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笑道:“丞相大人,放心吧,这位猎户的人品是一流的,他平常在我们镇上,就是乐善好施,只要他打了猎物,他就分给大家一起吃。并且给人供事的时候还非常的实在,总是他吃亏,从来没有占过别人的便宜。”
俞莲儿一听就对镇长道:“那就是他了,让他当掌柜的,每天给他开三百文的工钱,让他自己再找六位用着趁手的小厮,每天给小厮开五十文的工钱。”
镇长高兴的道:“好咧,丞相大人,您就请好吧!
镇长心想:丞相大人一下子给他们镇上解决了这么多的就业机会,镇上多了这么多的收入,到明年春天的时候村民们就不会再挨饿啦!
于是,俞莲儿和丁丁一起,十个瞬移就来到了苏频江,找到了梁世兼等人。
梁世兼在这里已经将地形勘察好了,就在原来老桥的旁边建一个新的石桥,再将这个街面扩大就行了。
只是扩大街面的时候要将原来临街的老房子拆掉,这些人需要搬迁出去,要么给他们补偿,要么给他建新房子,有点麻烦。
通商口岸的仓库,梁世兼也找好地方了。在离通商口岸不到两里的地方,有一块闲置的空地,地势稍高,适合做仓库。梁世兼已经将它购买了下来。
俞莲儿来到以后,听了梁世兼的汇报,觉得梁世兼把这件事办的还是不错的。就及时的表扬了梁世兼。
又和梁世兼一起去找苏频江镇的镇长给临街的那些人家商量,在别的地方给他们买宅子,盖成新的房子,让他们搬过去,看他们同不同意。
俞莲儿还和梁世兼道:“咱们两个给他们谈的时候,不要只说购买临街房那一点地方,再往里边那一排房子,咱也购买下来。将外面的旧房扒掉以后修成街道,将里面的地方建成门面房做生意用。”
梁世兼道:“咱们准备购买多少土地?”
俞莲儿想了想道:“建这一条主街道需要十五米宽,咱们要盖门面房的话,连同院子需要五十米,从现在的路边向东去买六十五米宽吧,南北着长一百米就差不多了!。
梁世兼笑道:“大嫂,你这是准备把这个镇子的东半部全部翻修一遍啊?”
俞莲儿看向梁世兼问道:“三弟,此话怎讲?”
梁世兼与俞莲儿,这时候正站在苏频江镇的十字街的路口,梁世兼就用手指着路东的这一带宅子道:“大嫂,你看从路的东面的第一家到最东面那一家,总共是六家,也就是大约六十多米的样子,从河岸边到最南边那一家的宅子。也不过是一百五十米的样子。”
俞莲儿仔细一看,果不其然,自己说的范围差不多将苏频江镇,路东的人家的宅子全部覆盖住了。
俞莲儿笑着说道:“那我们就尽量的给镇长谈吧,如果这些人家全部同意搬出去的话,我们就将这些地方全部购买下来,除了建街道以外,剩下的我们就全部建成门面房,你看如何?”
梁世兼笑着说道:“全听大嫂的安排!”
梁世兼很理解俞莲儿的心情,就是说他们家要在苏频江开一个分店了。
梁世兼和俞莲儿一起找到了镇长,这个镇长名叫高学富,他个子不高,面色黝黑,两只眼睛透着精光,看上去像一个很会算计的人。
梁世兼向镇长高学富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镇长停了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俞莲儿并没有向他亮明丞相的身份,梁世兼也没有向他亮明自己是商业司司长的身份。他想着俞莲儿和梁世兼肯定是两位商人,他们要买这块地,让这些村民们搬出去就要给村民们一些补偿,他作为镇长,一定要多为村民们谋福利。
镇长高学富问梁世兼道:“你们想怎么购买这些土地?”
镇长以为俞莲儿是一个女人家不当家,就直接问梁世兼了。
梁世兼看向俞莲儿,俞莲儿带着微笑道:“镇长大人,你想让我们出什么价钱购买这块土地呢?”
镇长带着不屑的语气道:“你们扒我们多少房子赔我们多少房子好了!”
镇长想到:他们镇上的村民们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破破烂烂的,有的人家住的甚至是草棚子。如果俞莲儿他们能扒一间旧房子,盖一间新房子的话,村民们也能住上新房子了,这是他们赚了大便宜了。
俞莲儿心中暗自思忖着:苏频江这个地方,即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它就像一扇直接面向国外的大门,连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
既然如此,要给村民们建房,也不能马虎对待。应该给这些村民们建造一些质量上乘、设计精美的房屋,让国外的人们一来到这里,就能看到永好国人民过着怎样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永好国的形象,还能让村民们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同时,这也是向世界展示永好国繁荣昌盛的一个机会。
俞莲儿淡定的道:“镇长大人临街的那一排的村民的房子扒了以后,扒一间我给他们盖两间,里边那些人家的房子我给他们扒了以后,每家给他们盖上四间的大瓦房,两边各建两间厢房还带院子及门楼,你看可以吗?”
镇长一听心中暗喜,他自己要求扒一间赔一间,人家直接扒一间赔两间,里面那些破破烂烂的草棚子还给四间大瓦房,还带厢房,还有门楼。这是人傻钱多吗?
不过,他又反过来想: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有什么不愿意的呢!但是他也没有立即吐口说行,还是不行,只说要跟村民们商量一下。
俞莲儿心想: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老滑头,原来他要求扒一间赔一间,现在扒一间赔两间了。他自己又怕吃亏了,不想担责任了,让村民们同意之后自己再答复。不过,这样也行,更稳妥!
俞莲儿又道:“镇长大人我们赔偿这些村民们房子的时候需要一块宅基地,你看哪块地能卖给我们?”
镇长一听,这两个人真是财大气粗啊,还要买宅基地,不过,他自己仔细想想也是,他们要赔偿村民们新房子,就得买宅子呀,不然,怎么建房子呀?
他仔细想了想,在村子的南头有一块六十亩地大的山丘,平常也没法种东西,上面长的净是一些灌木丛及野草,如果卖给他们的话,他们镇上也可以赚一些银子了。
注意拿定,镇长就对俞莲儿道:“在镇子的南面有一个小山丘,大概有六十亩地大小,你们看行吗?”
俞莲儿在心中算了一下,六十亩地,五十来户人家,建房完全可以了。
就问镇长道:“小山丘需要多少钱一亩?”
镇长想到:如果卖给平常人家的话,二百文钱一亩地,别人也不会要,就卖给他们五百文一亩地吧,反正他们钱多。
镇长就对俞莲儿道:“也不给你们多要,一亩地就给五百文吧!”
俞莲儿心想:这个镇长真是精明,人家的好田地才卖五百文钱一亩,他的一个小山丘就要五百文一亩。
不过,俞莲儿也没有给他计较,本来平白救济他们还得救济呢,就趁着这个机会多给他们点钱吧!
俞莲儿道:“镇长大人,你能带我们去看一下这个小山丘吗?”
镇长想:让人买地必须让人去实地看一下。就爽快的道:“这是应该的,咱们现在就可以去。”
俞莲儿及梁世德和镇长一块来到小山丘旁,俞莲儿放眼望去:这一个小山丘确实有六十亩地那么大,但是,它的南边大约还有十亩地的样子,是一个不太深的沟壑。
俞莲儿想:如果把这个沟壑买下来,把小山丘上面多余的土推到沟壑里面,使这块地的面积增大了,还可以给村民们在里面建一个小广场。
俞莲儿就问镇长道:“镇长大人,能不能连同这个沟壑一块卖给我们?”
镇长心想:这个女人是傻吗?这个沟壑我说的时候都没敢说,她现在非要买这个沟壑,于是,他就对俞莲儿道:“可以呀!”
俞莲儿就对镇长道:连同这一个沟壑总共多少钱?”
“六十亩地的山丘是三十两银子,这个沟壑有十亩地多一点,你就给五两银子好了,总共算你三十五两银子。”
俞莲儿心想:听镇长的语气,好像他们占了多大的便宜似的,不过俞莲儿也没有给他多计较。
俞莲儿和梁世兼及镇长一起回到了镇长的办公室内,从袖筒中掏出来了三十五两银子交给镇长,镇长给俞莲儿打了收条。签订了土地买卖的合约。
镇长派人去喊副镇长,让副镇长和梁世兼一块到县衙内去盖章,镇长要和村民们协商一下房子拆迁的事宜。
副镇长一到,见是丞相大人俞莲儿来了赶快跪下给俞莲儿请安道:“卑职张伟给丞相大人请安,愿丞相大人万福金安!”
这下把镇长高学富给整不会了,因为上次俞莲儿路过苏频江的时候,镇长高学富不在家,是副镇长张伟接待的俞莲儿,故而,镇长高学富不认识俞莲儿。
镇长高学富见张伟跟俞莲儿叩头,称俞莲儿为丞相大人,又想到刚才俞莲儿给他谈买卖土地的时候的那种气质,感觉俞莲儿就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配做他们永好过的丞相大人,赶快跪下,叩头道:“小人高学富不知丞相大人大驾光临,多有得罪,还请丞相大人恕罪!”
俞莲儿淡定的道:“都平身吧!”
镇长高学富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刚才给丞相大人多要银子了,丞相大人会不会处罚自己?
自己刚才还想着丞相大人是一个傻女人。岂不知是丞相大人在救济他们镇上的人。
俞莲儿淡淡地道:“镇长大人心中不要有那么多的想法,我们的买卖已经进行完了,既定事实你情我愿,不容再改。”
“另外,我决定在末河上建一座石头大桥,桥头再建一个大门,门两面各建三间楼房。作为咱们永好国的通商口岸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镇长高学富,副镇长张伟两人诚惶诚恐的异口同声道:“没有意见,一切全凭丞相大人做主!”
俞莲儿又道:“苏频江镇上,这条主街道有点窄,我想将它们扩宽重建一下,你们两个有什么意见吗?”
镇长高学富和副镇长张伟又诚惶诚恐异口同声的道:“谢谢丞相大人,我们全力支持丞相大人的决定,你让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样配合你。”
俞莲儿又接着说道:“我还想在末河的河堤上建造一座湿地公园,你们看怎么样?”
镇长和副镇长又连忙诚惶诚恐地道:“一切全部听从丞相大人的吩咐!”
俞莲儿道:“镇长大人你该去找村民们商谈就去商谈吧,让副镇长陪着我家三弟去县衙中盖章去吧!”
于是,梁世兼开着新能源轿车,拉着副镇长张伟高高兴兴的去县衙内盖章去了。
副镇长张伟坐上轿车,欣喜不已,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轿车,感到非常的稀奇,这个车子坐上还怪舒服的,把他高兴的,像个孩子似的,一路上不停的向梁世兼问这问那的。
镇长高学富就按照和俞莲儿商量好的条件,去和那些拆迁户去商谈,这些拆迁户听说丞相大人给他们这么好的条件。都高兴的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吗?还是他们在大白日里做梦呢?他们互相掐了一下,感觉很疼!
这是真的,不是在做梦,他们就哈哈大笑了起来,对镇长道:“同意同意同意,我们完全同意丞相大人的条件,让他们赶快把我们的旧房子拆了吧!”
不同意才是傻子呢,自己拼死拼活干一辈子也住不上一座新房子,更别说是瓦房了,还有厢房,还有院墙门楼,这是他们做梦都想住的房子。
这些村民们在得到这个好消息以后,奔走相告,乐此不疲的谈论着这一大好消息。
把路西边的村民们眼馋的不得了,眼巴巴的等着丞相大人将他们的房子也拆了,给他们也盖上新房子!
俞莲儿知道苏频江这个地方没有青石山,在来的时候就去青石山中弄了建桥用的石墩,石板等建桥用的东西,放在空间中一块运过来了。
俞莲儿和丁丁一块,还是和在宁古塔建的桥一模一样。很快一座十二米宽。两千米长的石头大桥就建好了,并且中间还用绿植做了隔离带,让车马行人靠右行。两边还有人行道,人行道上装的是太阳能路灯。
同样在桥的南头建了一个大门,这就是通商口岸的大门,大门的两边也同样各建了三间楼房,楼上可以办公,也可以放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楼下守关口的人办公用或者是居住,同样,也给他们建造了暖炕。
晚上的时候,俞莲儿和丁丁也把苏频江镇北边紧挨着的末河的南岸的河堤建成了一个湿地公园,建的也和宁古塔那边的一模一样。
苏频江镇上的人在见到这些奇观时的表情,也和宁古塔的人们的表情是一样的,感到新奇,兴奋,激动,交手顿足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