秘密武器。而且,他们的行事风格,毫无底线可言。我们……我们是否应该暂时避其锋芒?”

“避?”克莱武爵士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如果我们现在退缩,那么过去五十年,公司在印度牺牲了数千名士兵、花费了数百万英镑建立起来的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董事会不会答应,国王陛下不会答应,我,罗伯特·克莱武,更不会答应!”

他猛地将手中的象牙指挥棒,狠狠地敲在地图上马拉塔帝国所在的区域!

“他们有他们的‘霸道’,我们,有我们的‘牌局’!”

他的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属于顶级政治家的、冰冷而自信的笑容。

“既然南印度的棋子已经废了,那我们就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北印度!”

“传我的命令!”

“第一,立刻将公司在印度所有可调动资金的一半,秘密送往德干高原!交给马拉塔帝国的领袖希瓦吉!告诉他,钱和武器,我们管够!我只要他做一件事——立刻、马上,向北方的莫卧儿帝国,发动总攻!我要看到他的骑兵,出现在阿格拉和德里的城下!”

“第二,写一封措辞最诚恳的信,给苏拉特港的大明永王殿下。为我们特使的‘不幸遇难’,表示最沉痛的哀悼。同时,将马拉塔人即将发动总攻的情报,‘不经意’地透露给他。告诉他,我们英国东印度公司,愿意与他并肩作战,共同抵御马拉塔人的侵犯,以维护印度北方的和平与稳定。”

情报负责人目瞪口呆:“爵士,您这是……?我们一边资助马拉塔人,一边又要和永王联合对抗马拉塔人?”

“这,才叫政治,我亲爱的先生。”克莱武爵士优雅地一笑。

“大明的太子,喜欢用刀。而他的那位弟弟,显然更喜欢用脑。一个聪明人,是不会拒绝另一个聪明人递来的橄榄枝的,尤其是在他自以为能掌控全局的时候。”

“我要让永王相信,我们是他最可靠的盟友。我要让他,在我们的‘帮助’下,去对抗被我们武装起来的马拉塔人。我要让他们,在印度这片土地上,打一场旷日持久、血流漂杵的代理人战争!”

“让他们去消耗,去流血!无论是大明的军队,还是马拉塔的骑兵,死的越多,对我们,就越有利!”

“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克莱武爵士的眼中,闪烁着贪婪而兴奋的光芒,“就是我们大英帝国,出来收拾残局,摘取最后果实的时刻。”

……

与此同时,苏拉特港,“大明会馆”。

永王朱慈炤,也同样收到了一份来自科钦的、由他安插在定王舰队中的密探送来的情报。

情报详细描述了锦衣卫如何行动,科钦王公如何叛变,以及那名英国特使人头落地的整个过程。

看完情报,永王沉默了良久。

他缓缓地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棵从大明移植而来、此刻却有些水土不服的梅树,眼神复杂。

“皇兄啊皇兄,”他轻声自语,“你总是这样……急不可耐,从不屑于遮掩你的爪牙。”

他知道,太子这一手,看似是打英国人的脸,实际上,也是在警告他。

太子在用最明确的方式告诉他: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一切合纵连横,都是笑话。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与不甘,涌上了永王的心头。他精心布局,试图以“王道”收服人心,却被他皇兄用最粗暴的“霸道”,轻易地搅乱了棋局。

就在此时,一名下属匆匆前来禀报:

“殿下,莫卧儿皇帝的八百里加急信使,已经到了德里。同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使,正在会馆外求见,说有万分紧急的要事,要与您商议。”

永王深吸了一口气,当他再次转过身时,脸上已经重新挂上了那温和儒雅的笑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让他们等着。”

“先让本王,把这盘残局,下完。”

他重新坐回棋盘前,捻起一枚黑子,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遥远南方的太子,也看到了加尔各答的克莱武。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印度这盘棋,才算是真正地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